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融资造富潮之众生相:今年神话特别多

伴随着国内第一家上市影视娱乐公司华谊兄弟登陆创业板,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新一轮融资潮已经多层次、多方位地展现在我们面前———IDG、红杉多家私募股权基金已经闻风而动,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主流金融机构也有了部分参与,保利博纳、中影集团、上影集团、光线传媒都在积极谋划上市……本报为读者选取4家公司的融资故事,在纷繁的文化产业造富潮之中展现目前我国相关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
  最近文化圈里富有神话色彩的造富传说越来越多———山西最大的煤老板到北京投资文化产业了,正在为杂志的创刊四处奔走;名不见经传的小剧团突然得到风投眷顾,融资成功……

  这样的热闹景象背后,正是中国文化市场的巨大潜力终于在国家政策的强力刺激下开始释放的信号———文化创意产业相关鼓励政策的接连出台,再加上经济正逐渐从低谷中走出,使得手握重金的投资人迈入文化圈掘金。

  “张小盒”:遭遇融资烦恼

  生活得有些郁闷但却具有阿Q精神的“张小盒”是近两年在都市白领中很有人气的一个动漫形象,也是林小能所在的盒盛创想科技有限公司的“头号招牌”。这个已经具有相当数量读者群和粉丝团的动漫形象尚处于“少年成长期”,就已经被认定在市场上将具有不俗的感召力。在文化项目遍地开花的今天,面对纷至沓来的投资人,少年“张小盒”却碰到了融资的烦恼。

  “最近投资公司好像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了。”盒盛创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小能坐在记者对面,点燃一支烟,年轻而斯文的脸上透出一丝老练。最近他周围的同行中不断传来一些动漫形象得到投资的消息,动辄几百万美元,数字大得有点吓人。林小能觉得有些不敢相信,“据我所知,国内现在很少有项目能达到这个水准的,除了《喜羊羊和灰太狼》。”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数十家五花八门的投资方来找林小能谈过了,可以讲的故事也挺多。其中有财大气粗的煤老板,用林小能的话说,就是钱多得没地方去的那类人。

  “以后我给你们都盖公寓。”还有一家做房地产投资的公司,一见面就夸下如此海口。这对于至今仍在海淀区知春路附近租住着一套不大的房子过着SOHO生活的林小能和他的同事们来说,想不动心都难。甚至还有一个家底着实丰厚的投资公司登门来访,说“我们打算在青岛建一个张小盒主题嘉年华乐园,我先投资一个亿吧。”

  “我们有我们自己的考虑。”林小能说:“我们希望有公司能够收购我们的形象版权,投资我们的团队。对我们来说,最理想的情况应该是投资方早期进入,动漫形象一出来,投资方就开始投资。”

  然而,在和数十家五花八门的意向投资方谈过之后,林小能发现,少年“张小盒”的融资之路充满着很多很现实的问题。

  一个动漫形象到底值多少钱是双方难以达成一致的关键。“就动漫来说,与其他行业相比,估值不太一样。如果说,互联网产品可以用点击率来衡量投资价值,那么对于动漫行业,有多少人知道你这个动漫形象?多少人喜欢你这个动漫形象?你怎么衡量呢?”

  除此之外,“最终价格”和“股份比例”是两个恒久艰难的谈判话题。“融资金额要在1500万元至2000万元之间”、“内容不能被干涉”、“对方不能控股”这是林小能的基本要求,但能够满足这些条件、各方面又合适的投资方又在哪儿呢?

  “我们希望他们能做出让步,调整一下思路,更专注长期的潜力而不是当期获益。”林小能说“发展到这个阶段,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钱,还要有和我们发展战略相匹配的资源,比如人才,是否认同我们的理念。”

  在这股涌起的文化企业融资潮中,林小能和他的团队决心抓住机会,借资本的力量让公司发展再上一个台阶“我们希望2010年上半年能谈好,拿到钱之后,我们要做两件事,一是游戏,二是影视动画。”

  谈到动漫产业前景,林小能淡淡地说:“你知道吗,动漫这个行当里,有几乎超过一半的公司是不赚钱的,大家之所以还在做,就是因为看好未来,谁都相信,将来这个市场盘子一定会无限大。”

  李岱:踩准融资的节点

  作为国内领先的跨媒体音乐营销服务公司北京热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岱有着丰富的文化产业从业经验。不到30岁就成为ChannelV中国区负责人,2004年,放弃了新闻集团的光环,开始了创业之路。

  “企业在发展期最适合的融资方式是引进投资人和私募基金,而我们的项目当时设计盘子过大,因此在与资金方对接的过程中自然遇到很多困难。音乐产业企业想要融资成功,主要靠的就是好的项目设想和优秀的团队。”她说。

  据介绍,热波传媒第一期融资过亿元,主要募集的是私募基金和天使投资人的股权投资方式。为进一步打造国内最大的音乐公司,李岱正酝酿在不久后进行第二次融资。

  在李岱创办热波传媒并成功融资之前,她已经通过在2004年到2007年期间和好友共同创立源泉(R2G)公司,在业内小试牛刀。因此,在后来为热波传媒融资的过程中,她及她的团队在业内的经历、经验也成为她与投资人和私募基金谈判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音乐节是我国音乐产业中正逐步趋于成熟的一种商业模式,它可以说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商业服务业以及整个城市发展相结合而生的一种综合性商业活动,能够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辐射效应。”李岱说。

  目前,热波音乐节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地区最具规模的户外音乐节。每年现场吸引超过15万人,电视和互联网上的转播超过5000万观众浏览。据悉,热波音乐节目前已经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流行音乐节形式的嘉年华活动。

  “我希望热波音乐节能吸收借鉴美国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日本的富士山音乐节、英国的格拉斯通贝利音乐节等世界闻名的音乐节的更多形式和内容,日臻完善。”李岱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她绝不会满足于现有的成就。

  作为一位比较好地处理了与投资方关系的文化产业企业家,李岱有一套自己的“踩点”论———文化产业融资中有几个关键性节点,踩准了,才能达成企业家与投资方的共赢。

  第一,要踩投资方认可的行业。如果是投资方不看好的行业,最好不要去碰,作为一个单独的企业,力挽狂澜一般不太现实。

  第二,要踩一个优秀的模式和一个好的团队。企业融资的目标不是让公司有钱,而是让公司有更好的现金流,做更大的项目。很多企业家融资之前没有把事情想清楚,以为融资是为了缓解目前的资金压力。但实际上,成功的融资一般是在公司本身已经可以产生现金流的基础上,希望扩充规模时才进行的。

  第三,要踩一个适合的沟通方式。企业家跟投资人沟通时,往往头头是道地讲自己的生意,但通常投资人有其自身的思维方式,企业家一定要用投资人的语言与其进行沟通。双方充分的沟通包括两方面:第一是企业家答应投资人做到的事必须得做到;第二是如果发展中碰到市场的变化,企业发展路径需要有一个战略性的更改,一定要跟投资人及时沟通。

下一页
本文共 2 页,第[1][2]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文化产业融资造富潮之众生相:今年神话特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