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FinancialLeasing)又称设备租赁(EquipmentLeasing)或现代租赁(ModernLeasing),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最终可以转移,也可以不转移。
东莞的企业融资渠道十分匮乏,因此也造成了企业发展的速度受限制。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东莞融资租赁市场迟迟未能步入正轨,一直难以被市场所认同。
东莞融资租赁业务发展迟缓,与东莞企业家的想法和政策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mdash;mdash;mdash;东莞企业家普遍有“重买轻租”的思想,目前东莞也没有明确支持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政策与举措。
深圳、上海、浙江的机械设备融资租赁服务相当活跃,作为制造业名城,东莞这种不温不火的局面令人深思。
■中小企业如是说
在东莞“借鸡生蛋”为何这么难?
分期付款,就是这个连老百姓都看起来相当熟悉的操作方式,却让这些想购置设备、扩大产能的老板倍感棘手。
作为东莞新泽谷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卓标也正在为人和机器发愁和奔波。采访当天,公司好不容易从顺德学院“抢”招到几个非粤籍的应届毕业生。“那些本地学生早就被佛山的一些大厂预订了。”他告诉记者。尽管顶着“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寮步镇“升级转型突出贡献奖”的光环,但租来土地和厂房,让陈卓标根本没有办法从银行拿到贷款。资金依旧吃紧,订单却不断增加,陈卓标不得不焦急地筹划如何在购置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资金的流动性。
为“低首付”焦急奔走
新泽谷机械公司主要生产插件机,为电子零部件提供插装设备,应用于小生活家电、节能灯、LED照明和显示屏等生产上,使用这台机器相当于省了十个普工。“客观来说,我们生产的机械在国际制造领域已是个夕阳产业,欧美、日本早在20年前就生产了。但在中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生产背景下,我们的市场还才处在起步阶段。”陈卓标说。
佛山知名生活家电品牌格兰仕就是陈卓标的客户,就在使用机器前,每到订单旺季时,格兰仕还是通过大量招工提高产能。陈卓标为电子制造企业制造装配机械,从而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而作为机械制造者,陈卓标同样需要更新生产机械来扩大产能。
“今年的订单非常多,要我以一个月10台的产能来完成20台,真的很吃力。”他说。事实上,陈卓标的公司是东莞千万中小企业的缩影。
陈卓标的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加工电子元器件半成品,积累了关键技术后,陈卓标看到插件机的商机,便在2006年注册“新泽谷”商标,开始自有品牌研发、生产之路。产品刚“出世”,为了得到客户的信任,主要采用出租使用的方式,按照每台1mdash;2万元的价格出租,甚至还按照插件机的工作件数来收取费用,每件计5厘。2007年到2009年三年间,公司的营业额也从400万元、800万元到1700万元。
“常年将机器租出去,销量又跟不上去,我们的资金压力很大。尤其是金融危机那段时间很难。”他说。挺过去年年初那关,机械市场在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政策鼓励下,购买出现“井喷”。这给新泽谷带来很大的商机,以前十台机器中有九台是出租,现在却倒了过来,十台机器九台是出售。
陈卓标告诉记者,他打算在工厂旁边再租厂房,然后购置4套生产线,实现机械加工装配一条龙,从而扩大产能。然而一条生产线少则几十万元,贵则上百万元,一次性将几百万元资金砸在机械上,对于他这样的中小企业真是捉襟见肘。
“懂的人不多,即使懂也不敢做”
有过租赁经验的陈卓标,很快想到了融资租赁的方式。由租赁公司将机械购进,然后他再分期付款给租赁公司,他首先想到的是本土唯一一家融资租赁公司mdash;mdash;mdash;东联融资租赁公司。“我只知道这种方式,但对操作流程确实不懂。”他说。
在与融资租赁公司的沟通中,除了分期购买机器,陈卓标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就是希望通过融资租赁公司来帮他们卖设备。“毕竟靠我们之前那种直接的出租,钱回收得慢,企业吃不消。如果能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他们给我们全额货款,然后再分期付给别人,一方面我们会轻松很多,另一方面也为客户购买提供多样化的付款方式。”
陈卓标与东联的合作最后无疾而终。“应该还是有一道槛吧,面对这种没有自己物业,注册资金、经营额都很有限的中小企业,他们融资租赁公司有点难做,这个我也理解。”陈卓标说。
但就在陈卓标主动找到东联的时候,深圳的一些融资租赁公司主动找到他,而令他更感到吃惊的是,一些从事金融租赁服务的外资银行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他们很专业,除了评估我的不动产、企业规模外,还会去主动了解我生产机械设备,这些设备的性能、应用的行业,甚至还会去使用我机器的客户那里进行调研,参加我们的展览。”陈卓标说。
实际上,与陈卓标有着同感的中小企业老板不在少数,长安镇五金模具厂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东莞,深圳、上海、浙江的融资租赁服务相当活跃,这位负责人举例,他在深圳一家机械厂购买设备,配套的就有两家融资租赁公司进行服务,“就像买房、买汽车那样,在深圳那边买机器分期付款操作很平常。而在东莞,懂的人不多,即使懂也怕操作。”他说。
另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业内人士说,东莞台商大部分都是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发展起来,别看一个工厂很大,里面的机器都是跟这个租,跟那个借,东拼西凑起来的,试想谁会一开始就砸那么大的资金在机器上。等到企业做大甚至在台湾上市了,就拿融到的资金将这些机器转为己有。
■租赁公司如是说
谁为我们的“鸡”买保险?
“假如东莞1000亿民间资本流入迪拜”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曾写过这样一篇文章,他认为也正是因为东莞民间资本的保守性,才没有像温商那样,在迪拜遭受巨大的损失。
保守是安全的做法,但在中国风起云涌的民间资本市场,东莞庞大的民间资本多少显得有些沉闷,这点在企业走出去以及民间资本融资渠道创新上都有体现。进取,固然能盘活庞大的资本,但谁能为这些租赁的资产“买保险”呢?
游走在边缘的“冒险”尝试
“我以前认为买机器,做生意就要一次性付清款,没钱就不买,借钱也是首先想到向家人和朋友借,按期归还。”土生土长的东莞商人翟志雄这样对记者说,“现在我lsquo;解放思想rsquo;了,即便是有钱也不一定一次性投,可以分期投,将资金流动起来更重要。”
在外界一些观点看来,东莞企业财大气粗,不缺钱,不需要通过“分期付款”等融资租赁模式。但除掉上述“东莞民间资本流动习惯”这个因素,还不得不关注到两点:一是真正有钱的东莞老板大都沉淀在贸易、房地产、酒店、商业等第三产业;二是真正需要钱,缺乏融资渠道的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他们大都是中小企业。
反差中也酝酿着市场,翟志雄看到了这点。从事医疗机械设备贸易多年,他决定转型做通用设备租赁。就在2009年12月,翟志雄刚同两个朋友注册了东莞市汇盈设备租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目前已经到位1000万元,翟担任董事总经理。
与一般的租赁公司购进产品进行出租不同,翟志雄租赁公司没有库存,他只根据客户的需要,购进其所需的机器,然后通过2mdash;5年期分期付款的方式租给客户。
“从操作上看,这里面已经有了融资租赁的雏形,这应该是一个介于传统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中间的模糊概念。”深谙租赁操作的新创力工程机械租赁公司总经理柳承华说。
至于汇盈设备租赁公司与融资租赁公司的区别,仅审批门槛就能见分晓。内资企业设立融资租赁公司需向商务部申请,且仍在试点阶段,而汇盈仅是过了东莞工商局这道程序。为此,翟志雄很清楚,按照现行规定他根本没有办法正式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我们感觉到东莞政府有意多培养几家融资租赁公司,我们也有意往这方面发展。”他说。
融资租赁这个在西方运用得游刃有余的“把戏”,在中国却始终因为高门槛而发展迟缓。中国加入WTO后,业界关于放开民间资本进融资租赁业的呼吁此起彼伏,而国内民间资本在融资租赁边缘游走的热情逐渐高涨,像柳承华说的这种“模糊概念”身影在江浙、深圳等地很是普遍。从民间资本的作用程度来看,翟志雄的汇盈租赁某种程度上有点激进的色彩,打破了东莞民间资本惯有的沉闷。
而从业务运作层面来看,翟志雄很“冒险”,由于游走在边缘,再加上经常与经营尚不稳定的中小企业合作,万一出现呆账坏账,企业只能认栽。“烂账肯定会有的。”他毫不犹豫地说。
他告诉记者,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二手设备的处置。他希望做到零库存,按需购买,然后租售。但是与客户签了5年的合同,万一客户两年后倒闭了怎么办,除掉坏账不说,剩下的机器怎么处置。他坦言这个问题也没有想明白。
“出于资金的压力,我们现在也会限定购买单台机械价钱的上限,目前定在几十万元左右吧。”他说,“如果一次性就购买上百万元的机器,一下子吃掉我们1/10的注册资金,还真有点吃不消。”
翟志雄的新公司还在装修,现在每天他会带着大把名片,通过商会的活动结识各类中小制造企业。“市场需求太大了,很多制造企业想扩大产能,购进新设备。各种各样的企业都有,五花八门。”在这当中,翟志雄也邂逅了陈卓标,“我们谈得很投机,我们合作的可能性很大。”翟志雄告诉记者。
用“参股”博得信任
相比翟志雄的“模糊概念”,新创力工程机械租赁公司总经理柳承华的计划更加通彻,而柳承华的新创力租赁公司也是相当的“皮实”。
不仅有着1万平方米的场地囤机器,还代理销售国内5mdash;6个机械品牌,只是在产品上,新创力着重于工程机械和建筑机械,没有从事工业生产所用的装备机械。但是随着东莞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投资经济的拉动,工程和建筑机械租赁也成为拉动内需链条上的受益者。
“2008年年底到2009年年中,建筑机械尤其是塔吊业务受冲击最大。去年下半年有明显回升,我认为工程、建筑机械在今后5mdash;10年将保持很快的发展。”柳承华说。
说到东莞的机械设备租赁市场,不得不说到工程和建筑机械这两大块。根据市中小企业局的市场调查,全市约84.1%的租赁企业是经营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租赁,只有约11.4%的租赁企业提供机床、五金模具、电子信息设备等生产设备的租赁服务。
也可以说,机械租赁行业的资金、经验和专业人才,有八成以上是沉积在建筑工程租赁行业。尽管有着如此的规模实力,柳承华仍很坦白地告诉记者:“以现在这种一对一的传统经营租赁,建筑、工程租赁市场很难做成规模。”
究其原因,柳承华认为还是资金的限制,一方面要大量的资金购买机械,另一方面靠收租金、销售产品来进行庞大的物业和库存等管理,这种传统的方式,也降低了企业“造血”的活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尽管做的是传统租赁这一行当,但是柳承华对融资租赁行业却观察和思考了很久。面对记者“为什么不考虑将公司转型为融资租赁公司”的问题时,他说:“即便是自己做融资租赁了,我还是要钱去购置设备,还是会受到资金的钳制,依旧发展不大。”
事实上,对金融租赁早有研究的柳承华,一直使用光大银行推出的“工程机械按揭”金融产品,银行按揭首付要30%,相比融资租赁公司5%的首付,后者的吸引当然更大一些。
柳承华告诉记者,现在他思考的是怎样在传统租赁和融资租赁中间找到平衡点,使其优势互补。
他分析,融资租赁行业的三个诉求,首先出租的设备地点要固定,便于监管;其次租赁的周期要长,一般要5年以上,这样才能避免设备质押的风险;三是购置设备的金额要高,保证利润。如果将这三点放到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上,融资租赁公司就怕了。建筑工程机械使用地点是最不固定的,同时租赁时间不定,季节性强。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融资租赁公司去分期付款购买设备,一方面能够缓解我们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也缓解了融资租赁公司的监管压力,因为设备接下来是由我们去租给别人,由我们直接监管,这就各取所长了。”柳承华笑着说,“此外,我们也能够将自己代理销售的产品卖给融资租赁公司,提高资金回笼率。”
“这当中最关键的就是信任问题了。”柳说。据其透露,现在也在跟珠三角几家融资租赁公司洽谈,探讨通过“参股”的方式来促成合作,即由融资租赁公司参股到新创力工程机械中,前者将参与后者的决策、运作和管理。“通过参股的方式增加融资租赁公司对我们的信任,但是这个合作具有排他性。”柳承华说,“就像4S汽车店与银行、保险公司lsquo;一对一rsquo;的个性化合作一样,我们想追求自己的个性和档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融资租赁难为中小企业纾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