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Financial Risk)的概念最先出现在财务管理领域,其出发点是基于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指企业的财务系统中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使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有蒙受损失机会的可能性。
高校是专门从事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为社会提供多方服务的机构,是靠国家财政供给的事业单位,面临的财务风险不同于企业。对高校这种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其财务风险的定义是:高校在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而面临的风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的财务风险也正在凸显。
一、我国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外部环境
(一)承担法律责任的法人主体明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高校法人资格的取得,虽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但同时由于要“承担民事责任”,也因此给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埋下了“伏笔”。《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同时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这显然会给高校筹资方式、资金构成带来变化,同时难以避免财务风险的形成。
(二)高等教育投资方式的转变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宏观管理体制变革和投资方式的变化将高校推到了市场经济大潮中。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教育投入和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随之突出。高校在教育拨款不足的情况下,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改善了办学条件,缓解了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这些既扩大了高校筹资渠道,但也加大了筹资风险。
(三)现行高校财务制度很难适应新时期高校的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不再单纯地依靠国家财政拨款,高校的自有收入和自筹的办学资金,如学费、住宿费、贷款及一些租赁资金和社会捐赠已经成为高校办学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的高校会计核算,在某些方面产生了局限性,无法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高校的负债情况,从而难以及时发现和抵御财务风险。同时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以贷款形成的隐性债务,在高校的会计账务核算和报表中得不到反映,高校不自觉地夸大了可支配财务资金,无形中对高校的宏观决策和财务运行产生了误导。如由于基建会计独立核算,由学校偿还本息的贷款在学校的财务报表上没有体现,造成学校负债状况不实而可能出现盲目扩大投资,可能给学校带来一系列的财务风险。
(四)教学水平评估
目前各个高校接受教学评估,基本要求是软件条件、硬件条件一起上,有的高校对于这样的压力难于承受。高校之间的人才战愈演愈烈,形成了相互攀比之风,你用百万元聘一个教授,他花千万元加别墅引入一个学科带头人,个人的人事档案可重新做。但是,对这些引入的人才是否能够做出相应的贡献并没有具体评判体系,稍不顺心人才就跳槽,高校最终人财(才)两空。人才管理不甚完善,也是直接导致资金流失的财务风险。
(五)竞争激烈的生源市场
我国高校收费制度经过几年的改革,目前已初步形成高等教育经常性成本分担机制,学费收入占学校收入的比例达30%左右,一些地方院校的比例则更高,达到50%左右。资金筹集渠道的改变,使高校资金供应更加依赖于生源市场。从1999年高校扩招至今,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追求名牌院校、重点院校是越来越多家长的选择。这都对部分高校生源产生了严重冲击,使学费收入受到一定影响,加大了其财务风险。
二、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的内部成因
(一)管理层风险意识不强
高校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监测和危机前的种种征兆重视不够,未能及时采取措施,以至于危机爆发,措手不及是构成高校财务风险的重要成因。由于高校在很长时间内处在国家预算约束下,不需要考虑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导致了高校领导层风险责任意识不强,对财务风险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有效地开展对财务风险的监测与防范。
(二)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虽然高校事业发展快速,但财务管理体制落后于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表现为:第一,重核算,轻管理;第二,上拨下用,多拨多用、少拨少用;第三,资金分散。会计人员习惯于记账算账等日常核算工作,表现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无论是在财务管理意识还是财务管理水平上都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扩招引发过度负债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大规模扩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中国信贷风险报告2007》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 500亿-2 000亿元。而2007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专题调研结果显示,目前高校贷款总额已达2 500亿元,且有扩大趋势。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一般的高校贷款在4亿元-8亿元,高的达到20亿元以上。如此大规模的建设、投资所形成的债务负担,直接构成高校的财务风险,是高校面临的严峻问题,加上高校缺乏对贷款规模与还款计划的可行性研究,贷款结构失衡带来还款期的过度集中,加大了高校财务风险程度。
(四)缺乏财务预警系统
财务预警分析是通过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综合分析、预测,及时利用财务数据和采用数据化管理方式,在高校现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基础上,设置相关量化指标,对高校经营各环节发生或将可能发生的风险,发出预警信号,为管理当局提供决策依据。但大多高校由于技术、人员素质和管理方面的原因,都未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甚至未认识到建立财务预警系统这道“防火墙”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已经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学校,由于现行财务预警系统的局限性,其工作仍停留在表层上,定性分析不足。
(五)高校不合理的投资,导致资产流失
一些高校贷款建设项目存在盲目性、重复性,好大喜功,缺乏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对未来的经济效益把握不准,建设工期长,还贷政策不健全,所贷资金超过实际偿还能力。严重时会出现大量的不良负债,影响整个学校的发展。对外投资办企业是分担高校负债办学压力的手段之一。甚至有部分高校领导改变高校资金用途,用做股票投资和其他风险性债券投资,如前天津大学原校长单平因违规炒股造成3 750万元的损失。一些单位不顾教学、科研事业发展的需要,随意将资产转化,开展经营活动,为自己搞创收,使高校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
三、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
政府、高校和银行是我国高等学校贷款办学博弈的主要参与方,虽然三者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但是任何一方的失误都可能导致高校借贷风险的加大。因此,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需要三方的共同努力,以防范其进一步扩大。
(一)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政府是高校借贷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因此,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有责任对高校财务加强管理和监督,以保证高校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目前的情况下,一方面,政府应根据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实际投入,采纳政协等建议发行教育国债,或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对高校目前面临的财务风险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指导和监控,在目前许多高校面临的国家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方面采取一些更切实际和可行的方法,帮助各高校既提升办学水平,又不至于为了评估而进一步加大财务风险。人大校长纪宝成称,从200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将逐年下降,到那个时候,一些高校就可能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纪宝成校长认为,在经历了连续8年年均24.3%的高速增长之后,现在中国高等教育的任务不应该是继续做大,而到了应该认真研究如何做强的时候了。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监测,引导各高校合理的发展,形成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合适的规模,以迎接由此带来的风险。政府应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根据规划方案来引导和监控各高校的发展,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主动监管高校财务风险。
(二)高校加强自律和建设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债务人,是财务风险的直接责任人,必须加强自律和建设,以防范高校财务风险。
首先、高校必须对高校财务风险有正确的认识,开源节流,进一步拓宽多元化的筹资渠道。财政拨款是高校经费来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这部分拨款,管理上以节流为主,同时还要采取开源措施。同时,高校要下大力气解决学费欠缴问题,其次,要多争取科研课题和经费,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要改变传统的筹资方式,克服对财政拨款的依赖思想,积极寻找新的筹资渠道。根据一些学校的经验和目前高校的情况,通过土地置换、校办产业、合作办学等措施提高高校自身的创收力,以分散财务风险。在外部融资方面,除了银行贷款,高校还应该注重其他融资渠道的拓展,可以加强和推广融资租赁等其他新兴的融资方式。
第二、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会计制度。根据高校财务的特点,建议将现行的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改为权责发生制。当前高校实行的会计制度虽然能够较为完整地核算和提供各会计期间的现金收支信息,但不能真实反映各会计期间高等学校的资源耗费情况和高等教育的成本,比如说应付及暂存款没有真实体现学校的债务,基建单独设立账务系统,未纳入事业账,不能真实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等。
第三、高校必须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反映高校负债状况和财务风险承受能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就是指在高校现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设立科学化的敏感性财务指标,通过分析和评价这些指标的变化,及时揭示潜在的问题,对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防的一种财务分析系统。高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举债办学扩大规模这个时机,同时又要防范过度举债而引起的财务风险。
第四、树立风险意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高校应树立风险意识,特别是领导层必须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整个决策的始终。为防范风险,学校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并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建设项目应根据轻重缓急,有选择的上马。目前高校的基础建设资金多是贷款资金,因此应该优先投入在一些关系学校发展大计的关键性项目上,比如高校的图书馆建设、实验室建设或相关设备的更新改造等;另外则可以考虑资金回收快、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比如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
第五、规避校办企业的连带责任。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高校自主权越来越大,其校办产业走向社会的步伐也日益加快。虽然高校的校办产业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设立和进行企业运作,但是高校作为校办企业的主要投资者,对校办企业负连带责任。高校应当从校办产业的产生、运行到后期管理,采用市场化的手段,规避其可能的连带责任。
(三)银行加强控制
银行是高校贷款的直接债权人,是贷款风险的直接承担者,如果高校贷款不能够还本付息,其贷款将成为银行的坏账,而直接影响银行的所有者权益。因此,银行加强对高校贷款的管理,积极采取措施防范和控制高校贷款风险,不仅仅是对高等教育事业负责任,同时也是防止银行自身发生信用危机的重要环节。
商业银行作为高校的债权人,在借贷管理中,必须坚持审慎的信用配给机制;在贷后管理中,要对高校贷款的使用和高校现金的流向进行专业化的跟踪监控;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将优质的高校贷款打包为信贷资产组合,以其作为基础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运作,以降低银行对于高校贷款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并强化银行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信贷支持。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高校和银行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个主体应当各尽其责,共同合作、相互促进,还要在监管上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系统。
简化报税流程、避免“多缴,少缴”等税务风险,就用金蝶KIS理税王 !
提高财税管理工作效率、避免手工误差 ,金蝶KIS财税王迷你版 帮你忙!
更多有关税务登记内容请访问:税务登记流程_税务登记证查询【专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及其防范【税务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