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沃森:六年不出活的疫苗新贵

  对于刚接触生物疫苗创业公司的人来说,云南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看起来不像创业企业,倒像是一个新药批发商:通过自主创新,迄今它已研发成功9个新药(疫苗)品种,其中3项为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在国内疫苗企业尚无先例。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个产品、国家“863”攻关项目“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2009年上市后,当年公司的销售额超过了两亿元。

  这家公司成立的时间不过9年,其中6年都在“潜伏”,没有任何产品,当然也没有收入;2007年起才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疫苗产品,启动市场。

  这个市场奇迹,是一群科学家创造的。云南沃森的创始人原来都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学研究所工作,包括公司董事长李云春。现在,李云春的工作是奔波在证监会以及各大金融机构间,他正在为将自己和另外两位科学家一起创立的这家疫苗生产企业推上创业板而努力。

  “熬败”熬了6年

  李云春是土生土长的云南昆明人,创业之前从事科研工作,至今他的温和性格中,仍能透露出那段生活留下的痕迹。他创业后,被同事们取了个外号,叫做“熬败”mdash;他白天干活,晚上找人谈话,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别人都熬不过他。

  他将自己离开安逸生活,并且创业成功归功于历史机遇mdash;2001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政策已逐渐开放,他们得以以民营企业的身份进入这一过去长期被“国家队”垄断的行业。

  他们三位本在科研机构工作,而现在成为“制度变革下释放出的活力”。创业时,只拥有五六位员工(其中包括3位合伙人与2位合同工)、租来的办公室、少量的启动资金,还有“非常强的信心”。

  “创业三人组”最初的项目,是立项开发“精制甲型肝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我们奋斗了一段时间,得到了云南省科技厅、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这个项目很快列入云南省重点攻关科技项目,获得150万元的科技经费支持,紧接着又拿到了国家863计划的资助,得到了200万元的经费。”李云春说。该项目后来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授权。

  在生物疫苗行业,除了科研需要的资金外,研发成果产业化需要更多的资金,“建设符合GMP标准的生产车间,当年最少要5000万以上。”李云春说。由于疫苗研发、产业化周期较长的特点,随后,足足用了6年的时间,直到2007年,沃森才真正迎来第一批疫苗的上市。

  在这6年的漫长过程中,公司遇到两次非常重大的“资金门槛”。“2004年夏天,我们讨论的问题是,要不要将公司出售掉。”李云春回忆。

  当时,公司缺乏资金进行产业化,有外来投资者愿意投资,但前提是拥有控股权,同时原管理团队可以作为技术方继续留任,这种设计下,“一群搞技术的人,突然每个人可以拿到几千万的套现资金”,此时距离他们创业仅三年时间,回报可谓丰厚。

  李云春和他的团队几经商议,最后认为一旦失去控股权,则公司发展方向可能不会按照自己当初的设想进行。最后一致决定,不出售企业。

  2004年11月,公司将其中一项“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专利技术转让给了上海浦东张江科技园区一大型企业,技术转让费为2000万元。这一专利如果未来成功地产业化,市场利润不止转让费的10倍。故此,李云春用“卖女儿养儿子”来形容他们当时的无奈。

  第二次面对同样的选择难题是在2006年,当时有企业希望以5亿元左右的诱人高价控股云南沃森。李云春说,从感情上,自己对企业无法割舍。

  面对资金有限的情况,放慢发展脚步是唯一的选择。“实际上,按国家规定我们已经有6个产品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但我们资金有限不能同时建6个生产车间,只能在其中选择具市场前景的,优先产业化。”李云春说。

  如果当初交出控股权,李云春很难想象目前云南沃森能完全地按照创业团队的想法推进企业发展,比如,在研发过程中进行新的尝试、承担更高的风险。李云春说,“现在看来,以暂时放慢脚步为代价而保持控制权是值得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云南沃森:六年不出活的疫苗新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