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顾客从长尾到肥尾

团购:顾客从长尾到肥尾

2010/8/12/0:16来源:《管理学家》

    团购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若干年前,关于建材、房屋、电器等的网络团购行为已经屡见不鲜,但这种零星的团购行为并没有使团购成为一种席卷社会的消费趋势。

    2008年11月,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上线,仅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其估值已超过10亿美元。从今年3月起,模仿Groupon网站的国内团购网站蜂拥而出,到今年6月底已超过400家,预计很快会超过千家,团购风潮正逐渐席卷中国的各大城市。我们无心关注某些具体的团购网站能活多久,也无心关注这些团购网站是否拾人牙慧,更无心关注有些网站的欺诈行为。团购只不过是消费者和商家利益博弈的一种新形式,它将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商家的营销行为。在团购逐渐成为消费习惯的今天,商家将如何认识和面对这个趋势?

    端午节前夕,想起要在节日吃粽子。因为诸事缠身,不愿意专程为区区几个粽子去超市跑一趟,于是便打算采用网购。经过一番搜索,发现某个团购网站上有征人一起团购粽子的消息,于是就报名加入了团购计划。由于此前没有参加过类似团购,故以为粽子这种小东西的网络团购效率不会太高,恐怕要等几天才能吃上粽子。孰料当天下午,就有人将我买的粽子送货上门了。尝了一下,味道很是不错。

    此事之后,觉得网络团购是个比较有意思的新鲜事物,于是便特意关注了一下。这一关注才发现目前国内的团购远比想象的要发达得多:专门提供团购业务的网站已经多达400余家,各大论坛也都不时有征人团购的消息。而团购的物品,小到月饼、粽子,大到家电、汽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网络团购在中国已成风靡之势。

    可以预言,网络团购的发展必然会对企业现有的销售渠道产生冲击,并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企业改变现有的营销模式。因此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必须对此现象加以高度关注。究竟网络团购为何会在近年来迅速兴起?团购兴起后将怎样改变营销格局?面对这样的新格局企业应该怎样应对?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思考的。

    编起来的“长尾”

    其实“团购”的基因在中国并不缺乏,但是团购的兴起则必然要等到网络高度发达之后。

    中国的“马大嫂”们向来习惯于三五成群去农贸市场购物,由于购物的人一多,侃价能力就会相应强些,因此买到的东西也就会较为便宜。但是这种“马大嫂”们自发组织的小规模“团购”从来没有形成过气候—没有专门的供应商为这种小“团购”提供专门的服务,通过“团购”获得低价的现象,仅仅是一种普遍定价下的小偏离,而不是店家事先的有意行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定价是有成本的,在增加一个价格方案后,商家在继之而起的销售、记账等活动中就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在网络经济不发达的过去,这一点尤其突出。而传统的“团购”规模往往过小,为这么小规模的购买量去专门制定一个价格、制定一套服务方案,在商家看来显然是不合算的。

    那么为什么传统的“团购”规模不可能变大呢?其中的原因在于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的差异化巨大,从单个消费者看,其需求往往处于需求曲线的“长尾”部分。而由于信息传导的困难,导致消费者找寻到和自己消费偏好类似、愿意和自己一同进行团购的同路人。例如,近年来已经司空见惯的团购家电行为,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1] [2] [3] 下一页 

学习更多营销管理技巧企业管理 > 市场营销 > 营销方略栏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团购:顾客从长尾到肥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