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答谢的创意迷局

客户答谢的创意迷局    一年的工作当中,比较烦的是年底年初,因为到了答谢客户的时候。每年我们都要绞尽脑汁,今年做个什么活动呢,送个什么礼物呢,怎么做能让客户又开心又能记住和感激我们呢?

  纵观当下生意场的答谢方式,无非是大型宴请, 抽奖广中,登门拜访,鸿雁传书和旅游观光。开发新方式,来自预算、操作性和法律方面的障碍太多。

  十多年前我在一家美国公司工作时,美国老板突然问我,“你觉得你自己是一个有创意的人吗?” 我想谦虚,说还行啊但是比起您还差得远啦。老板拿出一张包装精美的光盘,说这里是20多首著名的西方圣诞乐曲,完全用中国民乐演奏,我们开发的,作为送给客户的圣诞新年礼物。

  这东西在现在看起来根本算不上什么创意,但是,让你现在做一个客户答谢的创意,不准送钱,不准做犯法的事,你大概也是想想就晕了,跟老板说,还是大家搓一顿饭吧。

  让客户答谢变得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激烈而无序,创意精神滥用后趋于枯竭,客户需求变化莫测、扑朔迷离。

  比如说抽奖,越是人多越显得公开公正的就越是有猫腻。有时候我们公司作为客户被人请,同事说咱们去吧,没准还能抽一个去夏威夷旅游的大奖。我说就凭咱跟他们公司的关系,大奖给了你才是那公司有病呢。

  我曾经被一家公司邀请作为“抽奖嘉宾”,要上台时一个工作人员火急火燎的跑来,递给我一张纸条,说记住这个名字,记住记住一定记住,票箱里不论抽到谁的名片,你都宣布这张纸条上写的人中奖了,记住了吗,拜托您了,千万别穿帮啊。

  有些公司真的比较公开和公正,业界的人都知道的,某公司的客户新年会总有抽奖,实际上参加的每个人都有奖,手机啦微波炉啦iPod啦都是很好的东西。然后就是挑几个特别重要的人给大奖,有时候甚至就是真的抽奖,就是一个开心,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谁还在乎中了一张从北京到悉尼的往返公务舱机票,中了让你一个人去,你去吗?

  真正需要研究的是创意如何持续不断。客户要不断答谢,新年完了还有春节,春节以后还有五一、中秋、国庆。但是,创意最大的误区就是你把创意作为自我显示的标志,而忽略了创意真正的出发点是客户的需求。

  关于人的需求的理论很多,马斯洛或者别的斯洛或者斯基的理论你也都研究过了,现在要做的就是把理论简化,在人的物质需求没有尽头所以无法过多关注的情况下,关注的重点是精神需求层面上的社会认可,也就是面子。

  拿客户答谢会的大型宴请方式来讲,好处无非是你觉得把客户一网打尽了,可是实际上客户的高层都不会来,因为他觉得这种活动人太杂,突出不了自己;小型高层聚会客户比较能接受,但是你自己公司老大的时间精力都有限,而且请了这家客户没请那家,传出去了关系摆不平,答谢反而答谢出了麻烦,不值。

  所以,新兴的答谢方式,是你给客户创造一个他极其有面子的机会。你动用关系、金钱,请来政界、商界或者演艺界的名流,或者借用别人活动的平台,把客户跟名流放在一起,让客户感觉他比那些明星和要人还重要,在场面上他很突出,介绍的时候强调他在工作之外的成就,比如,“这位是××公司的马总,他们公司做矿石的,但是马总可不是一般的商人,他在影视创作方面的成就很突出,最近为了抢他新写的一个电影剧本,张艺谋和陈凯歌搞得很不愉快,你看真是的。”

  当然,你这么为客户下工夫,客户也得跟劲,也不能就是单纯地靠人捧。客户也得有跟人交往的意思,也不能太无知。

  有一次我被人答谢,参加了一次名人荟萃的活动。名人都比较矜持,心照不宣,都是“噢你不就是那个××嘛”的感觉,吹捧还是要靠请你的那些客户经理们。

  坐我旁边的一个特年轻的小伙子,不爱讲话,一直在玩一个看起来功能很强的手机。请我的客户经理走过来,说你们互相认识了吧。这位是李总,这位是王微。

  我点头说呵呵幸会。过一会找到机会抓住客户经理。“哎,王微是做什么的呀?”

  “王微你都不知道?土豆网的创始人啊,青年才俊,创业家富翁啊。”

  有点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我使劲咽了一下,“土、土豆网是做什么的呀?”

  对这种白费功夫的客户,你趁早把他们打发回家,让他们自闭或者闷家里写专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客户答谢的创意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