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准创新的节拍

踩准创新的节拍  只要能踩准创新的节拍,适度转变思维,企业所遇到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中国企业都渴求创新。有数据统计,2008年中国的研发投入占GDP的2%,专利申请数量名列全球第三。

  这些投入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OECD(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中国创新政策报告认为,中国单位研发投入的科学发明成果和技术创新成果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包括人力、财力等综合因素在内的总的科技投入大约是美国的1/4,科技产出却只有美国的8%至9%,即中国研发效率只有美国的1/3左右。

  研发的投入已经难掩中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企业如何通过创新来提高自己抗风险能力?中小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创新?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如何在开放合作的潮流中抓住发展的机会?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资讯、商业统计及营运学系副教授徐岩告诉我们,只要能踩准创新的节拍,适度转变思维,以上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从满足现实需求转向挖掘潜在需求

  在经济危机中,中国有一些企业倒闭,但大部分企业活得还不错。这主要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中国市场竞争还不充分,创新在这个浪潮中还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

  国家出台的4万亿刺激计划,关注的是现实的需求(CurrentDemand),也就是农民对冰箱、空调、电视等电器的需求。但创新要满足的需求不是现实需求,而是潜在需求(PotentialDemand),美国基本上每个家庭都有彩电、冰箱和汽车,美国政府无法采用中国的做法来扩大市场需求,只能通过创新来满足潜在的需求。当中国经济再发展10到20年,现实需求基本都被满足,如果我们再遇到这种经济危机,国家采取的政策必将有所调整,出发点将是以创新来激发潜在的需求。

  潜在需求是一种制造出来的需求,比如苹果公司生产的iPhone手机。国外的一个调查显示,给用户满足感最高的是iPhone手机,顾客的满意度达到80%,第二位是黑莓手机,顾客的满意度达到60%,其他手机,顾客的满意度平均值在40%,创新所带来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

  环顾全球市场,诺基亚、索尼爱立信、三星等手机厂商几乎每个月都在推新产品,但大多是不同技术组合的产品,关注的是产品外观、性能改变。iPhone手机是给了用户一个崭新的体验,不同于其他的任何手机,真正的创新是给顾客提供一种更大的满足感。现在,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去发展中国家,可能我们现有的产品可以满足他们当地的需求,但走到发达国家,就一定要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到欧洲、美国占领市场,这些市场竞争激烈,现实需求早已满足,中国企业要想在欧美市场成功,唯一路径就是满足它的潜在需求。

  从技术创新转向全面创新

  中小企业在考虑创新时,不要只盯着技术创新,要扩展创新的范围,比如营销的创新、流程的创新。比如,世界曾有美国制造的时代,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代表的一大批美国企业,创造了自动化的流水线生产,车身的设计与之前没有革命性变化,但采用流水线作业,运作效率得到大大提高,车的成本降低了80%,这种生产方式的创新使汽车由以往的奢侈品变成大众都可以负担得起的消费品。

  过去,中国企业都喜欢去申请专利,现在的统计结果显示,全球专利的利用率不到8%,企业研发和申请专利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如果专利没有转化为企业带来效益的知识产权,专利就会变成企业的成本,而不是企业的资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踩准创新的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