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施工企业的文化建设

知行合一:施工企业的文化建设     施工企业的文化建设贯穿始终的是:让每个职工都了解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追求什么,该做什么、不做什么。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是企业的软实力。时下,有很多施工企业以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前进方向,靠文化力提升经济力,为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不同的文化品位

  走进A企业,发现从走廊和办公室的墙上四处可见形形色色、语词铿锵的标语口号,如“团结拼搏”、“求实奉献”、“争创一流”等。但看看职工们的表情,缺乏精、气、神。一名职工告诉笔者:上面仅仅把我们看做完成任务的工具,很少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领导不知道职工群众在想什么,职工群众不知道领导在干什么。一些基层职工甚至说,“上级贵族化,员工奴隶化,考核经常化,上班日夜化,加班无偿化,挨训习惯化,待遇最低化”。企业文化建设成为“花瓶”和摆设。

  而在B企业,这家企业正在实施“十项暖心工程”,其中一项是企业想方设法以团购形式为职工解决两千户住房问题。但由于下属单位在报名与交款环节上出现脱节,造成小户型房少了100套。面对职工尖锐批评,企业总经理在一次班子会上动情地说:“职工在外埠施工,常年风吹日晒,用血汗挣钱集资团购,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失望!”为此,领导多次跑到职工中调研,拿出经过充分论证的修正方案。为满足职工对小户型住房的需求,企业党委书记多次跑到市长办公室、国土资源局、市建委,反复耐心解释,使增建100套小户型住房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在群众评议会上,来自基层的76名代表对这届班子投票,平均满意率达 98%以上。

  A企业员工们为什么冷淡?原因是这家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做的很不扎实,没有形成一种崭新的精神风貌。而B企业的宣传部长告诉笔者:“如果不为职工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企业文化就可能成为‘水中月、镜中花’。”据他讲,B家企业连续10年实施“诚信文化”之所以被职工接受,源于领导干部有诺必践,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家企业把“先造人品,后造精品”落实到一线每个人、每道工序上,通过大力营造“诚信”的生存环境,在各个工程项目部设立了“先进个人诚信榜”和“优良工程精品榜”,人人都朝着“我就是企业形象,我代表企业质量”、“做诚信职工、建精品工程”的目标迈进,使企业营业额收入每年递增20%,人均收入每年增长10%。

  施工特点决定文化特性

  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准确把握施工企业特点。

  施工企业在布局上,队伍分散、项目点多、作业面广、施工战线长、人员流动大、管理跨度大。在作业上,工程工期紧、交叉作业多、各工序烦琐、管理难度大。在工作中,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高空作业多,危险系数高。在生活上,职工远离家人和基地,长年在外频繁流动,夏顶烈日、冬冒严寒,生活单调。因此,他们最需要理解、尊重、关爱。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如果离开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就会无源、无本、无根。而以人为本的目的就是要形成一种状态、一股精气神、一股升华的强势力量。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职工通过愉快工作,从中感受到价值,由此凝聚力量,提高效率和效益。所以,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一切依靠职工,一切为了职工。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才能成为职工的阳光、空气、水分。否则,职工不会真心对待企业。

  企业文化,要具有简捷实用和可操作性,要让职工群众好识、好记、好用,体现自身特点。企业文化定位应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群体行为为基础,以质量为生命,以安全为保障,以效益最佳化为目标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它贯穿始终的是:让每个职工都了解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追求什么,该做什么、不做什么。

  企业文化要有品质。应以先造诚信“人品”后造工程“精品”为主线,以此开拓市场,使企业正道生财。

  人的生命大于一切,但有的施工企业为了赶工期,安全文化常常是“喊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施工现场不同的施工队交叉作业,职工每天都面临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各种风险难以预料,任何管理疏漏都有可能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所以,施工企业要把职工人身安全放在首位,无缝对接安全流程,实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目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知行合一:施工企业的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