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面余额和账面价值

账面余额和账面价值

原文地址;http://club.youshang.com/ysbbs/viewthread.php?tid=5349&extra=page%3D1


“账面价值”与“账面余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如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减去相应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为账面价值。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规定,各项主要资产如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以及委托贷款都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上述项目除固定资产外,其他七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全部采用净值反映,即按照期末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填列。

对固定资产来讲: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即:固定资产净额)
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


与此相关的还有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即“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净额”。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额=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都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账面余额都是各自账户结余的金额。


对于企业其他的资产,只涉及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的概念。账面价值都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账面余额都是各自账户结余的金额。


帐面余额,是指某一会计科目的帐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通常指直接入帐成本。
帐面价值,是指某一会计科目的帐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后的净额。
此外还有账面净值,数值介于两者之间,一般是对固定资产而言的,即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后的余额,不减减值准备。

举例说明,期末会计帐簿显示:

固定资产科目借方余额:500万元
累计折旧科目贷方余额:300万元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方余额:50万元

则:

固定资产的帐面余额 = 500万元

固定资产的帐面净值 = 500 – 300 = 200万元

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 = 500 – 300 – 50 = 150万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账面余额和账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