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的作用及详解_会计知识精华

  


预算会计特点

  预算会计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预算会计

组织目标不同

  预算会计提供公共物品,具有非营利性。

核算内容不同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监督一预算为基础,以预算收支为主要核算内容。

核算原则不同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掌握和拥有资源会因外部或内部特定目的需要而受到限制,会计核算要求在资产总额等于负债与净资产总额基础上,强调固定基金与固定资产总额对应,强调专款专用。

会计处理基础不同

  会计处理基础是对收入或支出的确认与记录的标准。


预算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明确会计主体是组织会计工作

预算会计

的前提条件,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和职能。


预算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会计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者要得到的结果。


预算会计原则

  预算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

预算会计

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专款专用原则。


预算会计的特征

概况

  由于会计具有反映性,行政事业的环境与企业的环境存在巨大的差异,使预算会计具备特有而鲜明的特征。但会计也具有技术属性,预算会计和企业会计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许多方面是一致的。在实务中,企业会计常被作为基准用以评价预算会计,那么如何利用企业会计有关原理和技术构建预算会计体系呢?

预算会计的目标

  预算会计有三级目标,即基本目标,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烽火猎头公司认为基本目标是保持公共资金的安全完整,防止腐败和揭露贪污。中级目标是促进合理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对象包括税收的征收、其它收入、购买货物或服务付款、借款和偿付债务等。运行良好的政府对各项业务活动都进行精确地预算或适当地计划,财务会计制度对经授权的交易的执行情况进行记录。为此,政府须建立成本会计制度进行成本核算,使政府经济,高效地运行。预算会计的高级目标是帮助政府解除受托责任。公共受托责任存在官僚机构对单位负责人的受托责任、行政部门对立法部门

预算会计

的受托责任,政府对公民的受托责任三层受托责任。解除受托责任的目标可通过增加代理人披露信息的激励和减少委托人的信息成本来更好的实现。
  与企业会计首要目标是决策有用性相比,受托责任是政府财务报告的基石。财务报表是提供给资源提供人易于评价管理当局受托关系的报告。公共受托责任强调对项目受托责任和业绩受托责任进行计量和报告,但也须对政策受托责任、过程受托责任、合法性受托责任进行适当地报告。业绩计量不应受利益关系集团的操纵,不含糊且明确的计量是履行受托责任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预算会计特别强调客观性。

预算会计的控制

  公共组织的特征是“没有最终委托人的代理人”,不存在所有者权益,一般不受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约束。公共组织主要通过法律(法规)及合同条款、基金会计和预算控制来替代其所缺乏的市场规则,并对组织进行约束和控制。预算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基金余额);收入-支出=结余。
  1. 主体和基金
  公共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存在竞争性的市场以及没有剩余索取权的情况下,很难明确地制定管理者的业绩评价标准。结果,与公共组织进行协作而发生交易的主体,只能通过在理事机构(各级人大、理事会)中寻求代表和对管理决策施加适当限制的方式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因此,预算会计广泛

预算会计

使用基金和基金会计。
  基金是拥有自我平衡账户体系的一个财政和会计主体,用于记录现金和其它财务资源、相关负债、剩余权益或余额及其变动,基金账户的设置应便于遵循特定的法规要求、限定条款和约束条件来开展活动并实现一定目标。预算会计的显著特征是将会计科目划分成多种基金主体,每一种基金主体都与该组织的委托契约所规定的某一种特定公共产品或服务有关,但立法机构或理事会通常会限制基金的使用和基金间的转移。预算会计通过设立基金主体来控制时间限制和用途限定的资源,防止管理当局将各种基金混合在一起使用,确保并证明政府遵守了法律和管理要求。尽管所有的公共组织都在某种程度上对基金进行了划分,但是政府组织对基金的划分则要严格得多。
  由于基金会计的使用,政府存在会计主体和报告主体之分,一个报告主体包含多个会计主体。另外,政务活动中以逐年或逐个项目为基础的会计主体通常不存在“持续经营”假设。
  2. 预算、拨款和经费保留款
  公共组织用预算规则替代了其所缺乏的市场规则,预算在政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预算由各级人大负责批准,是政府工作计划,对管理当局在各个方面的活动做出了详细专门指导。预算执行情况的比较信息提供了评价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的基准。
  详细预算的编制和审批以及将预算纳入政府会计系统,确保了政府的行为能够符合契约缔结主体的期望。经批准的逐项拨款作为可用于该年度每一项目的款项,都记入会计账簿中。由于政府基金的用途是有限制的,为了避免任意账目的支出超过拨款,设置了经费保留款科目进行控制。会计与控制的这一特征预算抑制了管理者的创造和革新的动力。
  3.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在公共组织中,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不能像企业会计中那样简单的区分。在政府会计中,管理会计指预算和控制,它不只为管理当局服务。预算用来表达公共政策和政治偏好,预算是取得宏观经济目标的收入和支出财政政策工具,预算信息为业绩计量提供标杆。预算和会计是很难进行区分的,它们在说明和解除政府的财务受托责任方面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

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公共组织的资产和负债很难进行定义。公共组织资产包括自然资源、继承资产、基础设施资产、国防资产、大量的无形资产等资产。对于某些公共组织资产来说,成本记录、计价方法、会计准则和市价可能并不存在,资产的可靠计量可能是困难的,实务中许多固定资产是不计提折旧的。当由于缺乏可靠计量而使这类资产不能被确认,为反映这类资产往往以附注的形式来披露。
  公共组织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按资产的用途是否受到限制可分为限制性资产,非限制性资产和抵押资产。公共组织资产的计量,区分交换性或非交换性交易获得的资产分别采用不同的计量模式。对交换性交易获得的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对于以非交换性交易获得的资产,以收到的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政府存在货币发行、环境负债、雇员养老金负债等特殊负债,同时很难把政府的合约或法律义务与政治承诺、提供一般福利的社会责任间进行区分。与公司的有限责任相比,民主政府倾向于扩大他们的责任,导致更大的预算和经常的赤字。由于政府会计的计量重点是当期的财务资源,忽视长期债务的计量,以致政府存在大量的隐性债务,给政府的持续运行带来极大的风险。

收入和支出的确认和计量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具有垄断性。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得不付费者照样也能消费,因此需要通过税收等非交换性交易对其进行融资。这些特征使得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和收入的确认失去联系,使公共组织的收入和费用进行匹配不可能。同时,由于政府和公众间的许多交易和事项的非自愿性加剧了收入和费用的非匹配性。另外,政府的运营报表按资源流动进行计量和确认,不注重计量政府的服务努力和成就。
  公共组织的收入分为非交换性交易收入、交换性交易收入、其它利得三类。税收、拨款和补助等在内的非交换性交易是公共组织主要的财务来源。《非交换性交易会计和财务报告》规定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能确认收入:(1)满足资产的确认标准或收到现金;(2)满足收入确认标准。根据这两个标准,政府的财产税可以可靠地估计,并有标的以利于强制执行。财产税可采用应计制或修正的应计制进行计量,而其它税种只能采用现金制进行确认。拨款和补助的资源提供者经常提出合格性标准或对提供资源的用途进行限制,只有满足合格性标准才能对拨款和补助进行确认。
  而公共组织的成本计量重点是“支出”,而非“费用”,即会计期间内为:(1)日常运营;(2)资本支出;(3)长期借款本金的偿还和支付利息; (4)拨款或补助支出等目的支用的财务资源的金额。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颁布的政府财政统计的要求,政府支出一般可按经济性质和按实现的政府职能或社会经济目标进行分类。

政府会计的硏究方法

  与企业会计的实证研究快速发展相比,由于受数据获取途径等因素限制,政府会计研究基本还停留在规范研究阶段。政府的职能就是确保社会所有契约能够被有效履行,确保各契约方的合作。政府本身又是一组契约的组合,行政当局的任务就是通过协商签订各利益方都满意的契约,并确保契约的有效履行。政府会计实证研究就是运用契约理论来研究会计变更对各利益方的影响。目前,我国除了侧重进行政府会计规范研究外,还大力提倡政府会计实证研究,以便对会计准则制订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议。


预算会计的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又称会计报表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结构的基础。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5大类,其中,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三个要素构筑资产负债表,所以也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和支出两个要素构筑收入支出表,所以也称为收入支出表要素。

1、5大要素的含义

  资产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负债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包括借入款项、应付帐款、其他应付款、各种应缴款项等。
  净资产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所拥有的资产净值,从数量上等于会计主体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
  收入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业务活动中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支出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单位按照批准的预算发生的各种资产耗费和损失。

2、资产负债表要素(资产、负债和净资产)

  在资产负债表三个要素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中,资产、负债是所在组织(营利组织一企业、非营利组织一财政、行政和事业单位)共有的会计要素,而净资产是预算会计中特有的。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在预算会计中,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企业会计中称为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有着不同于在企业会计中的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通常不使用“拥有或控制”这一企业会计常用的确认标准,而使用“占用或使用”这一标准来确认资产。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具有取得的无偿性和使用的非经营性或非盈利性的特点(除开事业单位的附属企业和已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事业单位),特别是行政单位的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通常由政府直接提供的,而不需由行政单位用其业务收入去购买。
  第二,预算会计中资产有限定性和非限定性之分。资产的限定性,是指资产的提供者(包括拨款人和赠与人)对所提供的资产规定一定的限制,拨款人和赠与人通常是以通过法规、行政命令或协议等方式对其所提供的资产附加限制,接受资产的非营利组织必须给予以遵守。从时间角度看,限定性有暂时性限定和永久性限定之分。与此相对应,其他资产可归为非限定性资产。资产的限定性是非营利组织区别于营利组织的一个独特方面。
  第三,非营利组织的负债主要表现为流动负债。如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负债主要表现为高信用的国债以及因财政周转金的融通而形成的借入财政周转金和因体制结算而形成的与上级往来等流动负债;由于国家规定行政事业单位都不得以发行债券的方式来筹集长期资金,同时银行也一般只对其提供短期借款而基本上很少提供长期货款,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负债主要是流动负债。因而非营利组织基本不存在资本结构问题及利用杠杆作用问题,但是这却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性组织-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第四,预算会计中资产与负债的差额采用“净资产”称谓,这与国际通行的用法一致。企业会计中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所有者权益”,它是各种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同时,它也是与债权人权益相联系的概念,它们共同构成“权益”概念。显然预算会计中的这个差额没有上述明确的所有者权益特征。因而在预算会计中采用“净资产”命名以区别于企业会计的“所有者权益”命名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合适的。
  具体地说,与企业所有者权益相比较,非营利组织的净资产要素,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非营利组织不存在现实的所有者,其净资产不体现企业那样的所有者权益。
  2、出资者,如拨款人、捐款人,是非营利组织净资产名义上的所有者,他们不要求出售、转让或索偿其所提供的资财,也不要求凭借其所提供的资财获得经济上的利益。
  3、实际上,非营利组织由于不以营利为目的,客观上也无法为其资财的提供者带来经济上的利益。
  4、现实中,非营利组织的一些资财提供者通常对其所提供资财的使用、维持规定某些限定,即非营利组织的某些净资产具有限定性。同资产的限定性一样,对净资产的限定也可分为暂时性限定与永久性限定。

3、收入支出表要素(收入、支出)

  预算会计中收入支出表的等式关系为:收入-支出=结余。其中,收入要素与营利组织的收入要素有着显著的差别,而支出要素是其特有的,“结余”没有作为一个会计要素。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具有以下特殊性:
  从性质看,非营利组织取得的收入是为了补偿支出,而不是为了营利;提供产品或劳务等活动的价格或收费标准不完全按照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来决定,甚至无偿提供或免费服务。即非营利组织就其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通常取得较低的收入或者甚至不取得收入;政府拨款一方面是为非营组织的存续发展,另一方面含有补贴性质。即有些拨款属于对低价格、低收费服务的一种弥补。从口径看,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是大口径的而完全不同于营利组织小口径收入概念。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不仅包括业务收入,还包括投资利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和政府性的各类拨款等。
  从限定看,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有限定性与非限定性之分。如,接受的捐款,若捐款人关于这笔款项有规定的使用要求或期限,那么这笔接受的捐赠收入就属于限定性的收入。
  第二,非营利组织的支出要素在设计上,需要与收入要素相配合。同时支出与企业会计的费用相比在许多方面有特殊性。
  从功能和目的看,非营利组织的支出有着财政资金再分配以及按照预算向所属单位拨出经费的性质。
  从口径看,与收入的大口径相一致,非营利组织的支出也是大口径的。非营利组织的支出不仅包括费用性支出(狭义费用),还包括资本性支出。
  从限定看,与限定收入与非限定性收入的区分相一致,非营利组织的支出也可分为限定性支出和非限定性支出,这也是资财提供者的规定要求使然。
  从确认看,非营利组织的支出的确认有的采用权责发生制,有的采用收付实现制。而费用的确认基本采用权责发生制。
  从成本核算看,非营利组织的产品、劳务、项目等,需要单独核算成本的,可以另外单独核算处理,这并不否认支出要素的内涵与外延。
  第三,结余是非营利组织在一定期间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差额。由于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与支出的确认口径与企业收入与费用的确认口径有着明显的差别。非营利组织的结余与企业利润相比,有着明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如下:
  1)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与支出通常也有差额,这个差额并不表现为利润(或亏损),而表现为结余(或负结余)。但非营利组织并不追求这个余额,而是客观以予以反映,以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2)在性质上,非营组织的结余表现净资产的变动,其属性为净资产,而企业的利润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3)企业利润存在分配问题并且(正)利润必须履行纳税义务。非营利组织的结余一般不存在分配问题。非营利组织正结余不需履行纳税义务,负结余实质上是对净资产的冲减。
  4)非营利组织的结余没有明确的方向性,而企业利润表现为贷方余额。
  5)非营利组织的结余有限定性与非限定性只分。限定性结余是限定性收入与限定性支出相抵后的结余,非限定性结余是非限定性收入与非限定性支出相抵后的结余。
  正因为如此,结余是否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一个独立会计要素,存在不同观点。
  赞成把结余作为一个独立会计要素的观点认为,如同企业会计的收入、费用和利润三要素构成企业“损益表”的基础一样,收入、支出和结余三要素构成了预算会计的第二等式:收入-支出=结余,可以作为“收入支出表”的基础,以系统完整地反映非营利组织的收支情况及其结果。而且关心非营利组织收支情况及其结果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当然希望能提供有关结余的信息。
  不赞成把结余作为一个独立会计要素的观点认为,其一,结余的本质属性为净资产,其作为独立要素的经济意义不大。其二,对非营利组织来说,重要的是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结余作为一个要素,平时无法反映出收支结余情况的真实结果,即没有实际的内容。其三,结余作为预算的执行结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可能是贷方余额,也可能是借方余额。那么连余额的方向性都无法确定,作为要素是不合适的。
  当然,最终结余没有作为独立要素。而实际上,不将结余作为独立会计要素并不影响预算收支以及结余的核算和对预算执行的检查分析。


预算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净资产 (1)
  收入-支出=结余 (2)
  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 (3)
  公式(1)可理解为静态的会计等式,公式(2)、(3)可理解为动态的会计等式。


预算会计的组成体系

  纵向体系是按照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域来划分的,我国政府预算可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后者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
  横向体系是按各级政府所属各部门划分建立的,主要由各级政府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和参与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税收征解会计、专业银行拨款会计共同组成。 ` 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分级与政府预算的分级是一致的。政府预算分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财政总预算会计包括中央财政部设立的中央财政总预算会计、各省财政厅设立的省财政总预算会计、市财政局设立的市财政总预算会计、县财政局设立的县财政总预算会计、乡财政所设立的乡财政总预算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分级: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三级会计单位。
  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强调预算收支的会计处理。


预算会计.图书信息

基本信息

  书 名: 预算会计(21世纪应用型人才教育会计类规划教材)(Budgetaryaccounting)
  

作 者:程昔武
  出版社: 中国市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
  ISBN: 9787509204764
  开本: 16
  定价: 28.00 元

内容简介

  预算会计在国家预算管理和单位财务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国家预算管理的重要工具,又是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政府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预算会计的核算任务、核算内容、核算方法都将要求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预算会计》#91;1#93;全面介绍了预算会计的一些基本知识及重点内容,书中内容丰富翔实,便于读者阅读。

目录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预算会计概论
  ◎第一节预算会计概述
  ◎第二节预算会计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和记账基础
  ◎第三节预算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二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
  ◎第一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二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记账方法
  ◎第三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凭证
  ◎第四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账簿
  ◎第五节行政事业单位账务处理程序与会计核算形式
  第三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组织管理
  ◎第一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组织管理概述
  ◎第二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交接
  第二篇行政单位会计
  第四章行政单位资产的核算
  ◎第一节行政单位货币资金的核算
  ◎第二节行政单位其他流动资产的核算
  ◎第三节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
  第五章行政单位负债的核算
  ◎第一节行政单位应缴款项的核算
  ◎第二节行政单位暂存款的核算
  ◎第三节行政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的核算
  第六章行政单位收入的核算
  ◎第一节行政单位收入的分类
  ◎第二节行政单位拔入经费的核算
  ◎第三节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的核算
  ◎第四节行政单位其他收入的核算
  第七章行政单位支出的核算
  ◎第一节行政单位经费支出的核算
  ◎第二节拨出经费和结转自筹基建的核算
  第八章行政单位净资产的核算
  ◎第一节行政单位固定基金的核算
  ◎第二节行政单位结余的核算
  第九章行政单位会计报表
  ◎第一节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概述
  ◎第二节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
  ◎第三节会计报表的审核、汇总与分析
  第三篇事业单位会计
  第十章事业单位资产的核算
  ◎第一节事业单位资产概述
  ◎第二节事业单位流动资产的核算
  ◎第三节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核算
  ◎第四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
  ◎第五节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核算
  第十一章事业单位负债的核算
  ◎第一节事业单位借入款项的核算
  ◎第二节事业单位应付和预收款项的核算
  ◎第三节事业单位应缴款项的核算
  ◎第四节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的核算
  第十二章事业单位收入的核算
  ◎第一节事业单位收入概述
  ◎第二节事业单位补助收入的核算
  ◎第三节事业单位拨入专款的核算
  ◎第四节事业单位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核算
  ◎第五节附属单位缴款和其他收入的核算
  ……

文摘

  一、预算会计的含义
  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使用预算拨款的各级行政单位及各类事业单位核算和监督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过程与结果以及有关经营收支情况的专业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核算和监督的经济管理活动。具体包括以下二个方面的含义:
  (1)预算会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及各类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的主体是会计为之服务的行政、事业单位。
  (2)预算会计的客体或者对象是财政性资金运动、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以及有关经营收支过程和结果。具休讲,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主要是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或赤字)等多项财政性资金活动;行政单位会计的核算对象主要是单位预算资金的领拨、使用及其结果;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对象主要是单位预算资金及经营收支过程和结果。
  (3)从专业分类上讲,预算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同企业会计一样,都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核算和监督的经济管理活动。友商网在线会计有以下特点

1、操作简便自动计算杜绝人为错误
凭证录入支持全键盘操作,提供大量业务模板凭证,可自动填写摘要会计科目、自动平衡金额,便捷快速;凭证列表里可按任意标准随时对凭证进行排序,管理更灵 活,查询更方便。
2、自动登账实时反馈支撑快速决策
初始化和日常记账业务可以同步进行,便捷适用;凭证保存时自动登账,月末自动进行期末调汇和结转损益,节省了会计人员大量登记明细账、总账的时间,提高效 率,降低出错率,有效支撑企业决策。
3、财务信息在线传递便于协同工作
对于企业的统计分析或管理报表,设置了导出和发布的功能,可直接形成电子档的报表文件并通过邮件外发,以便快速与相关部门交互财务报表,完成纳税申报等对 外业务。
4、业务过程全程追溯监控得力
从报表到总账,到明细账,再到凭证,可以连续查询跟踪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任何时候你都可以灵活的查询,并且可以随时生成表格,无论是利润表、资产负债 表都可以随时打印导出。
链接地址:http://www.youshang.com/saas/accounting/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预算会计的作用及详解_会计知识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