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债务危机溯源

■ 核心提示

近一个月来,全球股市市值缩水约7万亿美元。追根溯源,去年10月爆发的希腊债务危机是主要导火索。

半年来,希腊债务危机越闹越大,欧元区国家相继卷入,欧元对美元一路贬值,今年5月波及到全球金融市场。

近日,有经济学家警告说,希腊可能是日益扩大的主权债务危机的开始,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发达经济体恐怕难逃一劫,甚至会引发全球经济二次探底。

希腊债务危机是如何产生的?对希腊救或不救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次危机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

希腊有一个寓言故事:海滩上,富翁看见渔夫躺着晒太阳,责备道:“大好时光,你怎么不去打鱼?”渔夫问:“打那么多鱼干什么?”富翁答:“卖钱啊!”渔夫又问:“卖那么多钱干什么?”富翁答:“有了钱,就可以像我一样,过上自由、快乐的生活,悠闲地在海滩散步啊!”渔夫笑了:“我现在不正在享受这样的生活吗?”

希腊人一直以来都以这样放松的心态对待生活。然而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让希腊人不得不面对生活方式变革的阵痛,无法再像过去那样享受生活。

包装“混”入欧元区

希腊在高盛包装下,隐瞒债务“混”入欧元区,此后继续举债度日,其社会福利不仅高昂且名目繁多。

希腊的债务危机从何而来,还得从2000年说起。

2000年,一心想加入欧元区的希腊正在犯愁。根据欧洲1991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成员国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标准———预算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和负债率低于GDP的60%。而当时的希腊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

此时,金融界的“高手”高盛出现,抛出一套为希腊量身定做的“货币掉期交易”方案,为其掩盖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以符合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这样,希腊在2001年“混”入了欧元区。高盛也在这设计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后获利颇丰。

事情在2004年败露。2004年,欧盟调查希腊后发现,希腊在进入欧元区之前提供了虚假赤字数字,1998年希腊赤字占GDP的4.1%,而报告的仅为2.5%。1999年,真实的数字是3.4%,而报告仅为1.8%。欧盟敦促希腊改革以降低赤字。然而,希腊并未就此改变财政支出模式,继续举债度日,特别在金融危机后,希腊政府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使发债规模再度膨胀。

希腊通过在欧元区发行国债作为国内财政的重要来源,而财政主要用于国民的福利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希腊,其社会福利不仅高昂且名目繁多,每年政府都要为公务员福利拨出数以十亿计的款项。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基本无收益,希腊政府通过国债所募集的资金收益率也较低。政府偿债能力有限,因此以债养债,将雪球越滚越大。正常情况下,如果经济能够快速企稳,其经济发展增速高于其融资成本(即国债利率),那么这种模式即可继续循环下去。

但是希腊经济缺乏内生增长力,工业产值只占GDP20%,支柱产业是船运、旅游业、零售和商务,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这些产业萎靡不振,从而极大的影响到希腊的经济增长。2003-2007年,希腊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是4%,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希腊的GDP在2009年萎缩了2%。

被指放纵挥霍无度

一家媒体讽刺说,希腊像一个亿万富翁那样消费,可事实上他们连百万富翁都算不上,拿着士兵的工资,却过国王的生活。

2009年10月初,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新官上任,发现前任给自己留下了巨大财政赤字,最后不得不对外宣布,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预计将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规定的3%和60%的上限。

随后,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率先将债台高筑的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为BBB+,同时将希腊公共财政状况前景展望确定为“负面”。希腊债务危机由此拉开序幕。

大批债务即将到期,希腊政府无力偿还。2009年的最后几个月,帕潘德里欧奔走于欧洲各国寻求帮助。

在危机面前,看似一体的欧洲诸国各有各的打算,推诿成为了欧洲其他各国最初的反应。欧盟各国,特别是欧元区核心国———德国拒绝为希腊的放纵和挥霍买单。德国的《图片报》曾在给帕潘德里欧一封公开信中写道:在德国,人们一直工作到67岁才退休;公务员没有14个月工资;德国整天都在努力工作。一家媒体讽刺说,希腊像一个亿万富翁那样消费,可事实上他们连百万富翁都算不上,拿着士兵的工资,却过国王的生活。

欧盟更是进退两难。希腊债务问题在欧元区具有普遍性,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都有可能步希腊之后尘,一旦有了救援先例,就很难为以后的援助划定清楚的界限。但是如果欧盟下狠心丢掉希腊债务危机包袱,那必将影响持有希腊债券的欧洲诸国,其连锁反应尚难评估。

救援最佳窗口期错过

希腊债务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如果不能够及时救援希腊从而导致希腊退出欧元区,则可能意味欧洲一体化的葬送。

一般来说,发达经济体出现违约可能性非常小。因为发达经济体的政府债务大多是以本国货币发行的,如果这些国家的政府不能够通过发行新债务、增税或出售资产这三种方式筹集用于偿债的资金的话,那么他们可以责令央行增发任何需要数量的货币来偿还债务。但是欧元区各国只有一个统一的货币政策制定者,即欧洲央行,各成员国无独立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希腊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扩张的财政政策。欧元区的制度缺陷也由此暴露。

在等待同盟国伸出援手的同时,为了应付4月和5月到期的国债,希腊政府再度举债,希腊的债务雪球越滚越大。但此时希腊国债利率大幅攀升,也使得救助成本大幅增加。

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博客)认为,欧盟各国以自扫门前雪的心态,对希腊的债务危机推诿敷衍,错过了危机处理的最佳窗口期。

在欧盟内部互相推诿之时,欧洲的金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国际投资者对希腊债务危机的担忧愈发强烈,开始大肆做空欧元。

2月初的一周内,交易员和对冲基金总共已投入近80亿美元,押注欧元将会贬值,并由此形成欧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空头头寸。此时,欧元对美元从2009年10月的1.5附近跌到了1.37附近,跌幅达8.7%。

同时,债务危机也呈蔓延之势。西班牙和葡萄牙公布的2009年两国的赤字占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也分别达11.2%和9.4%。

统计数据显示,欧洲银行业目前持有希腊超过1900亿美元债权,其中,德国银行在希腊的放贷数量超过500亿美元。希腊危机恶化,欧元必然有难,如果不能够及时救援希腊从而导致希腊退出欧元区,则可能意味欧洲一体化的葬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希腊债务危机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