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趋于理性

    各大高校近千场招聘会,以及采访各高校就业指导处和部分应届毕业生,我们不难发现今年大学生就业所呈现的几大特点——


    就业形势总体“回暖”


    与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招聘市场不同,今年的形势明显趋暖:进校招聘企业的数量增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比例上升,招聘岗位计划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比同期有所上升。


    例如从去年9月份至今,大连理工大学共举办大型招聘会20余场,专场招聘会400余场,有超过2000家企业前来招聘;辽宁师范大学更是接收了400多家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提供岗位7000多个,基本涵盖了辽师的全部专业,是近几年来最多的,并且招聘会上的现场签约率很高。其他高校如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进校招聘的企业数量、岗位计划也比同期有大幅增加。


    根据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对本校2010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就业率均较去年有很大提高;笔者从大连大学得知,大连大学目前的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也已达90%以上。该校招生就业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说:“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乐观,这与到校招聘的企业数量增加和招聘企业的质量提高有关,也与毕业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关。”


    就业热门花落“特色”


    各大高校的特色专业依然是今年的就业热门。


    大连外国语学院的小语种专业的就业仍一路走红。早在今年3月份,阿拉伯语专业毕业生就全部实现了就业——该专业已经连续两年实现100%就业,而今年实现100%就业的时间比去年提前了一个月。“阿拉伯语专业毕业生专业基础过硬,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很高,所以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大外就业指导中心的马亮老师介绍说,“阿拉伯语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涉及建筑、销售、医疗、化工、翻译等领域,工作地点大多数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担任过残奥会志愿者的孙轶超就是其中一位阿拉伯语专业的2010届毕业生,他曾同时被上海中化国际、江淮汽车和新疆安全厅等多家用人单位录取,就在很多毕业生为就业发愁的时候,他却在为挑选单位发愁。除了阿拉伯语,大外其他小语种专业同样保持高就业的形势,俄语、韩语、西班牙语、德语等小语种都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其中新建专业意大利语就业率已达82.75%;西班牙语就业率已经超过80%。


    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类专业的毕业生从去年开始就十分走俏。该类学生特别是工科学生,例如造船、机械、热能动力等专业的学生,由于受航运市场的供求状况影响,在就业时占优势。从去年冬季招聘会开始,航运类专业的2010届毕业生就不断“告急”。不少航运企业由于“下手”太晚而向学校就业部门“求救”,恳请能够多招到毕业生。仅以2010届毕业生冬季供需见面会为例,320多家企业共提供4000多个岗位,而之前进校招聘的企业已经达到近500家之多。在现场,中海集团携旗下4家公司组团来“抢”人才,一下子就提供了260个岗位。该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生君说,学校航运类毕业生出现“一人难求”的可喜局面,一方面与国内航运企业的经营状况好转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学校建立了党委书记、校长“一把手抓就业”机制,以及主动出击开拓就业市场,这也为2010届毕业生就业搭建了良好平台。


    东北财经大学的财经类专业在去年经历金融危机时就不曾冷却,今年在市场复苏之时更是受到“热捧”。与航运行业的复苏一样,国内各大金融机构面向2010届毕业生的招聘计划也明显增多,金融类毕业生很走俏。但是其他冷门专业就业率也不逊色。东财大就业指导处处长宋亚非说:“会计等热门专业就业率确实略高于其他专业,但是其他院系就业率也很高。因为院小人少,加之学校本身的优势,正好适应了较低的社会需求。所以,我们学校可以通过调整各专业招生人数来平衡就业。”


    从大连理工大学就业情况来看,机械、船舶等老牌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保持良好势头,而理科、文科某些专业就业形势稍显严峻;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仍以高学历为标准,主要招收博士毕业生,而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的用人需求数量相对较少、用人机制也比较灵活,为此,毕业生就业受到多方条件影响。


    就业心态趋于“理性”


    近几年随着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招聘意向的变化以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心态逐渐趋于“理性”。


    在大连理工大学的春季招聘会上,大多数毕业生表示,对工作待遇要求不高,他们更加关注专业是否对口、未来发展空间等长远问题。该校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王立鹤表示,“能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并提高其专业素养的工作才是一份好工作。而刻意地追求高工资是不可取的。”东财大就业指导处处长宋亚非也表示,今年的毕业生普遍有一个特点就是,“挑三拣四”的学生减少了,这与学校提倡学生摆正心态、正视自己的能力的指导工作密不可分。


    通过调查,毕业生在择业过程最关注的要素基本集中在待遇、个人未来发展、公司的知名度、地缘因素等方面。虽然每个人的具体标准都不尽相同,但是基本上都会综合考虑,不会盲目追求以达到某一要求。大连大学大部分学生在应聘过程中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摆正心态,避免最激烈的竞争。家在南方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生徐林燕告诉笔者,她一开始就坚定了毕业后直接找工作的信念。目前,她想找一个专业对口、发展前景良好的工作,对工薪待遇要求不高,并希望工作地点能偏南方一些,方便与家人联系。


    当然,仍有部分毕业生“好高骛远”,就业期望值过高。他们更关注大型企业,愿意留在大城市。一部分毕业生没有就业意识,认为家境还可以不急于工作;一部分毕业生没有好的就业规划,对于应聘很盲目;一部分毕业生不注重基础的专业知识,在招聘时被问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东西时却无言以对。


    就业去向开始“中小城市飞”


    开始愿意到中小城市发展、国企依然作为首选——这是今年毕业生就业去向选择上的突出特点。热门专业毕业生开始愿意到中小城市工作,这在我市财经类毕业生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以往,财经类毕业生只“盯”大城市,就业城市以大连、沈阳、北京、上海、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为主,而2010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出现显著变化,像朝阳、盘锦、锦州等中小城市也受到财经类毕业生的“光顾”。


    据了解,大连交通大学毕业生,今年留在辽宁省内就业的仍占主流,在省内的各大中小城市分布较为均匀;辽师大师范类毕业生更多选择了去教师需求量更大的中小城市或者县镇的学校。笔者在大连理工大学3月份“双选会”现场,就此采访了几位前来应聘的毕业生。一位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生表示,他偏向于去中等城市,因为想要在工作的地方定居就不得不考虑房子问题,而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房价太高。一位经常到高校招聘的某企业负责人告诫毕业生:“千万不要好高骛远,中小城市也有自己的比较优势。”


    国企最受毕业生追捧。在各校供需见面会现场,多数国企展位前人头攒动,毕业生们排起了长队。据交通大学学生处相关负责人田一介绍,今年交大有90%的毕业生选择进入了国企。不少毕业生说,在金融危机中,多数国企不裁员、不减薪,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让人更为信任和青睐。


    就业举措越来越“细化”


    为了保证2010届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各高校都使出浑身解数。各大高校的校园招聘会,眼下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在交通大学供需见面会上,100余家企业“开进”校园,规模比去年同期大为增加;辽师大更是接收了400多家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提供岗位7000多个。各大高校在举办招聘会的同时还主动出击。大连理工大学以建设高端就业市场为突破口,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建立了80余家“校企人才供需战略合作伙伴”以及利用科研合作、校友推介等形式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大连大学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利用9、10两个月的时间,在市内四区积极回访已聘用该校毕业生的77家用人单位,并开拓21家新的用人单位,巩固并挖掘更丰富的就业岗位。


    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建立实习基地也是有效促就业的途径。以大连外国语学院的IT人才培养为例,学院先后与惠普、甲骨文、中软国际、大连华信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共同培养高素质IT业毕业生。通过实践教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增强,对IT行业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加深,就业竞争力大大提高,其中“大连外国语学院软件学院·华信软件人才实训基地”日语班的学生,以“外语+软件”的优势,在实习期间就有99.3%的学生成功就业。


    此外,具有特色的校内“一对一”就业指导也对促进就业起到关键的作用。东北财经大学开展了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师,分别以职业发展规划、就业政策解读与就业程序指导、求职面试技巧指导、职业选择和创业指导为内容面向全校大学生接受就业咨询。这项措施对于考研失利的同学来说帮助很大。东财大电子商务学院的小张考研失利后不知所措,但在一对一咨询结束后,她兴奋地说:“这种个性化就业指导太好了,让我重新找回了方向。”东财大就业指导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每天都会接待不少像小张一样考研失利的同学。这种面对面的就业指导“对症下药”,恰到好处地帮助他们明确方向,重拾信心,为他们打开了便捷的就业通道。大连理工大学也提倡“一对一”将就业指导做“小”做“细”。该校22名国家级职业指导咨询师,至今已举行80余场校级就业指导,更主动约谈尚未就业的毕业生进行针对性帮扶。


    大学生自主创业也逐渐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减压器”。各大高校积极进行创业教育,对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大力扶持,以最终促进就业。以大连大学为例,该校今年有20个毕业生创业,其中自主创业的比例达到50%左右;在近日大连市第八届创业项目洽谈会上,该校以6个展位、17个创业项目居参加项目洽谈会高校前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大学生就业趋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