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公主杨敏德:李嘉诚大赞的女人

棉花公主杨敏德:李嘉诚大赞的女人  在由男性主导的纺织行业,杨敏德创造了属于女性的奇迹。她把高科技的标准和管理贯穿到传统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中。她被时任香港政务司司长曾荫权称为“棉花公主”;被多份杂志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女强人之一;李嘉诚更给予了她高度评价:在香港最有毅力的人只有两个,就是我和杨敏德。

  临危受命接手家族企业

  杨敏德1952年出生于纺织世家,曾外祖父莫觞清1933年在上海创立的美亚织绸厂曾经让中国丝织品夺回了被日本绸缎挤出的南洋市场,在香港有“纺织大王”之称的父亲杨元龙1977年一手创办了现在的溢达集团。

  如果不是命运的安排和时代的演变,她未必能够成为男性主导的纺织业的女当家。小时候,父亲杨元龙对杨敏德的愿望是:别干服装这一行,太不容易了,好好读书,选个别的职业吧。在美国取得数学学士学位后,她回港到一家投资银行工作了几个月。杨敏德回忆道:“每天都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去嫁人而在这里上班,后来一个美国人对我说,你应该去读哈佛,在哈佛商学院拿到MBA后,别人就不会当你是每天游游荡荡了。”她就真的报了哈佛商学院,并且很幸运被录取。1976年,杨敏德从哈佛毕业到第一波士顿公司工作。直到1978年父亲患病,她才又回港参与父亲的企业。刚进溢达时,杨敏德负责的是财务部门。杨氏家族前三代都是传男(女婿)不传女,杨元龙只有两个女儿,但身为长女的杨敏德离婚了。1995年杨元龙退休后,她正式接下了集团主席的权力棒。

  直到现在,杨敏德也是公司最不懂纺织专业的人。她说:“我的成功之处,一在于我是门外汉,所以十分注意听取下属的意见;另外一点,由于我来自别的行业,反倒少了一些条条框框,经常能做些另类思考,看看别的行业一些成功的做法是否也能用于纺织业。”

  那时,溢达公司已经在杨元龙的带领下向更高端的产品转型。但是管理仍然采用等级非常森严的方式,而且公司的重点一直放在寻找廉价劳动力和可用的配额上。杨敏德认为这种经营模式注定要衰落。她为公司制定了三个优先发展的任务:完成公司的垂直整合,引进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通过溢达集团来推行她关于企业应该回报社会的信念。杨敏德带给公司的是完全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分析性思维方式。

  虽然接手的是家族企业,但杨敏德缔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一手把传统的纺织王国转型为年赚钱数亿元的跨国企业,被《财富》杂志选为亚洲50位最权威女性之一。新疆创业李嘉诚给了她投资的信心全面接管溢达后,杨敏德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去新疆建厂,第二件大事是恢复新疆长绒棉棉种,如今这两件事已花去她一亿美元。

  1996年,杨敏德第一次到新疆,就被天山的壮丽所震撼,同时她发现溢达在原料供应方面有潜在危机。深思熟虑之后,杨敏德决定在新疆开纱厂,做长线投资。那时,她接任溢达董事长之位仅一年时间,投资方案招来一片怀疑的目光。对纺织业来说,6000万美元是一笔很大的投资,而且还是投在偏远的新疆,这不可思议。

  杨敏德对这次投资前后发生的细节仍然记忆犹新:“当时有两个人给了我投资的信心。”其中一位就是香港首富李嘉诚。

  溢达在香港有座大厦,当时香港地产市场很好,它升值了很多。杨敏德就想从这座大厦筹得投资新疆的资金,但对于是否卖掉它,她有些拿不准。

  “父亲就对我说,你不如去问问李先生,他是专家。”杨敏德说,她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当初与李嘉诚的对话。李问她,你要是想跟你妹妹过一世好日子,那么什么都不要动,把它出租然后收租金好了。杨回答说,我是希望做一番事业,而且“当时我把整个计划都跟他讲了,”杨回忆说,“包括我心中想怎么做,人才从什么地方来等细节。”

  结果李嘉诚的回答给了杨敏德一颗定心丸。他说:“你这个年纪肯去这样做,你绝对应该去做。”在前辈的指点下,杨敏德投资新疆的计划进入实施阶段。她按照李嘉诚教的办法,把自家在香港的工厂卖掉一大半,用从中得到的现金投资到新疆。1997年,溢达在吐鲁番建立了第一个纱厂。

  去新疆的时候,杨敏德还认识了新疆考古所所长,从他那里,杨敏德了解到新疆长绒棉的历史,同时还了解到,由于棉花收购制度重量不重质,农民种长绒棉不划算,就把长绒棉跟普通棉花杂交,而溢达在收到棉花后,还要雇很多人把其中的杂质清理掉。

  “做高档棉纱的企业,要是没人种长绒棉,好的原料也就无处可寻了。”杨敏德的计划是用6年时间,把最好的棉种恢复过来。1998年,溢达自己种了600亩长绒棉不太成功,随后又到喀什,和当地的兵团合资建厂——“就是现在的丰达,大概有两万亩地专种长绒棉。”

  新的合作方式很快取得双赢效果,有了溢达这样的稳定客户,兵团愿意种植优质长绒棉,而有了兵团种植棉花的技术,溢达也能获得比以前品种更纯质量更好的棉花。自此,长绒棉的种植面积在新疆逐渐增加。从成衣到棉纺再到种棉,溢达集团一步步走向产业链的最上游,并成为新疆最大的外商独资企业。

  2001年,时任香港政务司司长的曾荫权率领商界代表团到新疆访问时,看到她投资的新疆棉花基地长势茁壮,戏称她为“棉花公主”。杨敏德也高兴地说:“让溢达进入新疆发展,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大转折点,因为这是我自己的想法!”

  名牌“派”追求永无止境

  杨敏德在1988年做出了将投资重点移向内地的决策,投资6000多万美元,在广东高明市筹建高丰纺织印染联合企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纺纱、织布、染整、制衣为一体的大型企业。现在,高丰公司生产的产品有纯棉色织牛津纺、府绸、色织格绒布以及著名的“派”系列服装产品,产品80%出口外销。

  当“派”系列服装席卷内地市场时,人们问杨敏德,为什么将溢达集团在内地生产销售的服装系列取名为“派”?杨敏德回答:“‘派’来源于数学中代表圆周率的符号‘π’,‘π’是希腊文,‘派’则代表中西文化的结合,而中国人讲一种服装穿得好看,又常说成有气‘派’。当然更深层的寓意是,圆周率在小数点之后的数字是无穷无尽的。而溢达的追求同‘π’的意义一样,也是永无穷尽的。”

  杨敏德曾感慨地说:“中国内地多年来由于产品机构调整缓慢,纺织品生产一向量多而质不高,导致销量呆滞,产品积压。另一方面,内地消费品市场发展迅猛,越来越多消费者追求高档次的服装,既然内地厂家无法供给,消费者唯有转购质量有保证而价格昂贵的进口服装。”杨敏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推出“派”系列服装产品的,而且很快占领了内地市场,并初步树立了名牌服装的形象。当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在全世界风起云涌,传统产业备受冷落之时,杨敏德却坚信,纺织行业绝不是什么夕阳工业。她认为,衣食住行,人人需要,从来就没有什么夕阳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落后的技术。事实证明,传统行业照样可以追赶世界科技发展、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溢达的幸运之处在于有杨敏德的独到眼光。

  目前溢达集团在内地已建立起12家独资、合资企业,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纺织品跨国集团之一,名扬海内外。

  潇洒性格多彩人生

  属龙的杨敏德自喻“龙女”,使命感特别强。她认为自己躬逢父辈所不曾拥有的机会,“我外祖父那一代有志愿,但乱世时无从发挥……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我们现在做企业真的可以说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她毫不避讳地说,“我曾经也做过名流太太。”原来,杨敏德的前夫是香港珠宝大王潘迪生,二人离婚后,潘迪生娶了著名影星杨紫琼为妻,不料几年后亦以离婚收场。如今,杨敏德与杨紫琼不时在某些活动中碰面,二人皆落落大方,谈笑风生,其气度和胸襟令旁观者不胜感慨。

  现年57岁的杨敏德,似乎有着用不完的充沛精力。除了忙公司的业务,杨敏德还身兼数职。她曾在香港每周一次的电视专辑“潮流一派”中自任制作及主持,凭借出众的口才和卓越的组织能力,吸引了大批观众。由于自己从事的行业与服装有关,因此她常常出入时尚场合,出任各种比赛、活动的评委。闲下来的时候,她的兴趣也极其广泛,书法、丹青样样拿得出手,滑雪、瑜珈门门精通。

  推崇精英教育的杨敏德虽然受过严格正规的教育,但她自己说,“当年我并不是个好学生,读书时,太喜欢追求刺激和新鲜了”。她的老师迈克尔·波特讲的企业战略,她当时学得稀里胡涂。不过,杨敏德承认:20年后,她才突然发现哈佛所学,样样都能派得上用场了。这是同一个杨敏德:在国际论坛上侃侃而谈中印两国的竞争,在电影首映仪式上和文艺界的朋友畅快笑谈,在自己的工厂里做污水环保处理和生态纺织研究,在企业内部的报刊上提醒工人们小心工伤、预防艾滋病……可是,每次回到曾外祖父在上海武康路2号的旧居时,杨敏德都会遥想这个纺织家族的前世今生,期待溢达能够在全球化的繁荣中,超越传统,走得更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棉花公主杨敏德:李嘉诚大赞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