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应该学习危机公关公共关系【企业危机公关】

企业不仅要学习危机公关公共关系,政府和政治人物也应该对危机公关公共关系有所了解,马英九就是因为对危机公关公共关系不了解,而陷入到今天这般境地。

  一场莫拉克台风不仅重创了台湾南部,更重创了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民望。CNN在台湾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2%的民众认为马英九应该下台,而远见民调中心最新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64.8%的受访者对马英九的施政感到不满意,BBC在报道中更是直言:“马英九不懂公关。”


  为何当时高票当选的马英九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呢?马英九究竟错在哪里?我们可以试着从危机管理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危机事件的处理有5个法则,分别是:速度、态度、力度、精准度和适度。回头看看,基本上这几个法则与马英九无缘,这也是马英九民望惨跌的根本原因。


  先来看速度法则。尽管两岸政治体制不同,但是资讯的发达多少也会让台湾的民众看到大陆领导人在灾难面前的应对表现。在汶川大地震发生的一个多小时之后,温家宝总理便赶到了抗震救灾的现场,在一线直接指挥救援,安抚了群众的情绪,在废墟上召开的中外记者会尤其令人难忘;而此次风灾,马英九竟然是在灾难发生7天之后,在受到各方猛烈的抨击之后,才怏怏地飞到小林村,台湾此次受灾如此严重,而民众盼来的只是马英九仅具象征意义的“勘灾”。对突发危机的应变能力,两岸领导人高下立判。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在小林村受灾的一天之内,马英九便在小林村附近设立一个抗灾救灾临时指挥中心,调动三军全力救灾,那么,马英九还需要屡屡作揖道歉吗?


  说到态度法则。尽管我们知道,马英九向来给人谦谦君子的印象,在风灾过后,也屡屡表达深刻的歉意,但是在记者会上,面对诸多媒体对他领导能力的质疑,马英九仍然表现得一脸委屈,不管多么深刻的道歉,“对灾难处理不力”这种印象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台湾选民的心中。甚至当台湾的灾民握着马英九的手,声嘶力竭地说:“我们全家的票都投给你,怎么见你一面这么难?!”的时候,马英九也只能尴尬地说:“我不知道你要见我啊!”其态度的诚恳程度受到外界的广泛质疑。


  从力度法则来讲,马英九及其团队更是犯下了许多低级错误。面对50年来台湾最严重的自然灾害,马英九及其团队迟迟未能下定决心,下达集合全台力量的救灾总动员。尽管救援队伍舍生忘死,多人殉职,但其统筹协调全社会力量的能力明显不足,甚至发生了台湾“外交部”谢绝国际援助的乌龙事件。在面对重大灾难的时候,作为领导人在处理过程中必须表现出一种在平常未能体现的胆识与魄力,唯此才能给民众以坚强的信心,符合民众的期待。


  谈到精准度,马英九及其团队的表现更是让人费解。对群众最关心重点、对灾情分析显然出现了误判,而且在救灾的关键时刻,有报道说马英九居然还有闲情出席并主持了世界青少年棒球锦标赛开幕典礼,这与日本前首相森喜朗留连高尔夫球场无视沉船事故而延误了重大事件的处理,如出一辙,这岂是一般民众所能原谅的。


  从适度法则上来讲,在面对民众焦急期待和外界猛烈质疑的时候,马英九及其团队出现了多重声音,相当程度上言语失当,进退失据,不能不令人遗憾。


  当然,以上仅仅是从危机处理的角度来进行探讨,从危机预警和危机防范预案方面来讲,马英九及其团队更是显得手忙脚乱,乱了分寸。面对危机本来应该是很好的表现机会,聪明的处理方式会形成加分作用,而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今天的局面。


  有人说,这多少与马英九的个人性格有关。如果说陈水扁是一个无耻的政客的话,那么这一场风灾下来,马英九则更被人贴上“无能的官僚”的标签。政客往往为了骗取选票而无所不用其极,而官僚的特点则是凡事讲求按部就班,慢条斯理。对于民众来讲,不仅期待有强烈的原则性的政客,也期待具有更多灵活性的官僚。


  此次,马英九对危机事件处理不力而引发众怒的教训,或多或少也应当给一些不重视公关、对危机管理无动于衷的从政者和企业家带来一点启示。

营销遇到困难?试试友商网最新推出的迎客宝吧。一体化的营销解决方案,为你大幅度降低营销成本,提高销售成交率。免费使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马英九应该学习危机公关公共关系【企业危机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