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解剖联想国际化案例 并购IBM的前前后后

如果真的就像外面说的,这么大年纪了弄个晚节不保,我出来何必呢?”柳传志直言2009年2月2日自己再出山时,那些评论他都知道,坦诚的表述,让听众席爆发出一阵会心的大笑,随即掌声不断。

他说,还是觉得一个“没主人”的企业不行,就像是十月怀胎千辛万苦生出来一个孩子,“爱得不行”,没法撒手不管。

日前,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园落成庆典的演讲中,柳传志更像是把自己定位成了教授,他首次拿出联想国际化的案例,做阶段性总结。从并购的准备,到并购后的整合,柳传志一一详解。

并购始末

“为什么IBM要卖?”“为什么IBM做不了联想做得了?联想能拿到什么好处?联想怎么去处理并购?”“联想要买什么?如果自己单独做不行吗?联想为什么要并购?”

一系列的问题摆在联想面前。

联想对所有问题都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在联想要什么这个问题上,得到了明确的答案。

除了国际化的资源,其一,联想需要品牌。柳传志说,从1984年创办联想开始,他就看重品牌。但品牌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是并购了IBM PC以后才更深刻体会到的。一条登喜路或者BOSS的领带,看上去跟一家普通品牌做出的领带差别不一定很大,但恰恰是品牌的价值,让它比普通品牌贵上数十倍乃至上百倍。

“IBM花了10亿美元,用了8年时间做起来ThinkPad这个品牌,我们第一个盯的就是这个。”

其二,联想需要技术。柳传志曾经是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他深知技术的价值。ThinkPad的硬盘摔到地上,依然能够保证计算机正常工作,这样的技术是联想迫切需要的;同时,并购后联想的技术人员与IBM的技术人员共同工作,就像捅破了一层窗户纸,将东西方的研究相互融合和激发。

风险也是联想早早就预估了的,柳传志回忆,联想并购IBM PC之前,考虑过三大风险。

一是联想买了IBM ThinkPad 之后,这个品牌人家还认吗?二是人员如何能够有机地融合到联想去。三是文化磨合,尤其是高层领导之间、员工之间如何合作和工作。

阵痛金融危机

并购IBM PC后不久,柳传志前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班做演讲,他问在座的90多名学员,谁看好这场并购,举手的只有三个人,其中有两名来自联想。

尽管这些都是柳传志预想之中的,但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清楚。

不过,联想很快拿出了漂亮的成绩单,数据显示,2007财年,联想的利润达到4.84亿美元,全球市场份额达到7.6%,比较而言,并购前是1.4亿美元利润和2.4%市场份额。

好景不长,2008~2009财年,随着金融危机的悄然逼近,联想在2008年7~9月间,就开始受到影响,联想的利润减少至2300万美元,到了当年的第四季度,联想开始出现9000多万美元的亏损数字。

财年结束前的一个季度,联想亏损的数字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636亿美元。“企业已经到了悬崖边上,再往前走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不容置疑的是,金融危机是亏损的导火索。并购IBM PC之后,联想继承了IBM大的商业客户的资源基础,但这些客户,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缩减开支,同时中国的PC市场是联想的大本营,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颇大。

但真正的原因并不是金融危机。柳传志认识到,管理层的短期行为导致了联想业绩的大幅下滑。“我检查这个问题,只是为了找明原因,是为了以后再战,绝不是对任何人和任何什么事情有看法。”柳传志强调。

并购后,他认识到,电脑这个行业在3~4年前就已经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其一是台式机向笔记本的转换;二是商业客户向消费客户的转换。

这两个变化,要求联想进行巨大的投入,新产品研发投入、供应链系统的IT投入等等,“总的投入应该到5亿~7亿美元。”

这使得管理层很难作出相应的决策。作为职业经理人,业绩表现比任何事情来得都更为重要,“这些业绩本身与他们的收入直接相关。”

但是不投入,就会导致中长期计划缺失,“温水煮青蛙”,最终慢慢死去。

此外,在柳传志看来,管理层对行业规律认识也不够深刻,这也导致了联想迅速走下坡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柳传志解剖联想国际化案例 并购IBM的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