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源于恐惧

    同一款Coach包,为什么中国卖3000元,而美国只要100美元?

    为什么一套普通的国产品牌西装要卖8000元,而同样的价格在美国却可以买一套国际顶级品牌西装?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消费者,人均年收入不足美国的1/14,为什么却“享受”着比欧美国家还高的商品价格?

    是什么推高了我们的商品价格?

    而这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营销机会?


    不确定性成本过多

    现在很多经销商都明确表示,不会做利润空间低于30%的产品。如此大的利润空间转嫁到商品中,价格不高才怪!

    为什么经销商们要设定如此高的利润预期?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大家对未来那些不确定性的成本有着相当的恐惧,这种恐惧促使商家无止境地去索取利润。商家不会因为有10个点的纯利就觉得很稳定,因为这点利润实在经不起那些不确定成本的几下折腾。

    一方面,他们要面对各种权力寻租的成本。比如,每到年底,一些电话就打过来了,“王总,你看我们(税务)局还有5万元的任务没有完成,你是不是……”再比如,厂家、卖场的相关人员,经销商也必须打点。这些不确定的因素,才是最大的成本,因为经销商也不知道究竟要准备多少。很多时候,经销商并不是非要挣这么多钱,但他对预想中的一些成本想得过高,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去了。

    另一方面,如果商家能在一个更安全或更透明的环境下做生意,会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但在中国,企业和经销商之间双方都不讲诚信、人与人之间也互相不信任,经销商对负面的东西看得更多。为了应对这种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他必须想方设法去增加并保护自己的利益,无形之中,既推高了价格,又增加了交易成本。

    当然,高额的税赋、通胀、货币对内贬值等等,也都在侵蚀着经销商的利润,最终导致经销商的利润看着虚高,实际却挣不到多少。

    房租飞涨


    中国这几年的房租增长速度,应该是稳坐全球头把交椅,几年前还是二三千元一个月的房租,现在一下就变成二三万元。

    如此飞快的涨速,让很多经销商和零售商即使加上30%的利润空间都感觉挣不到什么钱了。所以,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给房地产、房东打工。

    这也迫使一部分连锁企业从加盟改成直营。他会想:我租房这么贵,一个地段比较好的门面,哪个不是百万计的房租,为什么我不自己投资去买呢?

    何况,大家都知道:只要政府还在,这个房地产的游戏就不会结束;只要国家的土地政策不放开、土地供给不放开,需求就会膨胀,土地就不断地会升值;即使偶尔会跌,那也只是涨3块跌1块;你的预期本来是要跌3块,但跌了1块之后马上上涨,于是你怕一涨不回,只好立即出手,就更导致游戏永远都结束不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高价源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