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回暖存疑

中国经济回暖存疑

国家统计局和第三方机构发布的最新宏观数据之间存在三大矛盾,“看不懂”是不少市场分析人士对这些数据经常使用的评价,这使得上述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的“回暖”迹象蒙上阴影。


 


中国经济是否回暖,回暖的质量如何,似乎通过分析官方数据就可以得出结论。但《每日经济新闻》调查发现,国家统计局和第三方机构发布的最新宏观数据之间存在三大矛盾,“看不懂”是不少市场分析人士对这些数据经常使用的评价,这使得上述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的“回暖”迹象蒙上阴影。


其中,用电量与工业增加值变化趋势的矛盾、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官方PMI和里昂证券公布的机构PMI之间的矛盾、进出口大幅下滑与工业增加值回升和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之间的矛盾,尤其令人困惑。


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上述指标的矛盾态势?这些因素又将对初显抬头之势的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什么影响?


工业增加值向上用电量向下


经济数据“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在工业增加值与用电量的对比中尤为明显。进入今年以来,用电量连续数月同比大幅下滑。1~2月,我国用电量同比下降5.22%,3月后虽然降幅缩至4.02%,但仍然延续了负增长的态势。


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连续数月的工业增加值持续上升。今年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上升3.1%,而2月份的单月增值则高达11%。3月份该数据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也保持了8.3%的同比增幅。


产业结构调整因素


事实上,官方已经开始关注数据间的矛盾。昨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国家统计局网站发表署名文章《正确看待用电量负增长与经济正增长》。


文章指出,生产结构变化是我国经济与用电量涨落趋势相反的主因。多年以来,我国重化原材料行业正在经历产业结构调整。而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的经济下滑,也是重工业首当其冲。“随着高耗能产业的调整,电力需求明显减少,发电能力过剩问题比较突出。”张立群表示,“而经济增长则更多地依靠耗能较低的轻工业,以及各类服务业支持,这就出现了经济增长水平相对较高,回落幅度较小;而发电量(用电量)增长水平则相对较低,增幅下降较大。”


这一认知是否能够充分解释工业生产数据与用电量数据之间的反向变动呢?对此,兴业银行[29.556.83%]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经济增长仍然要更多依靠重工业,钢筋水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还是很大的。”


据鲁政委测算,截至2008年末,工业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大约占50%,其中重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约占70%。粗算下来,重工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意义大约有35%。


统计样本多为大型企业


那么还有哪些更具说服力的因素,造成了两类数据的反差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对本报记者分析:“要从工业增加值和用电量两方面说。从统计范围上讲,工业增加值可能有所高估。由于这一数据的统计对象都是规模以上的企业,因此真正受经济下滑冲击最大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可能并没有纳入统计范围。”


从用电量角度,则可以发现这一数据反映了企业层面对前期市场预期过高的调整。“3月份用电量和发电量数据反映,从下半月开始,企业开工率出现回落。”刘元春表示,“由于财政刺激政策和去库存化的影响,今年1~2月企业对市场预期有所提升。但随后马上发现需求面缺乏支撑,因此企业开工率反降自然会体现在电量数据上。”


进出口持续疲软工业和消费持续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如此迅速,我怎么没有感觉到暖意?”东莞一位张姓玩具厂工人在看了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后,很是困惑地对记者说。在他看来,由于时刻面临工厂减产的压力,自己今年反倒不敢花钱买东西了,厂里的玩具销售也大不如前。


令人感到困惑的还有一季度初级产品的进口额和工业增加值。专家在解释这一系列矛盾时也指出,短期内二者并不会直接吻合,但是从长期来看,很可能出现“香蕉球效应”,即短期的回暖不可持续,进出口的持续疲软很可能在未来对工业和消费的增长造成深层次打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中国经济回暖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