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正成公关公司成长范本 以资本运作求拓展

蓝色光标正在成为中国式公关公司的成长范本。

即便是最专业的调查公司,恐怕也无法总结出中国到底有多少家公关公司。除了明面上那些较大的之外,基于中国数千万家中小企业的背景,微型公关公司的数量多如牛毛。

一个保守的数字是3000家,但这显然忽略了大量灰色公关公司的存在。这是一个极度分散的市场,就算是拥有蓝色光标公共关系机构和智扬公关两家排名国内前十位公关公司的蓝色光标传播集团,也不敢说自己真就占有了中国公关市场2%以上的份额。

这也是一个灰色利益充斥的市场。许多公关公司的成立,只是因为与某些企业高层有关系,招几个人发发稿,赚点快钱;拥有几家客户;稍微大一点的公司,则可能会在做大之前选择自我分裂,以便低调地逃过税务部门的法眼。

当然,具有雄心抱负的本土公关公司仍然存在,但面对从灰色到制度化,一路上内容、客户、管理、品牌、财务、多品牌的层层关卡,能安然成长出来的屈指可数。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在这个市场里,90%以上的公关公司都是小虾米,连小鱼都没有几条。由此再看蓝色光标的上市,更显难得。在这个虽然混乱,却在经济发展中早晚会整合、正规化的市场里,无论如何,蓝标正在成为中国式公关公司的成长范本。

非典型上市

2月26日,蓝色光标正式在创业板挂牌交易,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公关第一股”。作为一家典型的轻资产、服务型公司,蓝标的上市经历了诸多波澜,中间既有对公关公司的不理解,也有着从传统财务分析上的质疑。

但是对创办已14年的蓝标而言,上市不是偶然,而是它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必然选择,甚至是公关公司所必须跨越的重要关卡。从为他人服务到自己走到镁光灯下,是这种必然所带来的应有代价。

无论如何,这一关总算跨过去了,经历了专业审视的蓝标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开始有机会运用资本杠杆继续前行:这是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直到现在,蓝标仍然会觉得自己的上市有一种机缘的成分在里面。“我们研究了很长时间,中小板和主板不太可能上。如果没有创业板,估计就没戏了。创业板允许一些比较独特的概念,甚至可以说比较怪异的东西。这是一个独特行业在独特的机会里走出来的公司,总之折腾来折腾去,最后终于大家能够去接受它了。”蓝色光标董事、副总经理许志平说。

对蓝色光标的普通员工来说,蓝标上市给他们带来的最大变化,或许是更宽敞的办公环境。在上市之前蓝标做的是服务型生意,现金流良好,但为了达到上市所必须的条件,蓝标不能太“轻”,要有自己的固定资产,于是不得不在北京市朝阳区距离之前办公地点不远的地方,买下两层楼。

如何对不了解公关行业的人解释自己,更是一件麻烦事,因为这在中国是从未被提及过的申请上市公司类型。在路演时,蓝标遇见这样的情况:上午本来已经非常详细地向听众进行了演讲,不断进行补充、回答提问;中午吃饭时,还会有人问:“噢,你们是个公关公司,那到底是干什么的?”

上市之前为达标,殚精竭虑;上市之后,蓝标董事长赵文权及核心领导层还要面对更多“甜蜜的烦恼”。

就在不久之前,蓝标股价出现大幅上扬。因为有报道说,蓝标2009年仅互联网的业务,就达到了6000多万元的“利润”,而之前蓝标公开的总年利润才5000万元。这让蓝标很难受,“我们那天下午没干别的,就是到处跟人解释,6000多万是互联网的营收而非利润”,许志平说。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比如就有专家分析了蓝标的业务构成后指出,蓝标2009年的整体收入不会有增长,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收入增长明显的年份上市?

“估计蓝标上市,不空前也绝后了,后来我们看到上市目录里服务业里面只有一家高科技服务业,蓝标算是开了个小门进去了。”有业内人士分析道,这与蓝标自身的认识基本一致。而目前国内上市的公关、广告类公司,也只有一个国资背景的广东省广告公司(省广)。由此可见蓝标上市之艰难。

“国内上市公司里面,到现在为止没有一家与我们一样的,所以最开始把我们分在服务业、传媒业还是其他行业,说来说去说不清楚。还有就是有些人过去对“公关”这个词有点误解,他们更清楚财经公关,所以就拿它来套我们。”许志平说。

没有先例,甚至没有后来者,这让蓝标上市变得格外罕见和引人注目。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既然上市如此艰难,既然公关公司生来就是为他人做嫁衣的行当,为什么蓝标还要努力走出这一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蓝光正成公关公司成长范本 以资本运作求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