我们公司经常需要给客户或合作伙伴赠送礼品,比如节日礼品、商务纪念品等。但财务部门说这些费用处理很复杂,涉及税务风险和会计科目选择。请问具体应该如何操作?比如:1. 送礼费用能全额计入成本吗?2. 需要取得什么凭证?3. 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如何处理?4. 有没有金额限制?希望得到详细解答。
财税顾问老张
企业送礼费用需严格按税法规定处理。首先,会计上应计入“业务招待费”科目,不可直接计入成本。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业务招待费按发生额60%扣除,且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5‰。例如:赠送价值1000元礼品,最多可税前扣除600元。
凭证方面:必须取得增值税发票,注明礼品名称、数量、金额。若赠送购物卡等,需附消费清单。金额单次超过500元建议通过对公账户转账,避免现金交易。
税务处理要点:
1. 增值税:外购礼品赠送视同销售,需按公允价计提销项税;自产礼品赠送按成本价计提
2. 个税风险:向个人赠送礼品若价值超500元,需按“偶然所得”代扣20%个税
建议每单礼品金额控制在500元内,并制作赠送清单备查。
审计师李女士
从审计角度提醒几个关键点:
1. 费用归集要准确:所有送礼费用必须统一通过“业务招待费-礼品费”核算,不可混入办公费或宣传费
2. 证据链要完整:除发票外,需保留审批单、赠送记录(含受赠方信息、事由)、入库出库单。例如使用金蝶系统时,可通过业务活动模块建立礼品收发台账
3. 特殊情形处理:
- 赠送自产产品:按成本价计入招待费,同时做视同销售处理
- 境外送礼:需保存报关单,支付凭证需备注“非贸易项下”
4. 风险防范:
- 避免连续向同一对象赠送
- 年度招待费总额建议控制在营收1.5%以内
- 大额礼品(超5000元)需事前税务备案
最稳妥的方式是制定《礼品管理制度》,明确审批权限和标准。
税务师王老师
针对税务处理补充重要细节:
一、增值税处理分两种情况:
1. 外购礼品:取得专票时,进项税额需转出(因为用于集体福利),同时按市场价计提销项税
2. 自产礼品: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销项税
二、企业所得税扣除技巧:
1. 可将部分礼品包装为“宣传品”,如印有企业标识的定制礼品,计入广告宣传费(扣除限额为营收15%)
2. 通过“捐赠”形式向公益性社会团体赠送,取得合规票据可全额扣除
三、实操建议:
1. 优先选择单价300元以下办公类礼品(如U盘、笔记本)
2. 每批次赠送人数不宜超过10人
3. 定期编制《礼品税务备案表》备查
注意:各地税务机关对“小额礼品”认定标准不同,建议提前与主管税务局沟通确认当地执行口径。
已有 1 个回答 | 1年前
已有 3 个回答 | 16天前
已有 3 个回答 | 16天前
已有 3 个回答 | 16天前
已有 3 个回答 | 16天前
当代上班族面临经济压力与自我提升需求,晚上2-3小时碎片化时间成兼职增收黄金窗口,核心诉求为时间灵活、安全保障、技能匹配,可通过金蝶云星辰等正规app接单。
数字化转型下,电子发票成中小企业高频凭证,却面临人工录入困境。金蝶云星辰电子发票信息识别无需人工录入,效率提高80倍以上。
中小企业财务部门常面临人手紧张、业务繁杂,月末年末结账高峰时,大量重复性工作占据财务人员精力,手动结转涉及多科目数据归集分配,耗时且易因人为计算失误导致财务数据失真。
1688是阿里旗下B2B电商平台,1999年诞生,前身为阿里巴巴中国站,2010年更名,定位中小企业数字化采购批发市场,连接供应商与采购商,提供交易+供应链服务。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电子发票已成为日常消费和企业经营中的重要凭证,具存储便捷、查询高效、防篡改、易归档等优势,个人和企业可通过线上平台、扫码开票等方式领取。
随着数字化转型深入,电子发票已成为日常消费和企业经营中不可或缺的凭证,个人更关心消费后如何快速获取电子发票,企业用户注重高效合规开票流程,中小企业亟需低成本易上手的数字化工具。
作为兼职闲鱼卖家,订单集中时手动复制发货地址、填写物流单号、发送到货提醒常让我中断休息,甚至因回复延迟收到买家投诉,效率低下成了最大困扰。
在这个科技不断创新的新时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大数据化的时代,“网购”已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购物方式,而在各种网购软件上,一些网上经营店层出不穷,而他们的经营者做中间商,赚取差价的方式大多是线下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