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启示录:“三国迷”玩出创意

        一个不足200张的卡牌桌游,实现了销售超100万套、营业额近4000万元、全国玩家1000万以上,《三国杀》杀掉的是距离,留下的却不仅仅是文化。

  当Q版关二爷的蛋糕放在杜彬面前时,他已经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蛋糕是喜欢‘三国杀’游戏的西点屋老板送给我们的。”得到这个蛋糕对于杜彬他们几个人来说,不仅是玩家对这款游戏的认同,更多的则是他们几个人从朋友到战友,将作坊运营成为一个公司的成长经历。

  “知道吗,连李开复也玩‘三国杀’。”每每提及此事,他们都颇为自豪。去年(2009年)圣诞,李开复在家和创新工场的员工一起玩“三国杀”,并且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了照片。

  如今,“三国杀”纸牌在百度上已拥有自己的条目介绍:“三国杀”是一款热门的桌面游戏,融合了西方类似游戏的特点,结合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背景,以身份为线索,卡牌为形式,现已有Online版。

  在现实中,无论从学生到都市白领,再到企业高管,从小范围几个朋友一起,到“三国杀”游戏大赛,“三国杀”不仅是一款桌游,还是流行的主流文化。当然,我们相信,在“三国杀”的世界里,最大的玩家和赢家属于黄恺、李由、杜彬、黄今和他们的游卡公司。

  玩出创意 “三国迷”和游戏狂

  作为年轻的一代,杜彬、黄恺和李由属于“80后”创业的样板——自我创造,用自己的爱好点燃一种新的(中国)文化现象,并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

  黄恺从小喜欢网络游戏,小学六年级有了自己的电脑之后,玩游戏自然更上一层楼。他的父母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严禁他在网络游戏上花时间,他就开始想办法自己动手做游戏。2004年黄恺报考了中国传媒大学的“互动艺术”,其实就是电子游戏设计。这个专业让他从小的爱好找到了归宿。

  黄恺还是个“三国迷”,熟读《三国演义》、《三国志》。大学时代,最流行的游戏是一款日本的游戏,讲的却是中国的故事——“三国无双”。当时读大二的黄恺虽然可以自由地打游戏了,但是自己动手做游戏的习惯依然保留。

  在一个结束了“三国无双”战斗的晚上,他突发奇想,在“三国无双”的基础上,根据三国人物的性格设计了一款卡牌游戏,同时自己拟定了游戏规则,这款卡牌游戏也取名“三国无双”,这就是日后“三国杀”的原型。在以后的几年里,这套卡牌被不停地改版,从图画重新设计到游戏规则修订,形成现在的“三国杀”游戏。

  黄恺自己设计的这款游戏很快在同学们之中流传开来,居然还很受欢迎,供不应求。为了在更大范围内看看“三国无双”的效果,黄恺和自己的搭档、动画专业的李由开始通过淘宝网售卖。 

  商机试验 淘宝的第10个买家

  淘宝网上无奇不有,早在2004年就关注桌游的杜彬在淘宝上发现了“三国无双”,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他成为这款游戏的第10个购买者。

  杜彬对桌游很了解,2004年他就关注桌游,了解到桌游在欧美的盛行,尤其是德国、瑞典,大家习惯面对面的娱乐方式。但是当时在中国,桌游仅有几款盗版的“小儿科”游戏而已,登不上大雅之堂。但是杜彬相信,桌游在中国市场潜力无限,敏锐的商业眼光让杜彬对“三国无双”动了心思。他相信如果有一款中国自己的游戏产品,即便不是原创,也可以撬动桌游市场的大门。

  “我拿到这款游戏时,很快被它的策略思维、团队协作以及丰富的三国内涵所吸引,虽然当时只是一款手工绘制的卡牌。”杜彬承认当时的卡牌与现在的“三国杀“相比要简陋很多,“但是这丝毫不影响玩家对它的追捧。”

  出于对游戏的喜爱,杜彬决定找原创者聊聊。2006年,很平常的一天,杜彬敲开了黄恺租住小屋的门,“屋里摆放了百余种桌游……”他被当时房间内的情形所震惊。之后他经常出没那间小屋,学会了50多款桌游。让杜彬铭记的其实不仅是一屋子的桌游,还有黄恺对游戏的痴迷。

  当时24岁的黄恺在与杜彬见面之前并没有想过“三国无双”游戏的前景,毕竟他还只是一名大学生,而创作游戏也只是他的爱好,“三国无双”能成为中国第一桌游?哦!My God,不是吧!但是和杜彬见面之后,一切都变了。杜彬不请自来,成为这个团队的商业军师——为此他放弃了IBM体面的高薪工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三国杀”启示录:“三国迷”玩出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