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只有不断通过合作来圈出自己的疆域,才能在未来市场饱和并展开厮杀的那一天,为自己赢得生机。
最近,手机浏览器似乎一下子成了非常火热的话题。
3月30日,核心业务为手机浏览器的优视科技(UC)获得诺基亚成长伙伴基金(NGP)投资。虽然官方并未给出具体的投资额,但考虑到这是这家估值已达10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在IPO之前的最后一轮融资,金额必然不菲。
半个月后,手机互联网公司3G门户发布了第二代手机浏览器GO 1.5,优酷、土豆、人人网等多家公司的高层悉数到场。由此可以看出,基于浏览器的众多合作已经展开,且阵容强大。
无论是UC浏览器或是3G GO,其成长确实都非常惊人。前者目前用户已逾1亿人,而2008年7月这一数值是3900万;后者在1.0版本发布的短短300天内,用户就已经达到1500万人。事实上,包括VC和运营商、内容商、手机硬件商等移动互联网势力在内,对手机浏览器的价值也给予了充分的认可。
但在光鲜背后,业界对手机浏览器未来商业价值的质疑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质疑多来自两点:首先,从PC互联网的发展来看,单独开展PC浏览器业务的公司鲜有成功者,甚至还有Netscape折戟在前:当微软在操作系统上捆绑了免费交付用户使用的IE浏览器之后,它甚至没有半点反抗能力。
更重要的是,从中移动这样的运营商、到苹果、诺基亚、三星这样的终端厂商,再到谷歌、微软这样的幕后推手,手机产业链条的所有端口都开始越来越重视手机平台战略,这些强大的势力自然不会忽视离移动互联网用户最近的浏览器接口。
当各方的“大鳄”都开始觊觎这块市场,手机浏览器的前景,真的还有那么乐观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手机浏览器生机:移动互联网蛋糕变大 携主流应用建保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