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刻不容缓【小企业贷款】

  根据《巴塞尔协议》(2004年6月版)的定义,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如原油、金属、谷物等)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


  随着各银行新融资产品的不断开发和工作力度的加大,贸易融资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逐步提高。同时,面对今年信贷紧缩的新形势,各家商业都把发展的目标瞄准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这样,如何结合中小企业特点发展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就成为银行创新工作开展的重点。


  银联信分析:


  银行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1、贸易融资的作用从改变企业的资金流到影响企业整个财务管理


  国际贸易融资是以国际结算为依托、在国际结算的相关环节上提供的资金融通,进出口商选择的结算方式直接决定了贸易融资的种类和操作流程,通过结算环节的融资,加速了企业的资金周转,解决了企业应收账款或对外付款所面临的资金困境。


  但是随着贸易融资业务的不断发展,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已不仅仅停留于资金层面,由融资带动的服务逐渐扩大到资信调查、催收账款、信用担保等企业的财务管理。如保理业务即是对企业采取赊销时提供的集融资、担保、咨询、收款、管账等为一体的一揽子服务,涉及企业的大部分财务管理。同时,一些国际贸易融资的方式开始被成功地移植到国内,可以同时服务于两个市场,使外贸企业对内、对外业务的资金链实现了对接,如“发票贴现”就是国际保理业务在国内贸易中的具体运用,“订单融资”的申请人即含国际贸易项下出口商也包括国内贸易项下的供货商。


  为满足进出口企业降低汇率风险、有效控制财务成本等方面的新需求,银行开始推出结构性的贸易综合服务方案,如进口付汇时,银行可提供由进口贸易融资、人民币定期存款和远期售汇等三种业务组合而成的业务:在进口贸易结算项下需要进行对外支付时,由银行凭进口商提交的人民币保证金或人民币定期存款存单作为质押,提供进口融资并代为对外支付,同时办理一笔相同期限的远期售汇交易,在融资到期时,由银行释放质押的人民币保证金或人民币定期存款存单,并用于远期售汇交割以归还进口融资款项。出口收汇时,银行也可将多项传统和新兴的贸易融资产品、特色服务以及外汇交易金融衍生产品加以融会贯通,并根据出口商的具体需求,对相关产品和服务进行改造和组合运用,通过一套完整的方案以获得最佳效益。


  2、从直接提供贸易融资到银行通过提供担保使客户从第三方获得融资


  国际贸易融资通常由银行的国际结算部和信贷部联合操作,因为国际贸易融资不是单纯中间业务,而是两种业务的结合或接替,即先是中间业务后是资产业务,所以国际结算由银行的国际结算处来进行,融资则由信贷部或公司业务部来完成。这种分工虽然由于银行内部机构整合而有所变化,但基本格局未改。由银行直接向客户提供的融资特点是:资金现实地从银行转到客户的账户上,实质是发放一笔贷款,银行在贸易融资业务中赚取的是贷款利息和手续费。


  通过向客户提供信用担保,以使客户能从贸易对方或第三方得到资金融通则是近来国际贸易融资多样化的一个侧面,其特点是:银行并不一定实际提供资金,而是向客户借出自己的信用,从而弥补或增强贷款对象的资信,以便从他处得到资金支持。如“银行承兑融资”就是银行通过在客户的远期汇票上承兑,使之成为汇票的承兑人,汇票的流动性因之增强,方便了持票人在市场上贴现并融进资金。显然,银行仅仅在汇票上签字,没有垫付资金,但通过借出信誉,使客户通过市场解决资金问题。应用越来越多的备用信用证也是如此,银行通过开出备用证向出口商保证,一旦进口商不向出口商支付货款,则由银行来付。有了这样的保证,出口商即可放心地向进口商发货,进口商于是从出口商处得到了融资。


  这种趋势的出现,不仅方便了客户,而且也使银行在资金调度上更加灵活,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资金情况、客户的资信及业务风险等多个角度来权衡利弊得失,决定是否融资及融资条件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创新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刻不容缓【小企业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