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如何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客观地说,民营中小企业的困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当前的经营环境有关。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通过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形成以制造加工业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保证了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态势。但是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开始衰退,考虑到中国的外向型出口加工制造业绝大部分是依靠广大民营中小企业来支撑的,因此中国制造业数年来的衰退其实是与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密切相关的。


客观地说,民营中小企业的困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当前的经营环境有关。在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调整期时,民营中小企业需要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而良好的商业环境通常包括自由的进入方式,公平的竞争,成熟合理的金融秩序,健全的法制,透明的监管与有效的执行。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经营环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中小企业更好地发展。


从国内形势来看,制造业出现明显的衰退,固然是由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及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对制造加工业造成致命打击的直接原因,却是因金融调控和信贷紧缩所造成的民营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尽管遭遇严重的经济压力,成本高于产出,但只要银行信贷给予帮助,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产品结构,还是可以重新获得市场、渡过难关的。可是在民营中小企业本来能够利用的金融资源就不多的情况下,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银行信贷完全倾向于国有大型企业和国家重点项目,中小企业所能获得的几乎全部是易变现资产的抵押贷款,以致几乎没有任何金融信用,银行成了变相的当铺,结果当融资无法继续时,就发生了企业的倒闭。


其实,国内民营中小企业所能够利用的资源是十分有限的。中国1000多万家民营中小企业,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上交税收占50%,提供了包括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的中国75%以上的就业岗位,拥有65%以上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但是民营中小企业所占用的金融资源仅为20%。事实上,能够占有大量资源的基本上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我们不能否认,在这一轮制造业衰退中存在企业的内部因素,许多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不善,未能及时将成本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在外部环境好,盈利能力强的时候,过度进行产能扩张而不考虑技术升级,当外部环境转变时,又缺乏及时应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并且在上一轮股市楼市的泡沫中,许多遇到危机的民营中小企业把本该投向制造业的钱投入了股市和楼市,当所有泡沫都破灭时,自然就出现不可收拾的状况。


制造业衰退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作用是巨大的,而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内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又恰恰正是广大民营中小企业。在社会分工高度细化的时代,任何危机的影响会迅速向各个产业传导,没有什么行业能不被波及。因此在政府促进经济发展计划中,应该考虑到对中小企业的有效救助,并着力改变民营中小企业的经济环境。应该进一步开放市场,在金融、能源、电讯、医疗等垄断行业废除过多的限制性壁垒,准许中小民营企业进入;促进公平竞争环境,打破地方市场分割,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加强法制建设,减少行政干预等等。政府应当对民营企业的经营给予更多法律上的保障,在制度上轻税重罚,同时将政府的主要角色设定为规则的制定者和惩罚的执行者,而不是企业运行的指导者和干预者。


只有当不利于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经营环境从制度上得到根本改善时,中国经济才能真正显现出持续发展的潜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如何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