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必须涨价的N多种理由

  距中秋节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但各种品牌的散装月饼已登陆重庆各大超市。据报载,从今年的月饼价格来看,平均每斤比去年涨了3元左右。

    关于月饼涨价的预测,其实早在一个月前就有舆论放过风,所以并不出人意料。出人意料的是,这次提价的幅度太低、太不能说明月饼生产原材料上涨的现实了!你想想,除了食用油之外,面粉、食糖、蛋黄……凡是饼馅中可能用到的辅料,哪样没涨?尽管厂家不屑公布精确的成本账簿,但在一派“涨声响起来”的市场“主旋律”中,你至少有了一个跑不脱的涨价理由———怎么会每斤才涨3元?这不是太不把老百姓当贵族了嘛!

    好在礼品装的月饼尚未登场,对这种以感官杀伤、心理满足为市场诉求的“糖衣炮弹”来说,其价格高到天上去都不过分———因为它根本就不是食品。在它暗盒之内收藏的洋酒、玉器、五星级酒店的消费卡等,都是可以直接拿去礼品回收店兑换的硬通货。其价值,岂是那块蜷缩在礼盒旮旯一角的月饼可比的?

    我们为什么吃月饼买月饼?或者说,为什么你吃月饼却不买月饼、收月饼却从不吃月饼?中国庞大的月饼市场是由哪些利益环节营造出来的?这真是一连串复杂而有趣的问题。

    月饼作为一种点缀节日气氛的传统小食品,在其营养构成上,具有高糖、高脂、不易消化等特点。按理,它在中秋节日消费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应该微不足道;而它“非生活必需”与“高附加值”的产品特性,本应轻易将原材料涨价的成本消化殆尽;然而月饼市场的幽默现实,却给了我等当头一棒。

    幽默之一是:在一个竞争充分的行业里,月饼生产商年年都在喊利润下降,但偏就有大无畏的资本唯恐死得不难看地要冲入这一行业。于是我们看到,每年中秋之前一个多月,月饼市场就杀声四起,超市中让人插翅难逃的月饼专柜制造了一个虚拟的需求市场;而单位全员推销、团购打折返点、提货卡回收……商家们无所不用其极的推销手段,不但粗暴地改变了我们的早餐内容,更让行贿需求进入了月饼行业从创意到流通的生产线。

    幽默之二是:每年中秋次日,气宇轩昂的月饼一夜之间便沦为难民,一部分滥市贱卖,一部分拖去喂猪,一部分发给一线员工治疗低血糖。以上种种,皆被计入了厂家的盈亏成本。

    幽默之三是:明年,还会有更多的月饼以更生猛的姿态冲进市场,还会有更多的生产商悲切含泪证明说———我们,有一千种理由涨价涨价再涨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月饼必须涨价的N多种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