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产业绝地逢生 进农村市场总价值超亿万元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的66兆瓦并网光伏电站实验示范项目首个发电单元1兆瓦成功并网发电,填补了云南地面大型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零的空白。

  太阳能光伏产业被认为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危机中,曾高速发展但却过度依靠“来料加工”、“两头在外”的中国光伏产业遭遇了困境。2009年,随着国家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的出台,民间投资的逐渐恢复,中国光伏产业开始步入结构和市场调整期。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2010年,中国光伏产业将进一步“乾坤大挪移”,从过度依赖国际市场转向广阔的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但他们同时认为:在中国光伏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诸多问题仍需谨慎应对。

  “两头在外”难以为继

  金融危机之前,光伏产业一直是中国民营企业投资的热点。中国光伏企业也曾在华尔街风光无限,2005—2006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多达11家。2008年,中国太阳电池产量达2600MW,成为世界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

  光伏产业的泡沫化发展的背后所潜藏的则是过度依赖“来料加工”和“海外市场”等结构性问题。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李安定介绍,2003—2008年,是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在高纯多晶硅料生产、硅锭硅片生产、电池片生产、组件封装线生产、光伏应用等光伏产业链5大环节中,中国企业只能抢占硅锭硅片生产、电池片生产、组件封装线等环节,产业链最上游的多晶硅料生产和最下游的光伏应用都显得底气不足。

  2008年之前,国际多晶硅价格一路飙升,从2001—2003年的25—40美元/kg上升至2008年480美元/kg的最高点,业内当时甚至有“拥硅者拥天下”的说法。在暴利的驱使下,中国光伏产业纷纷涌向多晶硅生产,2007年,国内25家上市公司针对新能源领域的156.70亿元的投资中,多晶硅项目就包揽了其中的1/3,投产量达4000吨以上。但是,中国的多晶硅生产,大多是以高能耗、高成本、高污染维系的,在工艺与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去甚远。

  李安定介绍,国内的多晶硅成本普遍在50至70美元/kg,个别公司甚至高达100美元,而美德等国先进企业的生产成本不过25美元/kg。

  相比于多晶硅料生产的“有量无质”,光伏应用的突出矛盾则在于国内需求不足,2008年,中国98%的光伏电池出口国外,本土应用匮乏。

  中国光伏产业的这种结构性问题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得格外明显。受金融危机影响,硅料行情下跌,从最高位的近500美元下跌至70至80美元,依靠高成本和高能耗维系的中国多晶硅生产难以为继;与此同时,德国、西班牙等光伏需求大国调整了自己的光伏发展战略,国外订单锐减,更是雪上加霜。原本在国际股市上炙手可热的中国光伏企业遭到了华尔街冷落,2008年9月,在雷曼兄弟破产之后的首个星期,中国太阳能板块整体下跌了10%。在那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一家中国光伏企业在华尔街圈到一分钱。

1/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太阳能产业绝地逢生 进农村市场总价值超亿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