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流失员工生产力

网瘾流失员工生产力

网络管理,关键还是在文化建设。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并非只有上网赌博、玩游戏或者聊天才算“沉溺网络”,很多员工的“网络滥用”问题并没有引起管理者足够的重视。


网络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的普及程度就像办公用品一样,在很多工作场所里,人们可以忍受没有纸、笔,却不能忍受没有网络,无纸化办公甚至成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办公标志。但是,网络在工作环境的普及,也给管理者带来一个问题:员工的网络滥用。


事实上,这个问题几乎是伴随着网络的发明而到来的,但是至今没有成文的标准来界定这种“滥用”,我们通常将其形容为“沉溺网络”。


当我们说到“沉溺网络”的时候,眼前浮现出的画面要么是没日没夜的打游戏,要么是偷偷摸摸的浏览色情网站,要么是泡在聊天室里消磨时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安装网络防火墙和过滤软件的原因。


但是,公司的管理者可能并没有想到:有些员工并不喜欢上网聊天,对网络游戏毫无兴趣,更不会进入色情网站,但是他们还是有“沉溺网络”的问题。


“工作时间,我一天要花超过7个小时在网络上。”公司职员陈小姐说。她28岁,本科,在一家大型企业负责销售。“如果我知道我能在2个小时内完成工作,我就会把活儿拖到最后一分钟,而其它时间用来在网上闲逛。”她说。


在美国,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有“沉溺网络”的问题。在中国,一项调查显示:在具备网络环境的工作人群中,有20%的人认为自己“有些沉溺于网络”。但是在多数公司中,像陈小姐这样,并非上网赌博、玩游戏或者聊天的“沉溺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显然,她的工作习惯已经造成了效率低下。


如何改善员工滥用网络的问题?这给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了挑战。


“网瘾”在流失生产力


“多数公司在网络滥用上做得并不足够完善。”王先生,一位大型私企的资深网络主管说,“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在上班时间玩游戏而被开除,但如果他用相同的时间浏览网站,不会得到这么重的惩罚。”


美国科技调查机构IDC的调查指出:员工大约30%~40%对网络的使用是跟工作无关的。一项针对网络使用的抽样调查显示:在中国,这个比例要更高。


根据美国2005年一家民意调查机构的报告显示:平均每个员工使用公司电脑但非用于工作的时间是75分钟。按每个小时20美元算,平均每个员工每年损失了6250美元的生产力。


13%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几天不用网络就很难受;超过11%的人说他们在线的时间要比他们自己希望的长;有近10%的受访者承认:他们会对爱人或者上司隐藏自己的上网记录。陈小姐已受到了困扰:“我觉得我好像控制不了自己。这是心理上的。有时候,我也不想这样泡在网上,但是就是停不了,而之后,我又常常懊悔浪费了时间。”这种感受代表了很多上班族的心声。


朱小姐,27岁,一家中型企业的办公室职员,她上网的一大目的就是聊天。她的电脑上有各种聊天工具。“如果我面前有一台电脑,接入互联网,我会立刻用它来跟人聊天。”她说,“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瘾,在无法上网的地方,我就会不停地想:如何找个地方上网跟人聊聊天。”


迈克·辛普森,是一位网瘾救助中心的专家。他发现近些年来网络上瘾正在呈上升趋势。


员工陷入“网瘾”的征兆

辛普森说:过滤软件只是第一步,管理者应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负起责任。


而重视的第一步,是对“网瘾”众多征兆的了解:


隐藏上网行为。就像吸毒者一样,上网成瘾者常常隐藏他们的上网行为。陈小姐说:“如果看到有人经过,我会立刻关掉正在浏览的网页。”这种现象在很多办公室都有,显然员工知道不该这么做,但却停不下来。


无法自控。“互联网是一种工具,它有用,却让人无法把持。”辛普森说,“在网上工作,开始的时候,你可能还在干活,几个小时以后发现可能什么也没干。”事实上,很多人养成上网闲逛的习惯往往是从工作开始的,而非个人原因。调查显示:多数人打开网页查询信息的时候,一般都是跟自己手头的工作有关,比如:为项目查询资料、搜集信息等等。但是两三个小时之后,一旦搜集的资料足够多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浏览不相关的网页、进入博客或者论坛,而不是进一步处理资料或者进行其他相关工作。


朱小姐的经历证实了这一点:“我常常打开电脑的时候是为了工作,但很快就把工作丢一边,开始跟人聊天。”她说:“我常常想到下个整点一定开始工作,但几乎无法做到。”


丧失其他兴趣。很多人抱怨上网让他们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没时间从事自己的业余爱好。“我以前会在午饭时间去见见朋友,或者午休的时候看看书。”陈小姐说,“现在我都在上网。”


朱小姐更认为长期上网已经影响她的健康:眼睛干涩,头疼,还有越来越严重的颈椎病。


过度依赖网络沟通。有某种“瘾”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辛普森说:“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工作得更有效率,而是为了更多地上网。”


朱小姐就有类似问题,比起打电话,她更喜欢通过聊天工具跟人交流:“我几乎只在必须用电话交流的时候,才用电话。网络让我可以一心好几用。”


上网成瘾的人不上网的时候还会表现得情绪失控,容易跟人起冲突。虽然员工的情绪问题可能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但对网络的依赖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建立有效的规则


在很多情况下,关于网络管理的“硬性指标”只限于邮件管理,比如:邮件保密;或者是某些特定行为的规范,比如:禁止进入聊天室、禁止打游戏等等。除此之外,多数规则都难以执行。比如很多公司规定:不能过多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络。但“过多”是多少呢?怎样才算与工作“无关”呢?


这导致多数公司虽然有网络使用的相关规定,但很难操作。调查显示:在中国,超过90%的雇员认为公司目前的网络规范形同虚设。只有不到10%的公司因为滥用网络解雇过雇员。


那是不是公司毫不留情地制定禁止和处罚规则,就能解决问题呢?


调查同时显示:多数雇员对过于严格的网络使用机制非常抵触。“我们公司曾经用过防火墙来阻止员工使用QQ、MSN等工具。”网络管理员王先生说,“但员工对此非常不满,大家用各种理由表示抗议,甚至消极怠工,把沟通不畅、沟通成本高都归罪于即时通讯工具被阻止。”最后公司不得不取消了这个禁令。事实是,即时通讯工具的确提高了沟通效率,降低了跨地区的沟通成本。这一方面表明:公司并不真正了解员工到底如何“滥用网络”;另一方面表明:公司对如何治理“滥用网络”并没有有效的措施。


“如果我们采用监视网络使用的方法,将更激起员工的反感情绪。”王先生说:“不管公司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这一条绝对是最后的选择。”


毫无疑问,“监视”是不明智的做法,且不论它会伤害员工的自尊和对公司的感情,其本身也缺少法律的支持。


需要明确的是:“有效的规则”并非指严厉的规则,而是可遵循、可量化的规则。有些公司把雇员的网络使用情况跟他们的绩效管理挂起钩来:通过IT部门提供的数据,能让人力资源部门掌握员工的网络使用情况,从而将这些数据体现在员工的绩效考评中。


与此同时,调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公司以“促进员工健康”为理由,来制定相关规则的话,就会大受欢迎。调查显示:有近40%的受访者认为上网已经影响到个人健康,有20%的人认为组织应该对此采取行动。


“网络管理,关键还是在文化建设。”王先生说,“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网瘾流失员工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