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品牌具有个性化

如何让品牌具有个性化

品牌有了个性,消费者才能认识你,才容易找到你。


谈个性首先要从人谈起:人一生下来仅只是一个个体,并非有自已的个性,而是跟随着年龄增长,而形成了自已的个性,在心理学上一般把个性定义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贯穿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一生,决定着人生的风貌、事业、命运。


品牌也一样,也要有自已独特的精神面貌。品牌有了个性,消费者才能认识你,才容易找到你,因为个性是你自已独有的,是别的品牌所没有的。但品牌不等同人,它不可能自已在社会(市场)中形成的自已的个性。既然不能自已形成,那么就得靠品牌制造者、经营者来塑造个性。


塑造品牌个性首先要从品牌定位做起。品牌定位是指如何让你的产品(品牌)在你预期的消费者心智中实现区分,抢占消费者心智认可资源。简单说,定位=区分。它解决品牌经营中的两个问题,


1、品牌面向谁(就是回答品牌的目标消费者是哪些人,有什么典型特征,哪里可以找到他们)。


2、品牌代表什么(就是回答品牌与众不同的价值在哪里,消费者选择这个品牌的理由是什么)。


从1、2我们不难看出:其1就是定位品牌的目标消费群体,做什么?为谁而做。其2就是建立品牌个性,在竞争对手中形成差异化,从众多同一行业、同一市场消费群体中区分出来,使消费者认识你,找到你。品牌定位可以从“产品功能诉求”开始,如宝洁的海飞丝,也可从“品牌感性诉求”如好迪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但“功能”只能界定品牌做什么,“感性”是品牌定位的提升版,在索定消费者的同加进了情感诉求。但本人认为最终难于形成品牌最核心的层面——品牌忠诚度。因以上都没有形成品牌独特的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或者品牌特征的展示,它可以让人信服,让人崇拜,它体现出品牌人格化的一种文化现象,如美宝莲提出“美来自内心”的文化理念;目的是使消费者在消费产品和服务时,能够产生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归属感,并形成品牌忠诚度。


曾记得有一位美国品牌管理大师这样说过:品牌个性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就形成品牌文化。我们来分析麦当劳就知道了。无论你走到什么地方,只要看到黄色的“W”标志,你就会看到,那和蔼可亲的麦当劳叔叔,当你融入那明窗静几的就餐环境,看到那充满个性的“我就喜欢”广告语,你就完全融入了一种便捷、清洁、舒适、活力的美国文化,“爸爸!我要吃麦当劳”每当小孩子见到麦当劳叔叔都会这样的喊叫,是啊!麦当劳叔叔俘虏了多少成千上万的中国儿童心啊!这就是麦当劳文化的成功体现。


理论上讲,品牌文化是指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体而言也就是品牌所凝炼形成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个性修养、时尚品位、情感诉求等精神象征)并充分利用各种强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创造品牌信仰,让人信服,让人崇拜,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度。


品牌文化是一个品牌在社会和群体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具有三个要素:精神、载体和群体。


“精神”也就是品牌的信仰与追求。比如美宝莲提出“美来自内心”的文化理念,就提出了人的美丽来自于内心的关点,信仰一种内在美,追求心灵美的东西。


“载体”也就是品牌的传承与代表。比如很多故事、典故、寓言和英雄也都从不同层面反映和传承着文化,岳飞代表精忠报国,关羽代表忠义。比如可口可乐代表着激情、活力。


“群体”也就是品牌的目标消费者,没有群体也自然无法形成文化,因为品牌文化是在迎合“群体”的心理、爱好、信仰、追求等特征上而塑造形成的。可口可乐也就是围绕着“激情、活力”做足了文章。它始终代表着青春活力一代。


我认为品牌文化塑造就象恋爱一样,谈恋爱的时候,你希望尽量多地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尽量吸引对方的注意好感。首先你要对你的恋爱对象多方了解打探,身高、相貌、人品、个性、习惯、爱好、收入等等方面,为的是为了两人在一起的时候多说些他(她)喜欢听的话,做一些他(她)高兴的事,来迎得他(她)的芳心。品牌文化塑造也一样,你要了解你的“群体”个性、习惯、爱好、信仰、追求,而塑造一种与“群体”共性的个性品牌文化,才能被认同。


品牌文化塑造透过品牌的识别管理系统,即:MI——品牌理念识别;VI——品牌视觉识别;BI——品牌行为识别;SI——品牌销售识别等这类CIS来表现出来。依靠这套个性化的整体系统去规范化、一致化、持久化与目标顾客的沟通或者传播,最终形成消费者认知、认可,让人信服,让人崇拜,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如何让品牌具有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