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缺陷的行为方式和心理反应[会计心理学]

       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心理和会计职业道德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即会计职业道德属会计心里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心理健康欠佳的会计,很难想象是一个在职业道德上受人称赞的会计。

  一 调查结果表明,以下几种表现在会计工作中较为常见
  1 有章不循,唯领导意志是从
  2 无视税法,有意偷漏国税
  3 工作不负责任,核算不讲质量

  二 坚持会计职业道德不应患得患失
  1 要认清是得罪少数人还是多数人的问题
  严格地说,任何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没有不得罪人的,只是得罪的对象、范围和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会计人员如果怕得罪人,在少数人面前丧失原则,就会在多数人中失去信任。
  2必须正确对待个人的得失。会计人员只有讲个人得失置之度外,才能做到有错敢纠,歪风敢刹。

  三 会计职业道德缺陷的心理反应
  1 悲观心理。遇到困难或者受到不公正待遇时,感到委屈以至精神不振;面对某些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丧失了信心。
  2 自谅心理。认为当前法制不健全,监督困难,只要洁身自好就可以了。
  3 无关心理。有的会计人员认为会计监督是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的事,自己只要做好分内工作就行了,有的会计机构负责人认为企业搞了承包,自有法定代表人负责,明知不对,少说为佳。
  4 侥幸心理。有的会计人员做了违心事,甚至在帐上搞小动作,认为目前监督体系不健全,财务审计检查时不一定都能查出来。
  5 顺应心理。由于近些年来财务监督机制弱化,无形中使一些人感到群体的“压力”,自然“顺应”了群体,看到左邻右舍怎么办,自己也跟着办。
  6逢迎心理。有的会计人员认为加工作,晋级、职称,都要求助于领导,于是不管领导人的意见是否正确,完全看领导的眼色行事,毫无自己的原则立场。
  7依赖心理。监督中遇到困难时,不敢主动出击,寄希望与上级主管部门或其他监督部门解决。
  8 后怕心理。有的会计人员由于过去坚持原则、讲真话受到打击报复而产生了恐惧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再也不敢干得罪人的事了。
  9 消退心理。某些会计人员对他人违犯财经纪律问题多次提出意见后,由于某些领导人员偏袒或私心作怪,批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使得这些会计人员觉得监督不起作用,意见、建议、批评再多,顶不上领导的一句话。于是,自觉进行“消退性抑制”,保持沉默。
  10 求和心理。一些会计人员存在着一种庸俗的无原则的求和心理。他们认为,老领导、老同事经常相处,即使有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也不必太认真,这种人遇到问题“打圆场”,当“好好先生”。

  四 会计职业道德缺陷我矫治
  会计职业道德缺陷的矫治分为社会矫治和自我矫治,这里主要介绍自我矫治。自我矫治主要是指职业道德缺陷的会计个体,内在地形成矫治缺陷的自我压力,自觉或自动地改正和补救所犯的职业道德缺陷……
  1 反省,经常对照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不断进行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反思过去。对于职业道德行为进行深刻反省,是自我矫治的第一步。在反省过程中,有了对于过去职业道德问题的全面查究,接着就会产生追悔的深刻情感。就会激发改正错误的急切愿望和内在压力。
  2 补过,在反省过程中滋生的深刻的追悔情感,促使其采取进一步的活动,改正以往的职业道德错误,补偿自己的职业道德过失。若果说,反省之错是道德缺陷的自我矫治的心理准备,那么,补过就是自我矫治的实际操作,必须以实际行动来改正错误。
  3 慎独,指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谨慎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原则,在无人监督,有做财经纪律并不会被发现的情况下,自觉坚持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按照职业道德原则行动,而不去做任何坏事,这是职业道德修养所达到的崇高境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会计职业道德缺陷的行为方式和心理反应[会计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