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物价水平将整体走高

  拉动整体物价水平走高的四大因素


  “十二五”期间,拉动中国整体物价水平走高,主要是受到四大因素影响。


  1.消费需求的持续旺盛。由于方兴未艾的“两化”(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以及大量“新消费群体”的涌现,不仅是“十二五”期间,而且今后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都处于商品需求的旺盛增长,并且还是加速度增长时期。在这个期间,中国将有更多品种的商品消费数量(并非消费金额)进入世界前列,成为全球头号消费国家。


  比如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粗钢需求量(含出口,下同)将达到或超过9亿吨,甚至逼近10亿吨关口,而不是先前预测的8亿吨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中国钢铁需求的进一步增长,进而带动铁矿石、煤炭、燃油、物流等原材料和服务的大量需求。


  从终端产品住宅和汽车来看, 根据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达到1000多万,再考虑到已建成的部分住宅(含商铺,下同)的大规模拆迁改造,今后5年内全国需要新建住房面积超过20亿平方米,需要建设投资数万亿元。除住宅外,“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或超过2500万辆,占世界汽车产量的30%,比美国历史最高水平还多,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地位难以动摇。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将会需要更大数量规模的肉、禽、蛋、奶,以及它们的转化物质——各种谷物、大豆等。


  “十二五”期间,中国还必须进行巨量投入,加快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环境保护等方面步伐,为此需要超大规模建设、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比如,为了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后劲,国家在2010年中,还陆续出台了区域振兴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拟推出5万亿新能源投资规划、增加高铁建设投入等等。所有这些,都会极大增加今后5年中国大宗商品的需求总量。


  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2010年,全国煤炭、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橡胶等9种重要大宗商品的表观消费量不低于60亿吨,比上年增长15%以上。即使今后年均增长幅度仅为8%,到“十二五”末期,中国上述大宗商品的表观消费量也会达到或超过80亿吨,比上个五年计划末期增长5成左右。


  这么大的消费需求,对于中国商品价格水平而言,无疑会产生很大的支撑力量。


  2.美元的持续贬值趋势。因为负债累累、巨额财政赤字、经济前景不佳,以及获取战略利益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今后美元的持续贬值趋势不可避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甚至预测未来6个月内美元就会急剧贬值。由于美国经济“坏前景”短时期内难以扭转,实际上,美元贬值将会有较长一段时间。又由于今后数年内美元作为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主要计价单位的局面难以改变,因此美元的持续大幅贬值,势必引发国际市场各类商品,尤其是大宗商品价格的相应上涨,大大增强中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美元的贬值,除了直接导致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外,还会引发大量避险美元涌入大宗商品和其他商品领域,引发各国货币的竞相贬值,结合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旺盛需求,国际资本推波助澜炒作,从而将一些初级产品价格,尤其是资源性商品价格水平推向极致。比如,“十二五”期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超过150美元,铁矿石价格接近200美元/吨,其他如谷物、油料、棉花、食糖等农产品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并非没有可能。


  美元的持续性大幅贬值,由此引发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居高不下,不断增强,应当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物价水平的最大威胁。


123下一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十二五”期间物价水平将整体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