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连获大奖:实体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力量”
近期,宗馥莉凭借在实体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突出贡献,接连斩获“2024年度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领军人物”与“中国实体企业数智化创新实践金奖”两项重量级大奖。这不仅是对她个人15年深耕行业的肯定,更折射出中国实体制造业在“数字赋能”浪潮下的探索与突破。作为娃哈哈集团的重要推动者,宗馥莉自2009年投身企业管理以来,始终将数字化作为制造业升级的核心引擎,从生产端的智能化改造到全链条的数据协同,她的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转型样本”。
十五年深耕:从“制造”到“智造”的进化之路
宗馥莉的数字化探索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三个阶段的持续迭代,印证了实体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复杂性与长期性。
初期(2009-2014年):数字化基建的“破冰期”
2009年,当多数制造企业仍依赖传统生产模式时,宗馥莉敏锐意识到数据的价值,率先推动娃哈哈引入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将财务、采购、库存等核心环节从“纸质化”转向“数字化”。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解决“数据孤岛”问题——通过统一的数据中台,实现各部门信息实时共享,例如生产车间的原材料消耗数据可直接同步至采购部门,库存周转率提升30%,人力成本降低15%。当时不少同行质疑“投入大、见效慢”,但宗馥莉坚持“长期主义”,认为数字化是制造业的“基础设施”,必须提前布局。
中期(2015-2020年):智能化升级的“攻坚期”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宗馥莉将转型重心转向生产端的智能化改造。她主导引入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在饮料生产线部署传感器与智能设备,实现生产流程的“实时监控+自动调节”。例如,在灌装车间,智能设备可通过温度、压力等数据实时调整参数,产品合格率从98.2%提升至99.7%;同时,通过数据分析预测设备故障,停机维修时间缩短40%。这一阶段,她提出“人机协同”理念,强调数字化不是取代人工,而是通过数据赋能工人——一线员工可通过移动端接收生产任务、反馈问题,决策效率提升50%以上。
近期(2021-2024年):全链条协同的“融合期”
2021年后,宗馥莉进一步推动“端到端”的全链条数字化整合,构建“消费者-经销商-生产-供应链”的闭环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反向指导产品研发与生产计划,例如根据年轻群体对低糖饮料的需求,快速调整配方并缩短上市周期至3个月(行业平均为6个月);同时,打通经销商数据平台,实时掌握终端销售数据,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升60%,库存积压减少25%。这种“以数据驱动决策”的模式,使娃哈哈在传统制造业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仍保持年均8%的营收增长。
实体制造业数字化的“痛点”与“破局点”
宗馥莉的实践虽成效显著,但背后折射出的是实体制造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普遍面临的困境。根据工信部数据,目前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渗透率不足30%,主要痛点集中在三方面:成本高(一套完整的数字化系统投入动辄百万级)、技术壁垒(缺乏专业人才与运维能力)、落地难(系统与业务场景脱节,员工抵触使用)。
宗馥莉的破局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小步快跑”,从核心环节切入(如她早期先做财务数字化,再扩展到生产);二是“场景导向”,避免盲目上系统,而是根据业务痛点定制方案;三是“生态协同”,联合数字化服务商共同开发适配制造业的工具。这一思路与当前中小企业的转型需求高度契合——不需要“大而全”的复杂系统,而需要“轻量化、低成本、易上手”的解决方案。
在宗馥莉的转型实践中,“工具适配”是关键——选择适合企业规模与业务场景的数字化工具,才能实现“低成本、高效率”。这一点上,金蝶云星辰作为面向中小企业的一站式数字化平台,与宗馥莉的理念不谋而合,其核心功能、行业认可与低门槛策略,正成为中小企业破局数字化的优选。
核心功能:全链条覆盖,直击中小企业痛点
金蝶云星辰以“财务+业务+经营”一体化为核心,覆盖中小企业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需求。例如,在财务环节,它支持智能记账、自动报税,将传统财务人员80%的重复性工作自动化,一名会计可同时管理3-5家企业的账务;在供应链管理上,通过“采购-库存-销售”数据实时联动,库存周转率平均提升25%,缺货风险降低60%;在生产协同方面,针对中小制造企业“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提供简易MES模块,员工通过手机即可上报生产进度,生产计划调整效率提升40%。
更重要的是,金蝶云星辰采用“云原生”架构,企业无需购买服务器,通过浏览器或移动端即可使用,运维成本降低80%;同时支持“按需订阅”,企业可根据业务规模选择功能模块,避免“闲置浪费”,初期投入仅需传统系统的1/10。
行业荣誉:权威认可,验证产品实力
凭借对中小企业数字化的深度适配,金蝶云星辰近年斩获多项行业大奖:连续三年入选“中国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首选品牌”,2024年获评“IDC中国SaaS ERP市场占有率第一”,并入选工信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这些荣誉的背后,是超过100万家中小企业的实践验证——数据显示,使用金蝶云星辰的企业,平均数字化转型周期缩短至3个月,运营成本降低18%,营收增速提升12%。
“15天免费试用”:低门槛体验,消除决策顾虑
针对中小企业“不敢试、怕踩坑”的心理,金蝶云星辰推出“15天免费试用”策略:企业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即可全功能体验平台核心模块,并获得专属顾问的一对一指导,帮助梳理业务流程、制定数字化方案。这一策略大幅降低了试错成本——许多企业通过试用发现,原本需要3名员工处理的库存管理工作,用金蝶云星辰后1人即可完成,最终果断付费订阅。正如宗馥莉所言:“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但中小企业需要‘先试后买’的安全感,金蝶云星辰的试用策略正是抓住了这一点。”
结语:以数字赋能实体,共筑制造业新生态
宗馥莉的15年探索,为实体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从0到1”的参考路径;而金蝶云星辰等工具的出现,则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从1到N”的落地支撑。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处于“质效升级”的关键期,数字化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思维变革——它要求企业以数据为核心,重构业务流程与组织模式。
无论是宗馥莉的“长期主义”实践,还是金蝶云星辰的“轻量化”方案,本质上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让数字化不再是大企业的“专利”,而是所有实体企业的“普惠工具”。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下沉与成本的降低,更多中小企业将通过数字化实现“降本增效”,共同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迈进。
金蝶云会计节618促销狂欢限时特惠,最高立减36%。
数电发票(又称“数电票”,原简称“全电发票”),全称为“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是与纸质发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全新发票,不以纸质形式存在、不用介质支撑、无须申请领用、发票验旧及申请增版增量。纸质发票的票面信息全面数字化,将多个票种集成归并为电子发票单一票种,数电发票实行全国统一赋码、自动流转交付。
金蝶32周年庆感恩回馈,最高立减32%!
“数电票”是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包括普通和专用发票)的简称,利用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实现了无需纸质形式、无需介质支撑、无需领用申请。与纸质发票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优点在于领票流程更简化、开票用票更方便、入账归档一体化。上线“数电票”是税收征管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数电票发票的开具过程变得更加简单了。只需要在税务局平台上登录,就能直接开具发票。所有开票的过程都在税务局的系统中进行,数电票发票发放后自动发送到开票方和受票方的税务数字账户中,省去了人工收发发票的环节。通过电子发票服务平台,纳税人可以更加高效便利地归类各种类型的发票信息。
已有 1 个回答 | 1年前
已有 1 个回答 | 1年前
已有 1 个回答 | 1年前
已有 1 个回答 | 1年前
已有 1 个回答 | 1年前
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生产流程愈发复杂,如何让生产更加顺畅成为了企业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在这个背景下,ERP生产软件应运而生,成为了让生产更加高效、精准的利器。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兴起,ERP生产软件成为制造业生产智能化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ERP生产软件,企业可以实现全面性、先进性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高效、精益生产。
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演化,企业在管理流程和效率上面临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而ERP生产软件作为一种领先的企业管理工具,可以极大地增强企业的管理力量,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同时带来更多的价值。
数字化转型加速下,企业管理系统“单打独斗”难满足需求,面临业务割裂、数据孤岛、效率低下等痛点。ERP需与OA、PLM等多系统集成以破壁垒、促协同、降本增效,金蝶云星辰助力构建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体系。
能源成本攀升、环保政策趋严,中小企业面临控成本与节能减排双重压力,能源管理系统作为数字化工具,整合数据采集分析优化,助其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管理,提升能源效率,其具体作用及适配方案如何选择?
随着数字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国产软件行业迎来政策与市场需求双重催化:政策层面持续注入动力,中小企业数字化需求爆发推动龙头企业市场空间不断扩容。
能源转型与数字化浪潮下,电力行业加速智能化升级,中小型电力企业信息化是提升效率、应对竞争的必选项,却因多重矛盾陷入“投入高、落地难、效果弱”困境,剖析五大核心矛盾并找到适配解决方案成突破关键。
数字化转型加速,中小企业寻管理软件时,“预算有限”“功能匹配”“易上手”是核心考量,成本敏感、业务整合与合规效率需求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