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就业仍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深切期待

    近日,重庆市政府审议并原则通过了 《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及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方案》,力争到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从目前的28%上升至60%到70%,这意味着该市有近1000万农村人口将转为市民。

    城市化不但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更是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既影响就业数量,也影响就业质量。因此,每一次的户籍制度改革都引人关注,而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也几乎每一次都是热议的焦点, “重庆户改”当然也不例外。针对这一话题,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赵忠。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还不够协调,尤其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产业发展与就业促进未能同步提高。具体来看,城市化整体水平低,地区之间、不同规模城市之间城市化进程不协调。


    记者: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总是与其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的,虽然各有各的特点。那么,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哪些特点?从产业发展与就业促进角度来看,应该如何评价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之间的关系?


    赵忠:从我国社会发展来看,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发展还不够协调,主要表现为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我国曾经长期坚持的重点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导致了工业化超前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滞后。其次,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正常发展。户籍制度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最大的制度障碍。最后,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不能使产业的发展充分调动就业,导致工业化拉动城市化的作用有限。


    总括我国城市化进程,以下几个特点表现的比较明显:其一,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仍然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其二,城市化水平有较大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其三,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政策因素影响比较大;其四,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城市化进程发展不协调。


    我国目前已有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对农民工转入城市的劳动收入和生活保障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施行城乡统一、全国一致的社会保障体系。


    记者:城市化过程也经常是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劳动者向工业劳动者转变的过程。这种就业方式的转变具有多种含义,但是就其生活保障来说,最显著的变化则是劳动收入与生活保障方式上发生的变化。如果把这种变化喻为 “惊险的一跳”,则其中包含了很多风险。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是如何解决这些风险问题的?


    赵忠:对于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如何由农村转入城市,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但是,我国主要的农民工输入地,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经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规定,为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和他们在城市的生存保障作出了积极的探索。目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把外来农民工视为城市市民的一员,使其加入到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中来;另一种是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另行设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以保障农民工的正常生存。这些措施对目前农民工转入城市的劳动收入和生活保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程度还比较低,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意愿和实际参保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要使我国的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实现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劳动者向工业劳动者的真正转变,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其中关键是要施行城乡统一、全国一致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改变旧的基于人群、区域等的歧视性制度安排;坚决避免新的带有歧视性的政策出台,对所有的劳动者实行同等的国民待遇。


    为更好地帮助农民工提升进城就业的质量,帮助他们更好地分享城市化红利,目前应该尽快制定相关户籍制度方面的改革措施,使进城农民工群体能够打破户籍制度的障碍,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来。


【1】 【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稳定就业仍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深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