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吸引创造性的人才

如何吸引创造性的人才

这是一场全球战争。中国想竞争人才,对手很多。


2006年,《经济学人》一篇文章说,20世纪打了两次世界大战,21世纪打的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争夺大脑,这场战争将主导很多国家的前途。我在最近的一次研讨会上的发言,用的标题便是“WWIII:ACivilizedGlobalWarforTalent”《第三次世界大战:全球争夺人才的文明大战》。


发达区域是我们吸引人才的劲敌


中国现在对人才问题非常忧虑。据报道,30年里出去读学位的和访问学者共140万人,回来的不到30%,其中在专业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更少。有些媒体说得很难听:回来的都是没大用处的,有大用处的都没回来。这话太极端,不过也有部分事实。


过去三年我参加的一个研究小组,专门研究跨国人才流动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这里讲的是大区域Region,如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亚、东南亚。主要针对华人社会与北美欧洲之间的高等人才流动,从1995年始以前的数据不完整到2010年止,每五年一个阶段,统计多少人去留学,拿到本科以上学位有多少,然后到哪里去,做什么工作。


数据难得,有些公司想买。研究结果很清楚,在香港,以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拿到专科以上文凭后回来的留学人员,香港最多,第二是京津地区,第三上海市,然后是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


另一组更有趣的数据是:1996年到2002年,大陆有8万人去美国、6万人到加拿大留学。加拿大的人口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去该国留学的人拿到学位后,13000人到了香港,近7000人去了美国。在美国,华人高级人才的集中地四个:波士顿地区、西部海湾地区、纽约、休斯顿地区。


人才争夺战在全球开打


这场战打得最棒的是美国,吸引了全球最多的人才。现在西欧也在想办法把流到美国去的人往回拉。从1989年起,香港也做了很多政策、法律和财政的努力。台湾、韩国、日本都在做类似的工作。最新一波的大努力来自中东。


中东积累了巨量石油财富。1980年代初期,专家就警告过,中东的财富很脆弱,是上帝给的,油一开采完就没财源了。现在至少有两个国家认识到,不能再等了。一是沙特阿拉伯,一是迪拜。沙特王室在几年前打算拿出135亿美元,建一个科技大学。这是全世界建一所大学最大的一笔投资。迪拜也在办,从香港科大挖人过去。


这是一场全球战争。中国想竞争人才,对手很多。大中华内部也在互抢人才,香港、新加坡、台湾都修改了相关法律,以便各地留学者能去工作和定居。


宽松的政治环境不亚于经济待遇


具体如何吸引人才,国际上已经有不少相当成熟的做法。1980年代初,在美国东西海岸华人高级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成立了一个北美华人科技促进会。他们是1950年代后在美国科技成就最大的一批人,其中有后来去大陆、台湾,把高科技牵头项目做起来的人。1988年开了一个会,讨论的是北美高级人才回台湾的问题。我是作为大陆留学生代表参加的,后来香港科大创校者中,好几位是来自这里。


会上,生命科学家耶鲁大学的蒲教授讲,台湾经济能起飞的重要原因是吸引海外高级人才,经济起飞、待遇提升只是他们回去的原因之一,还有另外一个条件,往往被人忽视了,那就是政治条件的宽松。


台湾有个高官姓高,曾任台湾“内政部调查局”副局长,退休后在1995年披露说,当年台湾有一份“黑灰名单”,一类人是绝对不让回来而且要打击的,如马列主义分子、坚定的台独分子,从极左到极右都有。第二类人,回去要经过特殊申请和批准,比如家里老人去世了;第三类是回来不要经过特殊批准,但要在一定的控制之下。


当时很多台湾留学人员参加过保钓运动,不少人思想有点左倾。这些人在海外专业领域内作出了很大成绩。台湾要想这些人回去,政治宽松的重要性绝对不低于待遇的重要性。因为搞专业项目要庞大的资源和人事权,不可能由黑名单、灰名单上的人来主导。


这个问题,普天下都适用。我认识一些从西方、香港去沙特和迪拜的教授,他们做一两个合同期三、五年,就受不了要走。那里的待遇很高,但太不宽容,限制与禁忌太多。其实他们都不是做政治研究,只不过对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来说,不宽容的环境会影响到他们的精神生活、心理状态,还会影响到专业研究,因为这关系到你可以招什么人,组建什么团队、出什么样的绝招竞争。


除了科技人员,还得有企业家与艺术家


根据美国的一个著名研究,创造性的产业从来不是靠一两个人做起来的。北美和西欧,最重要的IT产业、生命科学、制药中心、金融中心等,除了一帮专业人士外,还要有一帮企业家、艺术家等看起来不相干、但同样非常有创造性的人。如果认为吸引高科技人才就能搞好高科技产业,是非常片面的。创造性的人才最喜好集聚一块,相互刺激才会有新主意、新项目迸发,教育环境与生活环境必须同样的富有生气,科技人员也有孩子和家庭,需要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区。


美国加州的圣地亚哥,德州的休斯顿开始也只吸引科技人才,后来才把文化艺术都搞起来,现在成为最重要的新科技中心。美国不是没有失败的案例;路易斯安娜就曾花大钱请人过去,但去了不久就走掉了。沙特也是一个教材,他们只吸引科技人才,不让其他类型的创造性人才过去,留不住人。


行政权力不能凌驾在科研之上


如果只给归国者经济上的好待遇,给项目经费,而行政管理体制不做重大改革,那是不行的。在北美做重要科研决策时,都是专业意见主导,行政干扰极少。把牛人请回去后,又把他放在行政主导一切的僵硬体制下,做这个要批准、做那个要等候,不用两年,他的创造力就磨掉了。行政权力主导一切的体制,是浪费研究资源、摧毁创新潜力的有效手段。


最近回国去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就抱怨:只要牵涉到教学,几乎一切方面的一切细节都要受行政管制。在做研究的领域里,也得想尽办法才能找到打擦边球的小小空间。所以他说,最好是一帮人回来,成立一个单独学院,成立一个系都不行,因为那样还不能在大学的僵化体制内搞成一个“特区”。


不能像穷人娶媳妇三天热


要尽可能用透明和法治的方法招聘国外人才。我的一个朋友是国内前三名大学的老牌院长,他说,国际上大教授或研究人员拿到一大笔研究资金后,首先想到的是把项目做好,但中国的教授拿到资金后,很大一部分被不明不白不干不净地弄掉了。根本原因是,给教授的正式工资太少,少到人家不得不想方设法将大部分研究经费转化成个人收入。


据报道,国内最高档次的教授的正式年薪是20万人民币,他们的实际收入差别只能在研究资金里体现出来。很多中国人不易拿到20万年薪,但即便是50万年薪,要在国际上招非常好的人才,也是很难的。假如把国外的高级人才招回去,又没有法定的体制保证薪水,就会把他们推向大酱缸,弄黑弄臭。优秀的职业操守没有带回去,这会让他们自己也很不爽。


人还没回去时,国内单位许诺百万安家费等等;一旦回去了,就只兑现一两年高年薪,然后进入“天晓得”的状况。就像穷人家娶媳妇,迎亲时把好衣服都拿出来秀,三天喜事一过,就蓬头垢面。


建立大脑共享的常规渠道


以前用braindrainvs.braingain“大脑流失”对“大脑回归”的模型来理解和制定人才政策。现在有一个新观念了,“大脑共享”brainshare。在给定的经济资源和社会条件下,很多高端人才不大可能人身回去,能不能设计一些办法,不一定要他们回去定居,但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被分享。20世纪末期以来,IT技术能让全球人才圈进行密切的合作。


这种大脑共享模式,对珠三角这种跨境地区尤其适合。在交通上,珠三角跟香港的障碍越来越小。香港的高教、法律、金融、科技人才,是全世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提升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应该认真考虑在大脑共享方面必须和可以做什么。要有非常重要的从经济到政治、法律的配套措施,如果珠三角——特别是深圳和广州——能够发展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做法,那将给整个中国提供优秀的参照,其综合经济社会效益,极其巨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如何吸引创造性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