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其实是个皮球





匆匆离开的精英……


2009年8月26日,浙江卫视当红新闻主播梁薇在出差上海期间心脏病突发,猝死,年仅28岁。有自称她同事的网友在贴吧里透露,“工作强度大确实使梁薇赶得上铁人三项选手了,在‘十运会’期间,她曾连续播过十五六个早班,每天都是早上4点多出门。为了方便化妆,常常早晚班连轴……”梁薇去世往前推6天,8月20日,与梁薇同为媒体人的《时尚》杂志社创始人之一、时尚传媒集团总裁吴泓也因胰腺癌在北京逝世,走得也很决然——从进医院到彻底脱离尘世,不到一天。就在去世的前一天,他还在和朋友说,9月份他就要去上班了。他的追悼会就定于8月26日。


除了媒体,金融业的“英年早逝率”也同样高——2009年7月5日,国内金融界知名大腕基金经理、上投摩根投资总监孙延群因胃癌在当日上午去世,年仅41岁。而在他去世半个月前,中国资本市场的传奇人物、前君安证券总裁及深圳晓扬投资创始人杨骏也因罹患肝癌在上海辞世,40岁。孙延群和杨骏均被称为金融界的“过劳死”案例,两位金融大佬在世时都是典型的“拼命三郎”,不仅身兼数职,而且对工作要求极高。



我们身边的同事和亲人


撤退


刘琦(私募基金经理)


上投孙延群因病去世引发了刘琦对这份职业“以生命换金钱”的质疑。


基金经理高薪早已是众人皆知的秘密,但高薪的背后是巨大工作负荷和压力。刘琦每日8点到公司开晨会、看新闻,9点半至11点半看盘,中午时间往往用来应付机构投资者,1点到3点继续看盘,收盘后研读上市公司调研报告,加班至12点更是家常便饭……每月、每周、甚至每日的业绩排名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孙延群“走”后,刘琦下决心离开公募基金。对于选择抽身离去,他说一半是因为压力,另一半是因为他的身体也开始出现种种不适。


很久以来,刘琦自己有了身体不适,从不去看医生,顶多在家睡一觉,或自己找些药要来吃。最近,他感觉上臂和肩胛骨之间经常很有压迫感,“就像有只大象坐在你胸上一样。”他去医院作了全面检查。医生告诉他:“多数情况下,这是关节炎的反映。另外,还可能是心脏病发作或者腹部病变导致的。”虽然医生没有诊断出他有心脏病,但是医生告诫他,各种身体疼痛都很常见。有时候是头疼,有时候是四肢疼痛,还有时候是综合性的。“但千万不要静静忍受,因为也许此时身体的某些生理结构已经发生了病变。”


刘琦觉得自己选择离开,真是做对了。


后悔


迟红太盛文化传播公司私营企业主


说起自己的因肝癌去世的丈夫,31岁的迟红泪如雨下。


“我们为什么总是在亲人生病后才去关爱他的身体?能否把预防工作提前,争取在早期发现?医生说如果是3厘米以内的肿瘤(俗称小肝癌),现在的技术完全能够治好,获得非常好的远期疗效。”


为什么没能早点发现呢?他们的企业刚有起色的时候,她丈夫经常说肝痛、腹胀。但是他俩谁也没有在意,依然披星戴月地工作,陪客户喝酒,晚睡早起不锻炼。迟红早就知道丈夫曾经患过乙肝,但是,“太忙了,事情太多,哪里有时间去医院啊?”


由于企业是自己的,他二人让公司行政组织员工定期体检,自己却没有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当丈夫出现腹部包块、黄疸、腹水等症状时,医生说已属肝癌晚期。


一向要强的迟红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她把公司交给了哥哥,自己全天陪护丈夫,四处寻找肝源,从澳大利亚请来了肝胆专家为丈夫做了肝移植手术。创业4年赚1000万,不到4个月花掉700万。然而四个月之后,强烈的排异反应使得他的丈夫受尽病痛的折磨,去世了。


因为丈夫的病情,几乎成为肝病专家的迟红像祥林嫂一样不停劝诫记者:“总是在外吃饭喝酒,卫生条件得不到保障就容易罹患肝炎(乙肝),喝酒和劳累则会使肝炎病人的情况进一步恶化,有70%的肝癌患者就是乙肝病毒的感染者转化……”


想要死得有点尊严


何园鹤两周前离世,生前是一家跨国企业华南区销售经理


同事们听说何园鹤去世,先是惊愕,然后都说:一直以为他好起来了,真没想到……


何园鹤四年前被诊断出肝硬化时,他想方设法要保住工作——他和妻子均为独生子女,两家的老人要赡养,女儿刚上小学,一旦放弃工作,基本医疗保障无法给他更多的生活保障。他选择了一边治疗,一边工作。


除了至亲好友和公司必须知道的同事上司,他封闭了他的疾病、他与疾病的艰难较量,不让别人看到他的痛苦。于是,大家也都遗忘了凶险,不再为他担忧。


他像演员一样,悲壮参演着对自己的病情茫然无觉的剧情。事实上,他竭力维系着表象的平静与祥和。面对哭劝他“停下来”的妻子和母亲,他说:不愿意被关怀与怜悯聚焦,不能够接受同情的寒暄,更希望把压力包容在属于自己的空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工作其实是个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