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已经不可能一味的一成不变了,竞争的内外部因素都在诉求着企业去进行管理创新。中小企业要想缩小理想管理与现状的差距,应该借助什么技术?如何运作?
当前,面临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都希望通过精简的、能对市场需求进行快速有效响应的业务流程,来保持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性,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然而,一方面,理想的管理目的是精简、敏捷、灵活、敏感、主动、富有竞争性和创造性、高效率、以客户和盈利为导向的;另一方面,有些企业的管理现状却是臃肿、迟钝、刻板、被动、毫无创新性、低效率和放任亏损的。
那么,中小企业要想缩小理想管理与现状的差距,应该借助什么技术?如何运作?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打破部门界限,建立流程组织。
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采用的是直线职能式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是建立在业务功能上的,要求对公司各个层面的工作进行非常详细的分工。过细的分工与过程分解,将会出现一些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壁垒,不可避免地降低企业的效率。
要着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企业作如下调整:要明确企业目前现有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并借助一些专业的工具(比如vision绘图工具)把现有的业务给描述出来了;把属于同一个完整业务单元的工作内容进行有机的串联。很多企业都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而且也制定了一些业务流程图,但是,这些业务流程图更多的是以责任主体为主线的,局限于单一部门内部的业务,业务缺乏连贯性;为这些流程指定责任人,并制定流程运行效果的衡量指标,以监督流程运行情况;把流程运行结果与员工绩效进行挂钩,使员工真正用心“经营”流程,而不是束之高阁。
其次,要建立质量控制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
建立了流程型的运行组织之后,企业还不足以适应市场竞争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质量好已经不是优秀企业的特质了,它已转变成企业参与竞争的前提。而快速反应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因素。但是,现实是残酷的,质量和速度很多时候是矛盾的:企业为了追求产品高质量,可能错过了交货期;或者,为了及时交货而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对于企业来说,这两者都是不可接受的。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建立两个直接对总经理负责的非常设群众性组织:零缺陷促进委员会和快速反应委员会。企业通过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使员工在工作中不能以牺牲质量或速度来满足市场的要求。
第三,采用更为主动的客户导向机制。
企业内部的问题解决后,还要面临外部的竞争,而这种竞争的结果无外乎两种:一种是获得订单,另外一种是竞争失败,获得了问题。对于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来说,获得问题与获得订单同样重要。因为解决了导致竞争失败的问题后,接下来就是获得订单的时候了。也可以这么说,客户提出的问题就是一种“未来的订单”。因此,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问题解决机制,对大部分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最后,利用信息技术。
现代企业管理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了,管理与技术的融合催生出了各种各样的企业管理软件,ERP、CRM、EAM是其中的代表。企业的信息化可以在以下3个方面产生明显效果:
其一,高效。相比于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而言,实施信息化以后信息的传递、处理效率有了飞速的提高;其二,先进管理模式的固化。与传统企业管理不规范、管理水平低下的状况相比,信息化为其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技术基础;其三,协同效应。信息化真正为企业实现了信息共享以及其他的信息处理服务,建立了更广泛的沟通平台,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同时,可以及时把握市场信息,降低经营风险,平衡协调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已经不可能一味的一成不变了,竞争的内外部因素都在诉求着企业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