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收入不能与就业成功划等号

    本报讯(记者 王海燕)当今社会 “学历=工作”这个公式已不再成立,这边大学生们抱怨找不到满意的工作,那边用人单位却发愁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今年本市大学毕业生16.8万人,加上去年因金融危机影响而未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如何解决就业难?“人大网议日”活动日前邀请丁光宏和浦栋麟两位市人大代表,围绕“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就业”与网友交流。


    网友“芝士蛋糕”提到,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符合自己专业的工作,一时比较迷茫。丁光宏认为,就业难的根本问题在于大学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脱节。现在大学趋同化比较严重,大学缺乏个性、专业千篇一律,这样单一的人才培养就很难适合社会各式各样的人才需求。另外,中国学生重考试轻能力,学生身上的个性化东西太少,缺乏创新性。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一些具有真才实学、具有较强能力的人,这就造成了培养人的标准和用人标准的差异。


    四年前报考时的热门专业,今年不一定好就业,反而那时冷门专业的某些行业现在需求量比较大,今后学生报考要怎么把握这个尺度呢?对网友这个疑问,丁光宏表示,现在中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只考虑热门与冷门,比如这两年大家一窝蜂的选择财经类专业,势必造成在某些领域里人才过度集中而竞争激烈,新的毕业生就业也就相对困难。丁光宏认为,选择专业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其次是特长,“把握了这些尺度以后,你可能学的不是人们羡慕的专业,但可能是你能充分展示才能的专业”。丁光宏说,当你在这个领域名列前茅时,你也就成为稀缺人才,即使需求量不大也不愁找不到工作。


    有网友忧虑,毕业生的收入赶不上房价的攀升,如果不靠父母,大多数人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有一个自己的家?“毕业生收入并不能与毕业生就业成功划上等号。”浦栋麟认为,就业成功更多地意味着找到了自己的成长方向,能够在一个领域中不断有提高和进步的空间与环境。在你的提高和进步中,自然而然收入会跟随着增长,如果把毕业生收入和物价、房价挂起钩来,似乎有些不够合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毕业收入不能与就业成功划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