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财务比率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 计算比率使用的财务报表数据不上定反映真实情况。
财务报表是按会计准则编制的,它们合乎规范,但不一定反映该企业的客观实际。例如:
(1)报表数据未按通货膨胀或物价水平调整;
(2)非流动资产的余额,是按历史成本减折旧或摊销计算的,不代表理行成本或变理价值;
(3)有许多项目,如科研开发支出和广告支出,从理论上看是资本支出,但发生时已立即列作了当期费用;
(4)有些项目是估计的,如无形资产摊销和开办费摊销,但这种估计未必正确;
(5)发生了非常的或偶然的事项,如财产盘盈或坏帐损失,可能歪曲本期的净收益,使之不反映盈利的正常水平。
2、不同企业可能选择不同的会计程序,使它们的财务比率失去可比性。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帐务处理,会计准则允许使用几种不同的规则或程序,企业可以自行选择。例如:
(1)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的计价,可以使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分批实际法等。
(2)非流动资产的余额,是按历史成本减折旧或摊销计算的,不代表理行成本或变现价值;
(3)有许多项目,如科研开发支出和广告支出,从理论上看是资本支出,但发生时已间即列作了当期费用;
(4)有些项目是估计的,如无形资产摊销和开办费摊销,但这种估计未必正确;
(5)发生了非常的或偶然的事项,如财产盘盈或坏帐损失,可能歪曲本期的净收益,使之不反映盈利的正常水平。
2、不同企业可能选择不同的会计程序,使它们的财务比率失去可比性。对同的会计事项的帐务处理,会计准则允许使用几种不同的规则或程序,企业右以自行选择。例如:
(1)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的计价,可以使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分批实际法等。
(2)折旧的提取,可以使用直线法或各种加速折旧法;
(3)对外投资的收益,可以使用成本法或权益法;
(4)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可以使用应付税款法或所得税影响法。
虽然在财务报表的文字说明中,对企业的主要会计政策有一定的表述,但报表使用人不一定能完成建立可比性的调整工作。
由于以上两方面原因,我们只能在限定的意义上使用财务比率,不可将其绝对化。这就如同任何数学模型都有其假定,我们只能在假定范围内使用这些模型,而不能到处滥用。
第三节 不同时期的分析
如果只分析一年的财务报表往往不够全面,该年可能有较多的非常或偶然事项,不能代表企业的过去,也不能说明其未来。如果对企业若干年的财务报表按时间序列作分析,就能看出其发展趋势,有助于规划未来。通过时间序列分析也能看出本年度是否有代表性。
不同时期的分析有三种常用方法:多期比较分析;结构百分比分析;定基百分比分析。
不同时期的分析,主要是判断发展趋势,故亦称趋势分析;分析时主要使用百分率,故亦称百分率分析。
一、多期比校分析
多期比较分析,是对边续几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进行研究,对报表中各项目逐一比较。其目的是查明什么项目变化了,什么事件造成这种变化,这些事件对企业的未来的何影响。
多期比校时,可以用前后各年每个项目金额的差额进行比较,也可以用百分率的变化进行比较,还可以计算出各期财务比率进行多期比较。比较的年度数一般为5年,有时甚至要列出10年的数据。
下面通过一个简化的例子来说明其分析的方法。
表3—4是A公司损益表的数据。按此数据编制的变动差额和百分比报表见表3—5。
表3—4 报益表
A公司 单位:万元
项目 1990 1991 1992 1993
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毛 利减:期间费用营业利润加:营业外净损益税前利润减;所得税税后利润 285014251425 4001025751100 363 737 313515811554 4301124651189 392 797 332316851638 6001038 1171155 381 774 338919661423 520 90367 970 320 650
加:年初未分配利润可供分配利润减:提取公积金股利年末未分配利润 263100074 369 557 557135480 399 875 875164977 3871185 1185183565 3251445
表3—5 比较损益表(变动百分比报表)
项 目 1991 1992 1993
差额 % 差额 % 差额 %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毛 利期间费用营业利润营业外净损益税前利润减:所得税税后利润 285 156 1293099 -10892960 1011 9 810 -13 8 8 8 188 10484 170 -8652 -34 -11 -23 675 40 -8 80 -3 -3 -3 66281 -215-80 -315-50 -185-61 -124 2 17-13-13-13-43-16-16-16
表中的数据是这样计算得出的:
变动差额=本期金额-上期金额
变动百分比=变动差额/上期金额
通过该表可以看出:
(1)销售收入的增长越来越慢;
(2)销货成本的增长快于销售收入的增长;
(3)毛利的下降速度很快,应查明1993年度销销货成本上升70%的具体原因;
(4)期间费用的趋势是增长,1993年得到控制;
(5)营业外挣损益,虽然变动的百分率较大,但绝对额有大。
(6)税后利润趋势下降。
因此,可以认为该企业盈利能力在下降,主要原因是销售成本大幅度升高。
二、结构百分比分析
结构百分比分析,是把常规的财务报表换算成结构百分比报表,然后将不同年度的报表逐项比较,查明某一特定项目在不同年度间百分比的差额。
同一报表中不同项目的结构分析的计算公式为:
结构百分比(比重)=(部门/总体)×100%
通常,损益表的“总体”是“销售收入”;资负债表的“总体”是“总资产”;财务状况变动表,表3—6是A公司的财务状况变动表,表3—7是据此编成的结构百分比财务状况变动表,表3—7是据此编成的结构百分比财务状况变动表。
从该表的资金来源部分可以看出,流动资金的首要来源是利润,占70%左右;其次是来自折旧,长期负债点很小都分。企业在三年中,一直采取这种方针。
表3—6 财务状况变动表
编制单位:A公司 单位:万元
流动资金来源和动用 1991 1992 1993
一、流动资金来源 1、本年利润 2、固定资产折旧 3、增加长期加额 4、资本净增加额 合计 二、流动资金运用 1、提取公积金 2、应付利润 3、固定资增加 4、偿还长期负债合计流动资产增加净额 797110 41 80 1028 80399400879149 774177 22 77 1050 77387900 1364 -364 650201 63 65979 65325300690289
流动资金各项目变动 1991 1992 1993
一、流动资产增加数1、速动资产2、存货 合计二、流动负债增加数流动资金增加净额 100 501501149 -50 500314 -314 -50 500 -289289
应当注意的是: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资本净增加额”包括追加的资本和提取的分积金。“提取公积金”并不是真正的流动资金来源,它在“流动资金运用”的“提取公积金”项下同时列作减项抵扣,不改变“流动资金增加净额”。这样作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反映重要理财项。但是,从结构分析不看,会歪曲各项流动资金来源比重的真实性,因此,分析的时最好是将“提取公积金”的数额从“流动资金来源”和“流动资金运用”中同时删除,然后再计算各项目的比重。
从资金运用看,主要是用于购置固定资产和发放股利,流动资产增长很少。
表3—7 财务状况变动表(结构百分比)
编制单位:A公司 单位:万元
流动资金来源和运用 1991 1992 1993
一、流动资金来源1、本年利润2、固定资产折旧3、增加长期负债4、资本净增加额 合计二、流动资金运用1、提取公积金2、应付利润3、固定资产增加4、偿还长期负债 合计流动资金增加净额 7711 4 8 100 839398614 7417 2 7 100 73786 130 -30 6621 6 7 100 733307030
流动资金各项目变动 1991 1992 1993
一、流动资产增加数1、速动资产2、存货 合计二、流动负债增加数流动资金增加净额 10 515 015 -5 5 030 -30 -5 5 0 -3030
三、定基百分比趋势分析
定基百分比趋势分析,首先要选取一外基期,将基期报表上各项数额是指数均定为100;其他各年度财各报表上的数字也均用指数表示;由此得出定基百分比的报表,可以查胆各项目的变化趋势。
不同时期的同类报表项目的对比计算公式如下:
考查期指数= ×100
表3—8是A公司的资产争债表,表3—9是据此编制的定基百分比资产负债表。
表3—8 比较资产负债表
企业名称:A公司 单位:万元
项 目
流动资产: 速动资产 存货固定资产减:折旧资产总计 3003009001001400 40035013002101840 35040022003872563 30045025005882662
负债: 流支负债 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公积金 未分配利润权益总计 150119500745571400 1511605001549751840 46518250023111952563 17624550029614452662
从该表的“资产”变动来看:
(1)总资产有较快增长;
(2)固定资产增长较快,是总资增长的主要原因;
(3)存货持续稳步增长,可能是新设备投产引起的;
(4)速动资产下降,说明现金和有价证券等减少,被投入固定资产和存货了;
从该表的“权益”变动来看:
(1)实收资本没变;
(2)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持续增长,是企业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
表3—9 比较资产负债表(定基百分比)
编制单位:A公司 单位:万元
项 目 1990 1991 1992 1993
流动资产: 速动资产 存货因定资产减;折旧资产总计 300300900100 1400 400350 1300210 1840 350400 2200387 2563 300450 2500588 2662
负债: 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公积金 未分配利润权益总计 150119500 74557 1400 151160500154975 1840 465182500231 1195 2563 176245500296 1445 2662
从该表的“资产”变动来看:
(1)总资产有较快增长;
(2)固定资产增长校快,是总资产增长的主要原因;
(3)存货待续稳步增长,可能是新设备投产引起的;
(4)速动资产下降,说明现金和有价证券等减少,被投入固定资产和存货了;
从该表的“权益”变动来看:
(1)实收资本没变
(2)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持续增长,是企业筹措资金的主要不源:
表3—9 比较资产负债表(定基百分比)
编制单位:A公司 单位:万元
项 目 基年:1990 1991 1992 1993
流动资产: 速动资产 存货固定资产净值资产总计 100(300)100(300)100(800)100(1400) 133116136131 117133227183 100150239190
负债: 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公积金 未分配利润权益总计 100(150)100(119)100(500)100(74)100(557)100(1400) 100134100208157131 310153100312213183 117206100400259190
(3)长期负债逐年增加,成为另一个筹措资金的来源,和内部筹资的数额相比并不过分;
(4)流动负债在1992年剧增,速动比率恶化,1993年增加长期负债,解决了此问题。
由此可见,该企业曾大规模扩充,资金主要靠内部积累,辅之以长期贷款,情况比较好。但是,固定资产的大量增加并没有见到明显效果,销售增长缓慢,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前景不乐观。
采用多期比校趋势分析法应注意一个问题:当绝对数的值很小时,计算百分比时应特别注意,因为小的绝对数的变化会使百分比的值变化很大。例如:一个小商店年利润是100元,今年上升到500元,在绝对数上利润只增加了400元,但如果用百分比反映,增加的幅度为400%。这种大幅度的增长速度,虽然不能说是错误,但给人以故弄玄虚的感觉。因此,在绝对数的值很小的情况下,要同时列出绝对值和百分率,不能仅仅列出百分比。
第四节 企业之间的分析
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许多人会碰到一个困难,就是计算出财务比率之后,无不判断它是偏高还是偏低。与本企业的历史比较,只能看出自身的变化,无法知道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
与同行业、同规模的其他企业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与以方的区别,为发现问题和查找差距提供线索。但是,对方并不一定是好的,与之不同也未必不好。行业平均水平的财务比率,可以作为比较的标准,并经常被称为标准财务比率例如标准的流动比率、标准的资产利润率等。有了标准财务比率,可以作为评价一个公司献策务比率优劣的参照物。以标准财务比率作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更容易发现企业异常情况,并便于揭示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标准财务比率
标准财务比率是物定国家、物定时期、物定行业的平均财务比率。
一个标准的确定,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采用统计方法,即以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结果作为标准。这种方法是假设大多数是正常的,社会平均水平是反映标准状态的。脱离了平均水平,就是脱离了正常状态。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工业工程法,即以实际观察和科学计算为基础,扒算出一个理想状态作为评价标准。这种方法假设各变量之间有其内在的比例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是可以被认识的。如同企业建立标准成本一样,实际上人们经常结合使用上述两种方法,互相补充、互相印证,很少单独使用一种方法来建立评价标准。
目前,标准财务比率的建立主要采用统计方法,推理方法处于次要地位,这可能与人们对财务变量之间的关系认识尚不充分有关。有资料表明,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政府机构和金融企业定期分布各行业的财务方面的统计指标,为报表使用人进行分析提供帮助。这国尚无这方面的正式专门刊物。在各中统计年鉴上可以找到一些财务指标,但待业划分较粗,并且是会计准则实施以前的指标口径,不适合前的报表分析。“中国证券报”提供某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包括上些分行业的平均数据,可供类似企业参考。
我国上海股市67家公司的平均财务比率,如表3—10所示。
对于行业的平均财务比率,在使用时就注意以下问题:
(1)行业平均指标是根据部分企业抽样调查来的,不一定能真实反映整个行业的实际情况。如果其中有一个极端的样本,则可能歪曲整个状况。(2)计算平均数的每个公司采用的会计方法不一定相同,资本密集与劳动密集型企业可能加在一起平均。因此,报表分析时析时往往要对行业平均财务比率进行修正,尽可能建立一个可比的基础。
表3—10 上海股市上市公司分类财务比率
项 目 工 业 商 业 房地产 公 用 其 他
自有资产比率固定资产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股东权益比率股本净利率(%)每股净资产 0.580.252.931.340.426.620.640.6196.72.44 0.730.105.164.520.271161.110.7343.33.86 0.60 0.0082881690.401170.070.6059.82.18 0.800.324.934.770.20 350.450.8053.12.03 0.570.17 1.61.360.4339.60.290.5752.24.26
注:根据1992年度财务报告整理。
二、理想财务报表,是根据标准财务比率和企业规模确定的财务报表,它代表企业理想的财务状况,为报表分析提供了更方便的依据。
(一) 理想的资产负债表
表3—11是一个以百分率表示的理想资产负债表。
表3—11 资产负债表
流动资产: 60% 速动资产30% 盘存资产30%固定资产: 40%总计 100% 负债: 40%流动负债 30%长期负债 10%所有权益: 60%实收资本 20%公积金 30%未分配利润 10%总计 100%
理想资产负债表的百分比结构,来自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进行必要的推理分析和调整。
首先,以资产部计为100%,根据资产负债率确定负债百分率和所有者权益百分率。通常认为,负债就小于自有资本,这样的企业在经济环境恶化时能保持稳定。但是过小的负债率,会使企业在经济环境恶化时能保持稳定。但是过小的负债率会使企业失去经济繁荣时期获取额外利润的机会。自有资本占60%,负债占40%,是比较理想的。这个比率会因国家、历史时期和行业而异。日本企业的负债率比欧美企业高得多,占60%左右。高负债举债经营,是高度成长时期企业体质弱的表理,并非理想状态。经济稍有有景气,由于利息负担过重,会使企业利润急速下降,因此很不稳定。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的负债率也都在40%左右,很少有50%的,这是好现象。但是,也有不少企业利润急速下降,因此很不稳定。这国目前上市公司的负债率也都在40%左右,很少有50%,这是好现象。但是,也有不少企业负债率很高,在利息压力下透不过气来。
其次,确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百分率。通常,固定资产的数额应小于自有资本。占到自有资本的2/3为好。这种比例关系,可使企业自有资本中有1/3用于流动资产,不至于靠拍卖固定资产来偿债。在固定资产占40%的情况下,当然流动资产要占60%。
再有,确定流动负债的百分率。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以2为宜,那么流动资产占60%的情况下,流动负债是其一半即占30%。既然总负债占40%,流动负债占30%,当然长期负债占10%。
再次,确定所有者权益的内部百分率结构。其基本要求是实收资本应小于各项积累,以积累为投放资本的2倍为宜。这种比例,可以减少分红的压加力,使企业有可能重视长远的发展,每股净资产达到3元左右,可在股市上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因此,实收资 本为所有者权益(60%)的1/3即20%,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是所有者权益(60%)的2/3即40%。至于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之间的比例,并非十分重要,因为未分配利润的数字经常变化。公积金的数字应明显大于未分配利润,我们确定为3:1的结构,前者占总资产的30%,后者占10%。
最后,确定流动资产的内部结构。由于速动比率以1为适当,因此,速动资产占部资产的比率与流动负债相同,也为30%。余下来的盘存货占流动资产(主要是存货)亦占总资产的30%。这也符合存货占流动资产一半的一般情况。
在确定了以百分率表示的理想报表之后,可以根据具体企业的资产总额建立绝对数的理想报表。表3—12是根据第一节ABC公司的资产总额建立的理想报表,此表同时列示了该公司实际的数据,是一张理想和实际数据进行比较的资产负债表。该表建立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根据资产总额和各项目的理想百分率分别计算出各项目的金额,然后用实际数额减理想数额计算出差异额。
表3—12 比较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理想 实际 差异 项 目 理想 实际 差异
流动资产(60%)其中:速动资产 (30%) 其他(30%)固定资产(40%) 1200 700-500600 462-138 600 238-362 800 1300+500 负债(40%)其中:流动负债(30%) 长期负债(10%)所有者权益(60%)其中:实收资本(20%) 公 积 金(30%) 未分配利润(10%) 800 1060+260600 300-300200 760+5601200 940-260400 100-300600 90-510200 750+500
总 计 2000 2000 总 计 2000 2000
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流动资产较少,而固定资产较多。资产固定率高,而且数额大于自有资本总额,使得企业依靠长期负债购置固定资产,必然长期承受利息角担。流支资金较少,会影响设备种用的均衡生产。如果是商业企业,则问题更显严重,大部分资金被不可出售的固定资产占用,参与周转的数额过小,无法赚取足够多的利润。
从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多,而流动负债少。这种结构下,短期偿债能力不成问题,但长期偿债能力不足,没有足够的流动资产来偿还长期负债。一旦长期负债快要到期,需借新债还旧债,必然长期承担利息负担。
从所有者权益的结构来看,未分配利润较多,而实收资本和公积金较少。看来企业利润丰厚,每股净资产达9.40元之多。保留大量“未分配利润”的原因,可能是资金紧张。如果分红,会进一步增加负债,如果不分红则股东会有意见。
综上所述,似乎关键是固定资产比例过大,应查明固定资习的利用效率、在建工程的进度等,设法改变资产固定率,这样其他指标都会相应改善。
(二)理想损益表
表3—13是一张以百分率表示的理想损益表。
理想损益表的百分率以销售收入为基础。一般说来,毛利率因行业而异。周转快的企业奉行薄利多销方针,毛利率低;周转慢的企业,毛利率定得比较高。实际上每个行业都有一个自然形成的毛利率水平。在企业自己订价情况下,毛利率不仅仅是被迫接受的客观事实,而是一种企业政策。假设ABC公司所在行业的毛利率为25%,则销售成本为75%。在毛利当中,可用于期间费用的约占一凌晨,也可以稍多一点,在本例中按13%处理,余下的12%是营业利润。
表3—13 理想损益表
销售收入 100%销售成本(包括销售税金) 75%毛利 25%期间费用 13%营业利润 12%营业外净损益 1%税前利润 11%所得税 6%税后利润 5%
营业外收支净额的数量一般不大,通常支出大于收入,故本例按1%处理。
虽然所得税率为33%,但是由于有纳税调整等原因,实际负担在一半左右,多数还可能超过一半,故本例按税前利润(11%)的一半多一点来处理,定为6%。这样,余下的税后利润为5%。
在确定了百分比结构的损益表之后,可以根据第一节ABC公司的资料,编出该公司的比较损益表,见表3—14。表中“差异”栏“+”号表示有利差异,“—”号表示不利差异。
从该表可以看出,税后利润比标准状况少48万元,其主要原因是产品销售成本太高,较标准多出444万元。因此,尽管节约期间费用234万元,营业外净收益多出60万元,利润总额还是少了130万元。由于本公司税负水平较低,比一般水平少82万元。由于本公司税负水平较低,比一般水平少82万元,因此税后润少48万元(130—82)。因此,公司提高盈利的关键在降低销货成本,提高毛利水平。如果情况允许,提高售价也可以增加毛利率。
表3—14 比较损益表
项 目 理想 实际 差异
产品销售收入(100%)减:产品销售成本(含销售税金、销售费用,75%)毛利(即产品销售利润,25%)减:期间费用(13%)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利润(12%)减:营业外损益(含投资收益,1%)利润总额(11%)减:所得税(6%)税后利润(5%) 3000 2250 750 390 360 30 330 180 150 30000 2694 360 156 20 170 -30 200 98 102 -444 -444 +234 +23 -190 +60 -130 +82 -42
(三)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连接
资产周转率可以把资产总额和销售总额联系起来,标准的资产周转 率可以把理想资产负债表和理想损益表联系起来。
每一个行业的资产周转 率有较大区别,商品流通企业较高,工业企业较低,房地产企业可能更低一些。
假设ABC公司资产周转 率达到2,那么总资产为100%,总销售额应为200%。按此比率关系计算,ABC公司资产为2000万元,其年销售额为4000万元比较理想。据此重新编制的比较损益表如表3—15所示。
从该表中可以看出,销售额比理想状态少1000万元,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尽管期间费用、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损益都显示有利差异,但终究因毛利太少而使税后利润仅达理想状态的一半。因此,重点应在护大销售方面下功夫。
表3—15 比较损益表
项 目 理想 实际 差异
销售收入(200%)减:销售成本(150%)毛利(50%)减:期间费用(26%)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利润(24%)减:营业外损益(2%)税前利润(22%)减:所得税(12%)税后利润(10%) 400030001000 520 480 40 440 240 200 30002694 306 156 20 170 -30 200 98 102 -1000 +306 -694 +364 +20 -310 +70 -240 +142 -98
第五节 综合分析与评价
本节讨论两种综合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即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财务比率的综合评价。
一、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这种分析方法首先由美国杜邦公司的经理创造出来的,称之为杜邦系统(The Du Pont System)。现在我们借助杜邦系统,以ABC公司为例,说明其主要内容。
在图3—1中的权益乘数,表示企业的负债程度,权益乘数越大,企业负债程度越高。其计算公式为;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财务比率的使用【财务报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