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大小非解禁的幕后推手?

新会计准则,大小非解禁的幕后推手?

  刚刚过去的一周,颇值得纪念。先是中国太保中煤能源中海集运等蓝筹股跌破发行价,之后沪市股指报收于3411.49点,创下今年新低,而后,上周五由银行地产股带动强劲反弹。在促使下跌的因素当中,大小非解禁无疑是被诟病最深的一个。据统计,2月份有109.4亿股非流通股解禁,3月份有112.5亿股解禁,解禁股的市值高达数千亿元。不难想象,当这样一批解禁股潮水般涌向市场,当然会产生洪水猛兽般的震撼效果。

  大小非急于解禁,固然是利益驱动,但还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幕后推手,那就是财政部2007年起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上市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在新旧会计准则中的处理方法截然不同。在老会计准则里,这笔股权按照初始投资成本来计量,1元钱买的股票,一直按1元钱计算。然而,到了新会计准则里,年末不再按照历史成本计算价值,而是按照公允价值计算。什么是公允价值?简单说就是市值。2007年新旧会计准则衔接,新旧两种计算方法“凭空”产生了一笔巨大的差额:昔日账面上的股票,一下子从1元钱变成几十元。如果按交易型金融投资组合计算,这块“多出来”的差额被记入2007年的利润。这也是去年上市公司业绩喜人的原因之一。

  不过,有道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去年的高利润是站在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5261点的位子上得来的。到了2008年,股市市值逐步下跌到3411点,持有大小非的上市公司也同时产生了巨大的浮亏。一年时间,公允价值又变了。按照今年的公允价值计算,账面上的股权“凭空”缩水了。由于持有大小非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国有企业,他们的上级主管部门对亏损非常敏感,哪怕这个浮亏与经营无关,也会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带来莫大压力。于是,尽早套现逃命就成为必然选择。这样来看,新会计制度岂不成了股市下跌的“罪魁祸首”。

  诚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丁远教授所说,新会计制度的实施是顺应国际趋势,并无不妥。但谁能想到,2007年的大牛市让股票涨了100%;而像日本企业一样,中国企业也时兴交叉持股;2008年,大小非正好开始解禁,这么多偶然的因素居然碰在了一起,当然会对股市造成复杂的影响,而新会计准则一时起到了助跌的作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新会计准则,大小非解禁的幕后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