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工作之余 勿忘充电
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追求事业的成功应是每个人努力追求的人生的目标。实现上述目标是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有时全身心投入工作固然重要,但是单方面只顾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就拿我们会计人来说,因为会计行业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充电学习的频率与职业发展的好坏直接挂钩。高级财务人员和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并被国际认可的高级会计师的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因此,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会计从业人员在这个大环境下,也要注意不断充电、终身学习,先考初级职称、然后再考中级职称、高级职称,有条件的还要考取注册会计师资格、注册税务师资格、注册评估师资格等等。工作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不仅要系统地学习新会计准则等方面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加强培养会计职业道德判断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工作效率。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场找到了工作,报酬不错,条件也很好,他很珍惜,下定决心要好好干。
第一天,老板给他一把利斧,并给他划定了伐木范围。这一天,工人砍了18棵树。老板说:“不错,就这么干!”工人很受鼓舞,第二天,他干的更加起劲,但是他只砍了15棵树;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只砍了10棵。
工人觉得很惭愧,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说自己也不知怎么了,好像气力越来越小了。
老板问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么时候?”
“磨斧子?”工人诧异地说,“我天天忙着砍树,那有工夫磨斧子!”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通过上面的故事,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迪:我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白天工作异常繁忙,每天有忙不完的公务,还有开会、出差以及大大小小的应酬等等,从而忽视了“磨刀”。长此以往,你就会像那个伐木人一样,感觉每天都在辛勤的工作而过程却越发吃力。当今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知识也不断更新,许多知识已经显得陈旧、过时。就拿会计工作而言,新会计制度不断完善,新会计准则不断颁布,为了跟随会计的改革发展,我们应不断充电,潜心耕耘,不停跋涉,在工作上进取,在学海中搏击。
在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中,首先要树立信心,持之以恒。很显然成人学习是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充电的,其基本特征是时间少、条件差、困难多等。在其工作之余,还要排除家庭内外的各种因素的干扰。在“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时,曾有多少人豪气万丈,为自己编织美好的未来。但是,参加工作后,许多人已被繁重的日常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又有多少人能为了使这些梦想成为现实而不断汲取知识,完善自我呢? 随着岁月的流逝、环境的变迁,多少人的豪气与憧憬终究只成为了一场无法触及的绚烂多彩的梦。有人说“年轻是资本,年老是财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本最终都可以转化为财富;资本只是为实现财富提供了一种可能,要想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还需要苦心的经营,这就要求我们用自己的勇气和理智、勤奋与毅力,克服情感、收入、职业等各个方面的矛盾和压力,这其中最大的困难就要数时间了。上班族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就已经占去了大部分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要向挤海绵里的水那样,见缝插针地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牛顿为了做科学研究每天都要很晚才睡。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把研究放到第二天再做时他是这样说的:如果我每天多利用4个小时,当我活到60岁时我已经比别人多了10年的时间了。处于工作当中的人也可以找到各种节约时间充分利用时间的方法。比如可以随身带一本要看的书籍,在上下班坐车的路上随时学习。每天多挤出半个小时的时间,你会发现效果大有不同。第二在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中,充电可选择多种捷径,目前成人教育的模式有很多,包括广播电视大学、函授教学、普通高校的夜大、成教学院、远程教育学院以及自学考试等各种学习形式。会计工作者可根据自身条件从中选择,1.可参加高等学校的学历教育,如会计函授、国内高校的会计硕士、ACCA…;2.参加非学历教育,如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3.参加短期培训班,如会计继续教育、专题讲座、国家会计学院的财务总监研修班…;4.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业余时间浏览专业报刊和财经类网站,如《财会信报》、中国财政部网、国家税务总局网、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友商网等等。通过报纸和网站,可以使你足不出户的了解到发生在各地的财经动态,最新学术研究。
“要想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工作与充电是相辅相成的,及时充电,可以掌握新知识和处理事情的新办法,这样在工作中可以提高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断充电的过程也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是构建知识型国家的重要基石。对于财会人员来说,平日的充电更是做好本职工作的保障。在繁忙的工作中,别忘记充电! (友商网转载)
相关报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会计:工作之余 勿忘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