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角斗场 网络招聘市场失衡

虽然中国互联网公司一直不缺乏“某某门”,但这次的事件无疑仍是其中话题性最强的故事之一—实在是太戏剧性了。

7月23日下午,自智联招聘公司内部流露出来的2封内部邮件,把前任CEO赵鹏与董事会、以及CEO与管理团队之间的内部争斗公诸于众。

智联招聘2400多名员工接收到的第一封邮件是CEO赵鹏以公司CEO办公室的名义宣布四位高管离职,其中包括开除CTO余用彤(Tony)、副总裁罗义华和技术总监张春日三位高管,另外称CFO郭建民也因个人原因宣布离职。

两个小时后,全体员工在下午5点半又接收到一封由公司技术部转发、同样来自公司CEO办公室的邮件,宣称其获得董事会的授权,宣布CEO赵鹏、COO雷卫明等另外四名高管离职。这封邮件标注了董事会代表叶佳承、王冠珠的联络方式。

智联招聘—这家一直忙于帮助其它公司猎取高管和CEO的招聘公司现在看来又要为自己来寻找下一位CEO了。作为中国最大的三家在线招聘网站之一,从1997年成立至今,这将是这家公司的第5任CEO。

高管间的“交替解职”让公司的2000余名员工一时陷入迷茫。

不过,智联招聘CTO余用彤对《第一财经周刊》称,当日下午他接到被赵鹏“解除一切职务,予以开除”的邮件时,他一点都不担心。

“当时我已经知道董事会把赵解聘了,就是说他没有这个权限了,所以我没当回事。”余表示,早在两封邮件发出之前,在当日上午,CEO与董事会之间就已经“激烈交火”过。

根据7月26日罗义华发给全公司的一封解释邮件,23日清早,一群人冲到智联招聘北京办公室,把智联大股东Seek.com的一名董事及股东麦格理投资银行董事丹飞立(Daniel Phillips) 堵在门口,他们试图阻止这两人进入公司总部办公室。虽未点明,但赵鹏显然被暗示是此次冲突的幕后主使。

随后,两名董事找来律师,最终一同进入到公司总部办公室。接下来的结果是,CEO赵鹏被解职了,而这一动作应该是在赵鹏发出第一封邮件之前发生的。

“这主要是因为股东和管理方意见不一致,事态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让股东觉得,你应该走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逻辑。”余用彤说。

紧张的空气一直笼罩着这家公司。26日下午,《第一财经周刊》记者在智联招聘总部所在的复星国际中心楼下看到,为了避免双方更激烈的冲突发生,数名穿着成套防爆服装的保安在距离正门不远的绿化带边上一字排开,除此之外,6楼的玻璃门外的沙发上同样也做了相应的安排。“一共10个人,全部来自北京京城振远保安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一位受雇前来的保安说。

CEO赵鹏与投资人、董事会之间的冲突最终在管理层中出现分化。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他清楚我们这些人是不会跟着他走的一批人。”余用彤26日晚在智联上海分公司办公室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说,他会留任。

这也解释了两封邮件中,8位高管先后被CEO办公室免职的戏剧性一幕:CTO余用彤、CFO等4名高管选择了与公司董事会站在一起,而COO雷卫明等其它3名高管则选择了与CEO赵鹏站在一起。

在邮件中一度被赵鹏“开除”的余用彤否认是以他为代表的技术部门“搞掉了CEO”。他回应到,在智联招聘内部他一直是个中立者。“我没有盟友,我是不会对股东造反的”;他承认赵鹏在跟股东的关系上出了问题,但拒绝透露其焦点所在。

“绝对不是股权问题,”他说,“真要说的话,是心态问题。赵鹏会后悔的。”

7月26日午夜,赵鹏在地处北京东四环大望路SOHO现代城的上岛咖啡接受了《第一财经周刊》记者的采访。他把这场戏剧性的冲突称之为“家丑”,“珍珠港被人袭击了,我现在很难穿着燕尾服面对媒体和公众”。

现在,事态的进展几乎把他逼入绝境。7月26日早上7点21分,董事会通过北京CEO办公室对智联招聘全体公司员工发布的第3封邮件中,列出了CEO赵鹏及雷卫明、陈旭、倪阳平等高管的“三大罪状”,分别为:“1.阻碍公司调整法律架构,妨碍公司上市计划;2.企图侵占公司财产,牺牲全体员工利益,谋求团伙私利;3.在公司内部散布谣言,诋毁团伙以外高管,破坏全体员工团结,妨碍公司平稳运行。”

邮件再次声明免去赵鹏等人的职务并解除劳动关系。

当日下午3时,赵鹏发表“致智联招聘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一一反驳了董事会对他指认的罪名,他在信中表示,“作为高管中持有期权最多的人,一名CEO,不会阻碍公司上市计划;关于谋求私利,也许有人这么干过,本人没有干过;造谣诋毁的事也是莫须有。”

他否认自己已经离开智联招聘CEO的职位,他称自己“迄今为止,不曾收到任何具备法律效力的知会”。“在公司总部今天锁大门,并且进驻大批身穿深色西服,带着耳麦的陌生人士的情况下,为避免发生冲突,我今天将不会出现在公司。而以此信与你们沟通。”

赵鹏承认了自己与董事会之间存在的矛盾,“一段时期以来,管理团队与投资人之间的确存在一些经营管理思路上的分歧”。

他对《第一财经周刊》强调,在过去的11个月中,他一直试图改变之前公司单纯依靠大规模市场投入拉动业务增长的模式,尽管在他接手CEO的职务时,智联正处在一个糟糕的市场处境。“我接手智联招聘CEO的时候,账面上的现金仅够发6个月的工资。”

那时候,这家公司正处于与中国另外两家招聘网站的烧钱竞赛当中。

“2007年一季度,智联招聘的流量只有中华英才网的1/2,前程无忧的1/3。”赵鹏说,由于招聘网站对于技术的要求不是很高,因此要想翻盘必须依靠大规模的广告投放。

于是从2007年9月开始,智联招聘开始启动大规模的广告投放计划。智联招聘把80后找工作人群作为主要的目标受众,根据这一人群喜欢接受简单直接信息的特点,抓住黄健翔跳槽这个机会,在电视、互联网、报纸、广播等媒介上进行立体化的宣传。为了与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争夺流量,智联招聘在互联网广告领域,采取与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采取行业独家合作方式,将竞争对手挡在门外。

对于这种大规模的市场投入,前程无忧的公关总监冯丽娟感受深刻。“那两年,每当年底我们在跟互联网、户外等渠道商谈合作时,对方都会告诉我们智联招聘已经买断了。”冯告诉《第一财经周刊》这种买断式的广告投放至少会把广告成本提高2至3倍。

高峰时期智联招聘和9家门户网站签订了独家合作协议,而与它一起竞标的不仅是中华英才网,还有淘宝和易趣。大度咨询《中文门户2007Q4广告监测报告》显示,智联招聘网成为2007年第四季度投放四大门户网络广告最多的广告主,累计投放金额为2511万元,这一数字几乎是中国移动同期投入金额的2倍。

通过大规模的广告投放,智联招聘也确实达到了短期目标。“智联招聘网站的流量一度超过前程无忧。”赵鹏说。

但追求短期流量的上升也带来了巨大的隐忧:首先由于销售、服务等部门并没有跟上,巨大的流量并没有更多 转化成网站的忠实用户,其次,大规模的广告投入也给智联招聘带来现金流的压力。

为了解决现金流问题,赵鹏称自己采取了一些削减成本的计划,他对公司支持部门进行了一轮裁员,市场部工作人员由原来的60人降低到35人。他也对技术部门扩展网站带宽、投入资金研发搜索技术上做出了预算限制。

他希望智联招聘完成从市场拉动型公司向销售拉动型公司的转变。赵鹏对规模达1400人的销售团队做出了激励以及小规模的股票期权方案,希望降低销售人员流失率,提升销售人员的个人平均销售业绩。

他不认同自己因为业绩不佳导致了与董事会的冲突。一位内部人士提供的数据称,截至2010年6月,智联招聘签约客户数已经达到2万左右,6月份单月收入为6000万。赵鹏说,今年7月,在公司连续亏损13年后,智联招聘也终于迎来了现金流为正的第一个月。

掌控客户资源,做一个轻松的老板;注册免费使用:
在线客户管理
友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智联角斗场 网络招聘市场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