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三座大山

中小企业三座大山  融资难、创新难、人才难是压在中小企业身上的“三座大山”。佛山市经贸部门近期的一项调研显示,仅15%的企业融资不存在困难、11%的企业选人和用人没有困难、54%的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6%,而令人意外的是,仅3%的企业表示市场销售“很困难”,大多数企业“不担心”市场。在中小企业生存的“盐碱地”中,“抱着订单饿死”成为很多中小企业的真实写照。

  在“三座大山”的重压中,融资难首当其冲。“银行不会雪中送炭,只会锦上添花”。由于缺乏固定资产抵押,中小企业融资有“先天性缺陷”,银行往往过于顾虑贷款风险而“惜贷”,贷款呈现“马太效应”,大举涌向国企和大型企业。再则,金融创新缺乏实质进展,中小企业往往贷款无门,只能依靠民间借贷,甚至被迫找上高利贷饮鸩止渴。其次,创新难扼杀了中小企业的活力。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比较了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发展后指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是中小企业而不是大企业,大企业缺乏创新冲动和刺激机制,而中小企业的规则和制度更为灵活,创新收益更大,创新人员提成更高,从而刺激了创新。

  但创新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工作,中小企业遭遇创新资金不足、人才缺乏、研发成果保护不力等多重“拦路虎”,企业往往冒着巨大风险,倾尽人力、物力研发出的产品刚面市,马上遭遇假冒伪劣和“山寨货”的致命性冲击,甚至掌握核心技术人才被“挖墙脚”,陷入“不创新必然灭亡、创新加速灭亡”的两难困境。再次,人才短板导致中小企业发展“有心无力”。民工荒、季节性缺工,重灾区都在中小企业,既缺乏熟练的产业工人,也难于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

  毋庸讳言,“三座大山”痼疾折射出了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历史欠账过多。国内困窘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严重削弱了经济活力和竞争力。“三座大山”若不推翻,经济活力危殆。

  而纵观世界各经济体,基本无一例外地将中小企业视为保持经济活力、促进发明创造、提高竞争力、解决就业的中坚力量。香港将制造业雇员少于100名、非制造业雇员少于50名的企业划定为中小企业,相当大陆小企业的标准。香港这类“小企业”约29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8%。香港特区政府将中小企业视为保持经济繁荣的主体力量,拨款超过27亿港元建立“中小企业资助计划”资助中小企业融资,设立生产力促进局、职业训练局、贸易发展局等官方机构免费为中小企业提供职员培训、市场信息、产品展销、企业成长辅导等贴身服务。正是有如此众多的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激发了香港经济活力,为香港赢得了“亚洲四小龙”的美誉。

  为此,要改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治本之策在于破除垄断巨头的“排他性竞争”,营造公平的市场和法治环境,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扶助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当务之急,打一场“三座大山”翻身仗:一是加强金融创新,设立中小企业发展银行,大力扶持担保、风险投资、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发展,开发出更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产品。政府要建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并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发挥基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强对中小企业担保、风投的补贴,降低融资成本和金融机构风险,对高技术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进行贴息贷款,并减少中小企业的税费。二是加强产学研的无缝对接,破解科研机构重研究脱离市场的现况困境,发挥企业在产学研中的主体作用,通过牵线搭桥,让科研机构、高校科研人员沉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产品改进性研发,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探索成立研发技术交易市场,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订单式研发,参股式共享研发成果;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和侵权行为,切实保护研发成果。三是实施人才战略,大幅度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投入,培养大量熟练的产业工人,奖励和补贴企业培训员工,同时,提升城市环境,通过优质环境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特别是领军式人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中小企业三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