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三会”发力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

  有关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一次被金融监管部门强化。《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优先满足中小企业符合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兴业态项目资金需求,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拳头产品中小企业的支持。 

  有关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缓解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一次被金融监管部门强化。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全文18条意见中,银行信贷、创业投资、资本市场以及信用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均被提及。

  业内人士评价,《意见》是迄今为止有关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最全面的一份文件,多管齐下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可行办法。随着《意见》的实施,一个日趋完善的多层次和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将形成。

  制度创新拓宽服务空间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并不是新鲜的话题,此前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各银行也纷纷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意见》希望各银行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能有更多的创新,包括管理体制、金融工具等方面都能有更多突破,以实现确保小企业信贷投放的增速要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要高于上年的目标。

  郭田勇多次呼吁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与一般银行业务应实行差异化监管和考核”等问题,在《意见》中也得到充分反映。

  《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小企业金融服务差异化监管。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要进一步落实小企业金融服务“四单”原则,既单列信贷计划、单独配置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单独客户认定与信贷评审、单独会计核算,构建专业化的经营与考核体系。

  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小企业信贷部总经理张鑫认为,这是《意见》的亮点之一。“《意见》涉及很多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具体操作指引,比如lsquo;四单rsquo;原则,实际上是一种组织架构的创新,从银行机构现有的组织框架看,有的已经在实施,有的则还需要进一步突破”。

  张鑫介绍,今年上半年,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已经在北京市先后设立了3家服务中小企业的专业支行,这些支行均单列考核,考核指标相对压缩,且70%的考核指标都是与中小企业相关的;在内部管理体制上也实行独立审批等,并成立了专门的小企业贷款审查委员会以提高小企业贷款速度。但对于银行体系来说,要完全实现“四单”原则,仍需进一步创新和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服务重点方面,《意见》提出要优先满足中小企业符合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兴业态项目资金需求,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拳头产品中小企业的支持。

  科技部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副主任房汉廷认为,上述提法比较新颖,尤其是新兴业态项目。“新兴业态就是新技术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如类似物联网、激光电视等项目的企业可能会由此获得相应的融资支持。”他说。

  形成多层次银行信贷体系

  在房汉廷看来,小企业难以获得融资,除了自身原因外,也与小银行、小额贷公司贷款能力不足有关。

  《意见》鼓励各类银行加大网点建设,到金融空白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等,将有效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而从《意见》对金融机构自身的建设看,一个涵盖大型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服务地方中小企业的中小商业银行以及服务县域中小企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多层次的中小企业银行信贷体系正在形成。

  业内人士表示,中小企业金融市场是包括多个子系统的有机整体,各子系统的平衡发展、功能协调是其整体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

  以银行体系为例,由于中小商业银行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等立足地方,与地方企业更为接近,在解决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等方面与大银行相比更具优势。“因此,在构建出不同层次金融组织服务不同的对象的架构下,如何在各层次之间形成一种有机联系值得思考。”房汉廷说。

  《意见》提出,大中型商业银行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批发资金业务,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可获得融资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房汉廷表示,“这将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小额贷款公司的缺乏资金来源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放贷能力,同时也为各层次金融组织之间的有机联系提供了思路。”

  房汉廷认为,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批发资金业务是一个很好的间接工具,通过这一工具可以构建一个“大银行做大事、小银行做小事”的金融服务体系,即大中型银行不只对小额贷款公司提供批发资金业务,也可以探索对小银行提供批发资金业务。因为大银行的资金筹措能力强,而小银行多是属地化,对客户比较了解,各个层次金融组织之间通过这种批发资金业务可以相互协调,降低中小企业贷款操作成本,提高服务中小企业的效率。

  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

  相关统计显示,来自银行的间接融资仍然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大约有超过80%的中小企业要通过银行进行融资。这表明银行体系在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上的作用十分突出。不过,郭田勇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应该从整体着手,多管齐下更有效”。

  郭田勇说,比如《意见》将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机制、逐步扩大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都纳入其中,这些融资渠道对于银行信贷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补充。

  “我们很愿意与创投合作。”张鑫说,他这几年做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一个体会就是,银行融资应该和其他融资方式相配合,相互补充,资源共享,比如客户资源,“银行的客户有可能创投很感兴趣,而创投的客户也有债权融资的需求”。

  此外,张鑫认为,更重要的是,银行与创投的合作更有利于化解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他表示:“银行做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贷后管理难度比较大,引入创投的企业相对来说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因为创投对企业的成长性看得更远,同时也能为企业带来很多先进的理念和规范的管理体制,帮企业分担风险。我们和创投有过很多合作,也有帮助企业上市的案例。”

  而相对于创投与银行信贷融资,房汉廷认为,目前金融租赁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是“两个短腿”,还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保险和信用编织防护网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除了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外,也为化解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风险编织了一个防护网。

  房汉廷说,从化解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角度看,《意见》涉及内容全面,而且有不少创新亮点。

  首先,《意见》强调了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并不“新鲜”,但是很重要,因为这是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基础。

  其次,《意见》提出推动地方政府建立各类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融资担保基金、非营利性小企业再担保公司、贷款奖励基金等,其中非营利性小企业再担保公司、贷款奖励基金此前从未涉及。“不过,这些基金和非营利性小企业再担保公司由财政承担到什么程度需要认真考虑,一方面要与地方财力以及未来财力增长相匹配,另一方面在操作上要引入市场机制,否则可能会给地方造成融资风险。”房汉廷说。

  第三,《意见》首次将科技保险纳入其中。房汉廷表示,这说明保险在为企业创新提供风险保障方面发挥了作用,也对保险机构继续创新提出了要求。

  此外,今年以来融资性担保公司格外受重视,有关规范和鼓励其开展中小企业担保业务的政策法规将会陆续出台。张鑫说,这将使整个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变得更好。

  中小企业融资前景实现仍需跨越三道坎

  随着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新政策不断推出,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日益改善。目前虽然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断加大中小企业信贷规模,但与业界的期望仍有落差。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一行三会”为中小企业描绘的融资蓝图要成为现实,至少仍需解决中小企业划分标准、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深化征信体系建设等三方面问题。

  明确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据了解,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各项便利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推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贷款增速增长较快,不少银行中小企业金融专营机构顺利运营并且成效显著:一是小企业贷款增速快于企业贷款平均增速,比企业贷款平均增速高5.5个百分点;二是小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之比进一步提高,2009年较2008年增加1个百分点;三是小企业贷款跑赢整个信贷市场,高于各项贷款增速0.61个百分点。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各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统计口径并不相同,比如有的划定在1亿元规模,有的则是几百万元规模,这使中小企业信贷规模占比看上去虽然有所提高,但是最急需解决的小企业、微小企业的融资难状况改善并不明显,与人们的预期仍有落差。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从这个意义看,有必要对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进行重新界定或进一步细分。细化或进一步明确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有利于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和考核提供便利。

  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小企业信贷部总经理张鑫进一步解释说,明确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对于各银行制定自己的中小企业战略以及具体的营销策略,避免同质化竞争很有意义。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明确,银行在金融工具设计方面才会清晰。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实践中,严格、精确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并不是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前提条件,但就一些具体的金融支持手段而言,划分标准意味着优惠政策的服务对象选择。因此,一个可行性的建议是,可以由地方政府推动,结合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非营利性小企业再担保公司设立等,按照地方特色对中小企业进行划分,为当地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提供便利。

  寻求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方面,政府财政资金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对此,房汉廷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一旦政府财政资金退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会不会又回到原点?

  一家企业负责人介绍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该企业在某银行的贷款利率被提高了20%,而且这家银行还要求企业的分红必须通过银行审核。其实,不少银行只是将服务中小企业看成是自己的一个社会责任。

  房汉廷分析,由于银行很难从中小企业的成长中得到好处,却要承担中小企业失败的风险,使银行尤其是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更敏感,因此大银行服务中小企业面临更多考验。

  房汉廷认为,目前金融机构所承担的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还不足以通过收益进行补偿,这种风险和收益的不匹配才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从这一点看,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必须从制度入手,平衡风险和收益问题。

  对此,张鑫坦承,收益的确是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一个动力。如果中小企业金融业务有一定的收益,银行肯定会更多地去考虑在这方面的创新,而且从目前看中小企业金融业务还有不少的创新空间。

  “《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尽可能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措施,之后需要解决的就是将风险和收益进行匹配。”房汉廷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是一直存在的,如果单边强化降低风险,而忽视提高收益,最后的结果要么是一旦政府“撤梯子”,问题就又回去了;要么是将来可能需要政府兜底。

  深化征信体系建设

  业内人士认为,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中小企业征信制度,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才会得到实质性改善。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及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征信体系的建设。但目前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仍然是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薄弱环节。

  “这里有一个缺陷,就是征信体系的建设和征信体系的运用脱节。在企业贷款时,已有的信用体系没有被很好的运用。”房汉廷说。

  张鑫认为,这对如何进一步深化信用管理提出了要求。他建议,已经建立信用体系的地方,可以考虑把更多的企业纳入其中;同时在企业借贷时,可以考虑让已有信用体系发挥对银行的直接支持作用。

  此外,张鑫表示,对于企业的征信问题只靠金融机构是不够的,社会化的管理很重要,并非只建立一个相关制度或机构就能解决,还需要做很多深入细致的工作。

  有专家提出,从资信评级入手建立中小企业征信体系,辅以银行同业公会的逃废债“黑名单”制度,以及司法部门和其他监管部门的制裁和惩罚,可以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坚实的信息基础。

记者观察

  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地方政府大有可为

  赵策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系统问题,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部门难以一力承担。“一行三会”为中小企业描绘的多层次、多元化融资蓝图如何落实,地方政府大有可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完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各地的中小企业群体发展水平叁差不齐,即使同为中小企业群体发达的地区,其中小企业群体的发展特点也不尽相同。由此引发的一个现象是,随着地域范围缩小,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有机会成为当地的支柱企业,地方政府也都在大力改善当地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一些研究人士甚至指出,我国地方政府在推动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上所起的作用之大、参与程度之深,全世界绝无仅有。而地方政府积极为当地的中小企业提供或争取金融支持,培育区域性金融生态系统,也成为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重要实践活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引入到金融领域。根据金融生态的分析,金融体系绝非独立地创造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系统,它的运行还涉及其赖以活动之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等基本环境要素,还涉及到这种环境的构成及其变化,以及它们导致的主体行为异化对整体金融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这一分析实际上为地方政府改善中小企业金融环境指出了方向。

  目前地方政府改善中小企业金融环境的普遍做法是,由地方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直接或间接补偿一些金融机构,以鼓励它们支持当地中小企业。这在微观层面上无可厚非,但是从长远看,并非促进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整体健康发展的最佳选择。

  因此,地方政府在运用财政资金杠杆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完善法规、行政、交易和信用环境等显得更为重要。比如,《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了动产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工具的创新,尽管2007年我国《物权法》的出台为此提供了法律基础,但由于配套法规推进缓慢,致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一直难有较大突破,这种情况的改变固然需要由中央协调各部门统一推进,但地方可以尝试从知识产权交易环境改善入手,真正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此外,提高行政效率、培育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文化、深化征信体系建设等,也都将大力促进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效率和积极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一行三会”发力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