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品企业惟一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飞鹤乳业

     一说起中国乳品企业惟一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人们都会想到飞鹤乳业以及它拥有的30多项殊荣,却想不到它二次创业的艰辛。

    飞鹤乳业的前身是赵光农场乳品厂,隶属黑龙江农垦总局。2001年5月黑龙江农垦总局决定对旗下乳制品企业进行整合,飞鹤乳业的资产被划农垦总局。为了保住“飞鹤”品牌,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要带着“飞鹤”到克东县另谋发展———他就是冷友斌。


冷友斌与飞鹤乳业


    第一桶金    

    建厂初期是艰辛的,他和工人们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干在一起,以厂为家,就连有病都是把护士找到工地上为其输液。三伏天,由于工地上人手少,他就亲自到工地上指挥,监督施工,三个月下来冷友斌瘦了许多,黑了许多。然而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其应有的回报,经过近三个月的改造,原本破烂不堪、濒临倒闭的工厂,变成了一个花园式现代化企业,车间机械设备改造全部完毕,使加工能力从改造前的日处理鲜奶40吨,提高到改造后的日处理鲜奶100吨。所有的这些都是在没有延误生产的情况下进行的。当年飞鹤就在克东县实现税金220万元。

    走一险棋

    由于公司的快速发展,资金不足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2001年11月,在冷友斌的运筹下,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飞鹤乳业拟在美国上市,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是一条开辟国内乳业境外上市先河的大事,是国内乳品行业从未有过的运作方式,更是一条充满艰辛与风险、机遇并存的境外融资渠道。在冷友斌的不懈努力下,历经两年零一个月,飞鹤的上市工作完成,并于2003年5月6日在美国OTCBB市场挂牌上市,成为中国乳品行业第一家境外上市企业,企业实现了外资引入和国际资本运营。

    出一奇招

    接下来摆在冷友斌面前的是生产基地问题。

    2002年年初飞鹤的产品销量猛增,飞鹤只有克东分公司一个生产工厂,这一个工厂的产量只能供应三五个市场,根本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断货现象时有发生,冷友斌曾经想过再购买一个乳品厂,可是当时飞鹤刚刚起步,技术改造、克东分公司的厂房修缮占用了很大的资金,无力再去购买工厂,在这种形势下冷友斌果断的决定,由飞鹤提供配方和产品质量标准,找工厂代加工。他们跑遍黑龙江和内蒙古,找最好的奶源基地为飞鹤生产产品。知道冷友斌为人的奶粉厂厂家都答应可以不马上付钱,三十天以后再付账。在这个空档里,冷友斌和他的兄弟们拼命销售,卖了钱再付给奶粉厂,就这样一轮接一轮,飞鹤渐渐的发展壮大起来。

    他们花数百万元进行厂房改造,添置设备,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GEA公司设备。2002年9月,收购了原拜泉县乳品厂,随后投资1000多万元使停产多年的原拜泉乳品厂在飞鹤公司的羽翼下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拜泉乳品厂的收购,使飞鹤终于有了自己的大规模生产基地。

    信念如一

    冷友斌对食品卫生、质量与安全高度重视,并注重将国际与行业中先进的管理模式行之有效地导入公司。

    冷友斌在确保高质量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重视产品的更新换代与研发工作,他亲自主持并承担完成了飞鹤乳业的10系列,50多个产品的开发、研制工作,获国家专利18个,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有四个功能性产品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保健产品,尤其是专利产品“肝宝”奶粉更是满足了特殊人群的需要,创国内保健乳品护肝之先河,在国内首先提出保肝护肝的新概念,引发了国内保健乳品快速发展的热潮。2004年他亲自领导并主持与享有“中国核桃之乡”的山西黎城县政府共同合作开发了“国家重点星火科技项目”核桃系列产品深加工和科技攻关项目,而在其亲自设计和承担的核桃油、超微核桃粉的深加工上,更加填补了国内空白,工艺科技先进程度排在同行业前列。

    面对着飞鹤的发展,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冷友斌并没有由此停步,他深感企业的发展必须有厚重的科学技术知识作依托。

    在飞鹤流行这样一句话“惟一持久的竞争力,就是有能力比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冷友斌深信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准和素质,还要真正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影响、带动大家共同进步,才能使工作走上良性循环轨道。因此公司每年都会投入50余万元用于全体员工技术与素质培训,还确定公司的长远运营目标为成为中国的孕婴营养专家。并通过各种渠道,为企业招聘优秀人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

    从身无分文到拥有六家子公司,年销售额四个亿,当年实现税金2052万元,连续两年成为乳粉行业内增长最快的企业,冷友斌用他那平静淡定的心态对待事业中的坎坎坷坷,用坚强执着的信念迎接工作中的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中国乳品企业惟一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飞鹤乳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