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达膜董事长蓝伟光:“膜”生意的多元化

蓝伟光

  蓝伟光:三达膜(厦门)有限公司董事长

  “有钱不见得是好事,如何管理成长、经历成长,才是比有钱更重要的目标。”蓝伟光说他发现了企业的本质,那就是坚持主业

蓝伟光第一次接触膜行业,甚至连“膜”是什么样子的都没见过。

  那是1992年,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念博士。导师希望申请一个海水淡化的国家项目课题,这一任务落到了他身上。他查阅了很多资料,才知道有“膜”这样一种东西,可以进行海水处理,于是就按照这样的思路写了报告。这个项目后来获批、立项,并与企业合作进行开发。

  如今,蓝伟光大部分时间在新加坡,他的三达膜(厦门)有限公司也在新加坡上市。在新加坡,蓝是一位创业典范,他的企业目前占据了中国工业膜应用市场25%左右的份额,同时还是世界知名膜企业之一。他还乐意提及,如今的新加坡广泛采用膜技术,进行水回收利用,并成为全球的水处理中心。他不无得意地说:“那就是从我们的项目开始的,这算是一种对技术的判断和嗅觉吧。”

  多元化陷阱

  2003年,我们在新加坡上市。当时PE最高的时候30多倍,企业发展很好,可谓气象万千。

  这时候,我开始进行多元化扩张。多元化扩张本来是拓展业务使之更宽广,但为何我要说这是“窄门”呢?因为,如果条件不具备,多元化不是更宽的路,而是陷阱,只会走得更窄。这一点,在我经历了挫败之后才意识到。

  在2004年,我开始多元化发展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当时的想法是,既然维生素C制造行业中的每家企业都用我的技术,那我为何不参股一家企业,得到更多利润呢?理论上这样做很美妙,膜可以应用在很多行业里,每个行业我挑选一家进行合作,就此进入下游。

  一开始是行得通的。我参股的企业有所盈利。但随着合作的深入,我开始发现越来越不好控制。尽管参股时取得了公司的控制权,但由于只派少数几位管理人员进入参股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常常会发生控股人与合作者思路不一致的情况。我开始着急,飞去和对方沟通,但人家不会听你的,结果双方开始吵架,吵架以后矛盾越来越大。最后我不得不承认,实际上你控制不了参股公司,而且会浪费很多时间。

  当然,我们也有收购成功的例子。2005年,我们并购了德国原赫司特公司膜研究技术部Microdyn-Nadir公司,这是一家拥有领先技术的膜企业,它有非常严格的法人治理结构。我也有成功的国内并购例子。但总的来说,你整合别人不容易,一旦你整合不了别人的企业,你就被别人“整”。我不得不放弃这种多元化扩张的方式。

  多元化是机会,但对于一家成长中的公司而言,绝对也是陷阱。在特定的条件,你的企业文化还不足以影响别人,你的人力资源还没有跟上,此时的多元化,会越走越窄,乃至碰壁。这是我最深刻的教训。

  其实,我自己真正进入膜产业是在1994年,也是从碰壁开始的。当时,我和当时的合作者成为以色列一家企业的亚洲代理,他们生产的膜,技术上非常领先,却不能被亚洲市场所理解。我去推销,处处碰壁,什么是膜都没有讲完,人家就赶你走。你好不容易敲门进去,人家说,“没空!”所以,在技术与市场之间,是永远有一道“窄门”的。

  这种情况,反而逼得我无形中想出了一套现在看来很有效的商业模式:不谈技术,只谈效果,盈利方式是视技术产生的效果分成。我到工厂,不再提膜技术,而是说,我给你一种技术,可以帮助你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你的产品可以卖到原来的5倍。我先做实验,如果实现了,你再给我钱。你如果多赚了40元,只需要给我5元。当我这样说的时候,人家才让我往下讲,不会把我赶走。

  记得我们开着一辆小皮卡,载着实验装置来到鲁抗制药,跟他们说,我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率,节约成本,减少废水排放。经过了两天两夜的试验后,鲁抗医药发现成本真的节省了50%.

  因为这个方式让我度过了“窄门”,所以我的企业名称都是依循这一思路,叫三达(suntar),是太阳(sun)、星星(star)的组合,客户是太阳、我是星星,借助太阳的光芒来发展,分到企业因为技术所增加利润的一小部分就可以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三达膜董事长蓝伟光:“膜”生意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