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苹果王国”成功十大秘籍

编者按:《快公司》最新一期杂志的封面文章是科技专栏作家Farhad Manjoo的《无敌苹果:最酷公司的十大经验》,通过访谈苹果员工、合作伙伴和长期公司观察者,回答了如何成为“××行业的苹果公司”这一问题。以下为观点提炼:||||||不管竞争对手、行业观察者、分析师和媒体说什么,苹果总是超然外物,特立独行地设置自己的议程和步调。乔布斯从不为科技行业的教条所累。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乔布斯带领团队打造Mac的时候,就经常指导工程师们,电脑的外观设计应该是什么样子。“一次,他在梅西百货看到了一个外形不错的大蒜碾碎器,于是就要求设计师按照那种方法设计Mac。”苹果团队工程师、《硅谷革命:打造麦金塔的非凡岁月》一书作者Andy Hertzfeld回忆道。还有一次,乔布斯还想要Mac看起来像保时捷。|||计算机看起来更应该更像跑车和厨具。苹果公司的目标客户就是高端主流人群,那些保时捷车主或者潜在购买者。显然,跟随硅谷大流的设计无法吸引这些人。苹果明白,亦步亦趋永远创造不了奇迹。|||适当独裁|||2000年,作为刚被苹果收购的德国阿斯塔特业务分部的运营经理,Mike Evangelist负责研发日后为人所知的iDVD。Evangelist说,为此自己与搭档精心准备了三个星期。“这时乔布斯走了进来,” Evangelist回忆说,“他压根儿没看我们的展示,而是径直走到白板前,画了一个方框,说:“这是这款新应用,有一个窗口,你把影片拖动到窗口里,点击一个按钮叫Burn。就这样。这就是我们想要的东西。|||技术公司追求兼收并蓄、彻底、集合大众智慧的创新。而苹果的工程师则要花费100%的时间去设计一小部分资深经理或乔布斯本人计划的产品。由于只有一小部分人做决策,因此苹果一年仅能够推出一两款创新产品。但是这个方法效果显著,因为乔布斯及其团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反观谷歌,也许他们每年推出十几款产品,结果更大部分的都失败了。|||产品至上的哲学|||最近,有关 “封闭”和“开放”之争愈演愈烈,苹果也饱受“封闭”指责。但是,苹果还是决定以是否制造好的产品、能否盈利为准绳,就像一个结果导向的公司一样,而不是教条式的学院派哲学认知。无论如何,App Store都大获成功,就连死对头也不得不承认其简洁与妙趣横生。对苹果来说,这才是唯一有意义的哲学。|||拒绝复杂|||苹果是一个做减法的公司,而乔布斯则像是一个“过滤器”,每个工程师都知道,老乔按删除键的手有多快。在一个采访中,乔布斯说,“那些我们没有推出的产品和推出的的产品让我同样骄傲。”这不是因为乔布斯有拒绝强迫症,是因为苹果公司的繁荣要靠高利润的支撑,苹果也有意志力来保持低生产成本。此外,削减一些性能也为下一次产品推出造势,iPhone 4OS就是最近一例。苹果熟谙如何让用户一来再来的技巧。|||服务客户的背后玄机|||十年前,当苹果修订其零售策略时,就确定了一个压倒一切的目标:要让客户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与互联网行业建立联系,就是后来的Genius Bar(天才吧),“App Store的灵魂”。苹果为客户提供各种免费维修服务,甚至包括非技术类支持,这些慷慨付出让苹果如何支撑?曾在“天才吧”工作的Jeremy Derr一语道破玄机:那些前来求助的人在离开时往往购买了苹果的产品。舍、得是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揭秘“苹果王国”成功十大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