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在供应链管理上的虚拟王国

建立在供应链管理上的虚拟王国  2008年7月1日,香港利丰集团主席冯国经出任国际商会主席。作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商业组织,国际商会数以千计的公司会员来自全球130个国家,涵盖各类私人企业。冯国经的出任,标志着全球企业家对利丰管理层和利丰经营模式的高度肯定。

  36年前,冯国经和弟弟冯国纶经手的利丰还是一家“夕阳公司”。

  如今,这轮夕阳重新跃上天空,利丰集团市值超过140亿美元,员工来自41个国家,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采用虚拟生产模式的民生消费品供应商。也许你对利丰并不熟悉,但你手中的圆珠笔却是它最早引入中国,当时叫原子笔,风靡神州。正是这原子笔的小小创意,让利丰获得丰厚利润,百年基业得以开拓。

  炒原子弹概念,靠原子笔创意掘金

  1906年的广州,外资洋行把持着中国商品的进出口业务。利丰从一个小小的铺位起家,开始了与外国洋行的竞争。创办人冯柏燎靠着能说流利外语,把瓷器、古董和工艺品卖给外国人。在当时,利丰是中国第一家华资出口贸易公司,货物主要出口到欧洲与北美。

  1937年,利丰创立31年,为了有更好的前景,冯柏燎决定把公司迁往交通运输更为便利的香港。五年后,日本侵略中国,香港沦陷,利丰被迫停业近四年,公司陷入困境。

  抗战胜利后,利丰重整旗鼓。1946年,利丰第二代接班人冯汉柱,看准了一种香港从来没有用过的新产品——圆珠笔。圆珠笔在当时是一项重大的新发明,产自美国。冯汉柱聪明地对圆珠笔加以商业包装,他巧妙地利用了二战末期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的巨大影响,把这种新产品命名为原子笔,使这种书写方便的新产品,一下子风靡神州,成为时尚商品。利丰多次进口数额巨大的原子笔,是全港第一家出售原子笔的商号。小小原子笔为利丰带来了丰厚利润,1美元一支的价格买进,却能以300至400港币一支的价格卖给批发商。今天我们早已不再把圆珠笔称为原子笔了,但利丰却靠这一创意发了大财。

  利丰靠原子笔开拓了百年基业,但下一步怎么发展,却成了利丰的难题,在创办利丰行的广州年代,贸易业是旭日,能说英语的人是稀有人才,能够周旋于外国人间赚取丰厚的利润。但到了七十年代,能说英语的人迅速增多,通讯、交通日益发达,联络更加方便,全球大公司纷纷成立了自己的进出口部门,使传统贸易商的地位一落千丈,利丰面临着难题。

  利丰的创始人可能没有想到,自己企业的腾飞力量,将会来源于大洋彼岸的哈佛。

  兄弟返港,活用哈佛案例振兴公司

  利丰故事的转折,发生在1972年。那年,冯汉柱已61岁,身兼香港立法会及市政局工作,分身乏术。母亲一通通电话催促着两兄弟回家。后来,刚拿到哈佛MBA学位的弟弟冯国纶先回香港,在哈佛商学院教书的哥哥冯国经,两年后也返回香港利丰工作。

  哈佛商学院是美国商界领袖的摇篮,但是在东方,大家对哈佛的经验却将信将疑。在哈佛喝过洋墨水的冯氏两兄弟,真能使利丰这个百年老店妙手回春吗?人们拭目以待。

  冯氏兄弟没有犹豫,回到利丰,他们立即运用从哈佛学到的西方先进管理经验和理论,对利丰进行了一次哈佛案例式的研究。

  冯氏兄弟认为,利丰要从一家传统家族公司成功转型为一家现代化的公司,最重要及唯一的途径就是上市。他们要把上市作为催化剂,通过上市来改善公司内部管理,打破旧有的管理模式,实行专业化和现代化管理。两兄弟分析:上市后将制定长远的股息政策,使股东获得稳定的经济收益;公司的股权有了市价,股东的资产具有了流动性;作为一家公众公司,有利于吸引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两兄弟在筹划利丰上市的同时,已经开始大刀阔斧的内部整顿。长期以来,利丰内部缺乏良好的组织结构,无法保证高效率工作和完善的管理;所有部门都缺乏目标、计划及财务预算,会计账目只能做出基本的营业额、损益计算,完全不能提供经营管理的详细数据;整个企业严重缺乏专业人士及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利丰的基本业务,长期停滞在作为海外采购者和香港制造商之间的简单中介角色上,没有随时代而进化。

  从1972年到1992年,兄弟俩卧薪尝胆20年,展开整顿,从公司基本制度的制定、优秀人才的引入到对外业务角色的转变,利丰开始脱胎换骨。

  冯氏兄弟在公司高层会议上强调各个部门制定目标的重要性,要求会计部提供销售报告、部门利润的充足数据,以便让部门经理评核各部门的表现,如有错误就及时纠正。

  为建立新管理团队,兄弟俩以高薪招揽人才,吸引受过专业教育的本行业和其它行业人才。在引入优秀人才的摸索过程中,利丰有成功也有失败,甚至还吃过官司。比如黄子奇,这位曾在英、美两国接受教育、担任过香港邮政署长的高级专业人士,退休后,被聘为利丰董事、总经理及下属公司董事。1994年,黄子奇因不满冯国经“未履行事前承诺支付的相关薪金与福利”,一度与冯国经对簿公堂。最后,利丰败诉,赔偿黄子奇港币90万元。

  尽管吃尽苦头,利丰引进人才却初衷不改。跌跌撞撞中,他们摸索着建立起一套灵活而完整的薪酬激励制度,根据公司业绩和员工表现,给予不同报酬,而不以职位论薪水高低。员工收入没有封顶,只要部门业绩好,无论多少薪酬,利丰都毫不吝惜。去年,总经理冯国纶的薪水在公司排第五,主席冯国经的薪水仅排第六。薪酬激励制度,让利丰形成了“内部创业”的良好氛围。在把薪酬激励权利充分下放给部门的同时,利丰高层管理者对财务和信息管理进行严密监控。

  在逐步完善内部管理的同时,利丰大力转变业务模式,利丰确立了“客户主导”的理念。利丰的业务逐步清晰化,主要介入产品生产过程的前端和后端。在前端,利丰做市场开发、客户关系、产品设计和市场资源管理;在后端,利丰做产品的检测、包装和运输这几个环节的管理。利丰没有生产过程中的最重要的环节——工厂,把制造工作完全交给别人去完成。但自己对源料采购、产品生产和交货全过程都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这样,利丰从一个传统的介于买家和卖家之间单纯的中间人角色,转变成复杂的、新型的产品供应专家。利丰的这些管理思路,许多都来源于哈佛,并有冯氏兄弟自己的创新。正是哈佛商学院的经验和理论以及他们自己的创新,使利丰飞跃。

  冯氏兄弟是哈佛的高材生,他们反过来却对哈佛做出了贡献,利丰的案例被载入哈佛教程,供哈佛学子学习、讨论。

  全球扩张,成功并购写入哈佛教程

  他们走向全球的关键一役,是并购当时他们在港的头号对手:英之杰(Inchcape)采购。英之杰,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英资洋行,曾经它是市场老大,利丰是老二。后来,营业额被利丰追赶过去。1995年,面临香港回归,英之杰看不清前途,又因为业务重组,英之杰将非核心的采购部出售给利丰,利丰将英之杰采购重组为天祥有限公司。从此,利丰出口业务遍布全球,不再像以前那样,极端依赖美国市场。

  并购英之杰,这是高难度的一役,利丰收购一家规模与它一样大的公司,好比“大象吞大象”。利丰之前并没有大型收购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英之杰采购部是一家典型的英资公司,管理层以外国人为主,它与具有华资家族企业色彩的利丰在企业文化上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冯氏兄弟专门成立了并购过渡工作小组,将英之杰采购原有的以地域为基础的构架,转变为利丰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构架。同时,合并两家公司相关的办事处、后勤部门。为了防止员工流失,特别是高层管理人才流失,针对英之杰采购专门实施新的聘任条款,将薪酬与盈利挂钩,激励员工。

  在两家公司合并过程中,利丰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两家公司企业文化的差异,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经营风格的差别。在沟通中,英之杰的外国经理比较勇于发表意见,而利丰的经理则比较少跟同事和上级正面交锋,他们倾向于附和别人的意见和上级的决定。如何让两家公司员工在同一屋檐下愉快合作?兄弟两人开始召开每月的运营例会,让不同地区的经理面对面地沟通。为了顾及外国经理,会议上采用英语为主,每个经理都能充分发表意见。时间长了,公司内部也渐渐有了变化。比如,经理员工沟通方式更西化,交流更直接,大家更敢于发表意见,经理间也更融合。

  短短一年,并购成功完成。利丰扩张将近一倍,营业额达到港币100亿元,员工数增为2000人。利丰也从一个区域贸易商,变身为在18个国家拥有据点,联系2000个产品生产供货商的跨国企业。而原本预估客户会流失两、三成,结果一个也没流失。

  美国哈佛商学院将这起经验写入教案,命名为“利丰超越‘填补空间’”。是的,利丰确实通过这次并购将业务空间从一个区域填补成一个地球。

  这是一个虚拟生产王国,没有工厂、没有工人,但它却构筑起一个遍及全球的网络,囊括了四大洲、41个国家、上万家工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建立在供应链管理上的虚拟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