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个人应用

PDCA个人应用

PDCA多半应用在改善生产流程上,但对台湾远东商银资深主管戴松志而言,却可以落实在日常生活或工作场合里。但与其说是精确地按照PDCA循序进行,倒不如说是清楚订定方向和目标,加上贯彻执行的意志力,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习惯,将PDCA化为无形,融入生活方式和工作方法。


累积多年工作经验,戴松志认为,职场上要学习的技能,不外乎处理事情和面对人。做事情这部分可以划分为两个区块,一块是专业的核心技能,如娴熟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另一块则是横跨各种领域都通用的管理技巧。一般人多半是透过上课,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


评估机会,贯彻目标管理


积极认真的学习,无非是为了提升自己在「管事理人」上的技能。以电子商务这项业务为例,相较于同业,台湾远银的电子商务只能说是刚起步。因此,在2006年制订定年度计划时,戴松志便请同事在「最好」「第一」「不同」之间做选择。在评估完现况,同事们认为抢先推出服务(抢第一)或许可行,因此团队便朝「6个第一」的目标迈进。


争第一,凭的就是比对手快。所以,戴松志几乎每个礼拜都会紧盯进度,确定一切是否照计划进行。而为了激发同仁的执行力,他将考绩和目标的达成进行连结,让员工觉得公司的目标与个人的报酬密切相关。


等到服务上线,戴松志还会要求同事不要只是寄发电子DM而已,更要确认目标顾客是否确实收到电子信,因为有些公司的邮件系统会挡信。另外,每达成一项目标,戴松志和团队都会透过撰写结案报告,检讨整个流程运作的缺失,以做为往后推出新活动时的借镜。


培养习惯,化PDCA为日常习惯


戴松志有个行事谨慎的父亲,每次开车上路前,不但会巡视4个轮胎的状况,甚至还会掀开引擎盖,详细检查机油或水箱等。耳濡目染之下,戴松志也养成了凡事再三检查的习惯。


他说,如果真要在PDCA的流程中,选出比较重要的面向,他会挑选计划和检查。戴松志认为,「一个完善的计划,是容易被执行的。」只要在订定计划时,明确界定现况,并且预先模拟执行时的状况,基本上在执行时,就不太会出差错。而且,如果计划未被执行,也一定会检查出来。因此,拟定完整的计划,并且建立完整、正确的检查机制,才是PDCA运作顺畅的关键。


戴松志不管做什么事,都喜欢做计划。每天早上,上班前,他会提早抵达办公室,利用10~20分钟的时间,记下一天当中可能会有哪些问题要解决,或是思考今天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做。每一年,他也会订定年度计划,预想老板在未来一年里可能会想做哪些事,并将之列入年度计划里。


「其实老板想的事,员工大概都能想到。但是当有订计划时,我就知道该先做哪件,不会等到老板交代才进行,也比较不会乱了阵脚。」戴松志接着说,「毕竟一年到头的事情就这么多,事先有计划、有准备,我会觉得大部分事情都操之在我,而老板也会认为我做事有组织,进而比较信任和放心。」


戴松志以「候鸟」为譬喻,来解释PDCA的概念。他说,候鸟体内有一个神秘的机制,驱使它们每年在高纬度地区繁殖,然后在冬天飞越成千上万公里到温暖地带过冬觅食。无论过程何其艰险,候鸟永远不会中断旅程,总是年复一年地南北飞行。


无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领域上,戴松志认为若要应用PDCA,就要找到如同促使候鸟迁徙的「引发点」,找寻明确的方向,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否则PDCA是无法自成循环,随时都有可能中断。


工作规划的自我修炼


到台湾远东商银服务之前,戴松志曾任职台湾远传电信项目暨流程控管部。当时远传电信才刚开台,一年有三百多个项目在同时进行,因而亟需有效控管。


为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论架构,以说服同事配合推动项目管理,他获悉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有提供相关学习资源,便主动上网加入会员,并在台湾参加受训成为项目管理讲师的训练课程。基于上课所学的项目管理概念,戴松志及其团队成员在远传内部开了十几个训练课程,逐步架构起公司的项目管理制度。戴松志说,「在执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各部门或同事一定都会有意见,或是发现流程有问题,这无形当中就是一套检查机制,透过每个人的反应,再进行修正,直到运作顺畅为止。」


从成果论,戴松志不但会持续为自己订定实用的学习目标,而且都能发挥恒心毅力,贯彻执行,而多张合格讲师的认证,就是他的学习成果的重要审核。此外,戴松志还有个好习惯,就是在每年年底,更新自己的履历表。他赶忙澄清说:这不是为了要换工作啦!而是要反省我自己这一年,有没有什么做了什么值得记在履历表上的事。」对戴松志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自我检查机制,省思自己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与成就,作为来年的提醒。


个人PDCA范例


Plan计划


戴松志实际在订计划时,会先满足3个先决要件:(1)针对现况进行SWOT(强项、弱点、机会及威胁)分析;(2)接着则是理清方向,以拟定精确目标;(3)最后还要试着去模拟计划付诸实践时的状况,以检验计划的可行性。


Do执行


戴松志认为,执行力就是一个人对于事情优先顺序的判断,如果认定事情急迫且重要,自然就有执行力。有些人之所以没有执行力,就是习惯不好,被交付任务时,没有习惯立刻去做。


Check检核


戴松志将检查区分为3个阶段:(1)事前检查,以确认计划的完备性;(2)事中检查,以确定计划正在被执行,与既定目标有无偏差;(3)事后检查,以检讨和省思,看看有无需要改进之处。


Action行动


这个阶段是「持续力」的展现,很多人做到这里就没力气了。然而,戴松志认为持续地采取行动和即时反应,才是完整的循环,否则一定会中断,甚至无法展开。


常觉得工作怎么做也做不完?工作前如果没有做好事先规划,最后必须花更多时间进行除错与改正。所以,实务上在应用PDCA循环时,应该多花点时间做好事前计划,只要在订定计划时,明确界定现况,并且预先模拟执行时的状况,基本上在执行时,就不太会出差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PDCA个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