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门”卡住中国LED 深圳企业抱团出击

“最近又有两家深圳LED(发光二极管)企业在海外遭遇专利诉讼,最后均以和解赔偿收场。”深圳市LED产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眭世荣近来对此忧心忡忡。

与过去的DVD产业类似,核心专利壁垒就像一把悬在中国LED产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mdash;mdash;由于核心专利均被海外厂商控制,中国企业随时面临着核心专利侵权的风险。

与此相关的一个产业现实是,目前中国LED企业超过60%以上的产品均在欧美等海外市场销售。

“因为全球LED市场才处在起步阶段,目前中国LED企业遇到的专利诉讼还是很有限。”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执行总干事商松认为,但随着市场的扩大,中国LED企业面临的专利风险将越来越高。

“这一次,我们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商松提醒,为了避免中国LED产业重蹈DVD产业的覆辙:“在LED专利战上,中国企业应该提前应对。”

4月28日,深圳市LED专利联盟筹备会议召开,超过70家深圳LED企业汇聚一堂,领域涉及LED芯片、照明、背光源、显示屏等。这将是国内首个LED专利技术的产业联盟。

眭世荣也是这个联盟的发起人之一,他感叹:“LED专利战,中国企业挑战很大,但机会犹在。”

LED的专利壁垒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LED上游芯片领域的核心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日亚、飞利浦、欧司朗几家外资厂商。

例如芯片基片制造的主流技术蓝宝石衬底技术和碳化硅衬底技术,目前仅被日本日亚公司和美国Cree公司掌控,我国使用的大多是日本日亚的蓝宝石衬底技术,但需要向日本日亚缴纳不菲的专利费用。

“中国企业想在上游突破LED专利封锁,事实上是很困难的。”易特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俊告诉本报记者,正是外资厂商在上游专利技术的把控,成为其在海外市场打压中国LED厂商的“利器”。

“最近一年来,遭遇专利诉讼的中国LED企业明显增多。”商松告诉本报记者,而“专利战”的手法,也不仅限于简单的诉讼。

“lsquo;专利战rsquo;仅是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因此很多拥有专利的外资竞争对手,会将律师函直接发给中国涉嫌侵权LED企业在海外的下游客户。”商松告诉记者,由于下游客户害怕承担连带责任,往往会因此停止对中国LED产品的采购:“结果很多中国LED企业,直到在海外丢单了,才知道自己因专利侵权被诉了。”

事实上,从中国LED企业海外市场版图的分布,也可以看出“专利壁垒”的印记。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中国LED应用类产品主要集中在欧洲、南美等几大市场。而在LED需求量极大的日本市场,中国品牌几无涉足。

“在日本市场,中国LED企业基本都是靠代工贴牌出货,而没有自主品牌。”冯俊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市场对于专利侵权的排查极端严厉:“这让很多中国企业,不得不主动放弃这块需求量极大的市场。”

专利战的中国机会

从表面看,中外LED专利战似乎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

据悉,在LED的核心专利技术中,特别是白光、大功率LED灯的热平衡问题、持久高效的荧光粉等关键专利,一直被欧、美、日厂商垄断。

“从产业结构上讲,虽然国外的厂商拥有核心专利,但是不具备生产优势。”冯俊告诉记者,在外国低端电子加工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过程中,其产业配套也逐步向中国转移,例如在塑胶、五金、化工、模具等LED下游集成产业链上,中国有着完善的配套优势。

“同样的LED应用产品,国外成熟化的周期需要两年,而在中国的产业配套环境下仅需三个月。”冯俊说。

由此导致一个不容忽视的产业现实是,全球70%以上LED应用产品的加工制造都在中国完成mdash;mdash;这也是“LED专利战”中,中国拥有的主要砝码。

“中国LED企业的技术优势,集中在下游的应用和集成。”万润科技董事长李志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应用产品的集成水平和速度上看,部分中国LED应用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譬如,万润大功率照明灯具在一年的测试期内,已实现领先业界的“零光衰”。

在此背景下,在LED下游的应用领域,中国企业已积累的大量的专利。据高工LED产业研究中心调查,截至2008年底,中国的LED相关专利申请共26071件,其中处于产业中游和下游的封装和应用方面的专利接近50%。

“上游核心专利的产业化,必须要通过下游的LED应用的产业化来实现。”冯俊认为,随着未来中国企业在LED下游应用技术的专利积累:“外国厂商核心专利的产业化,甚至绕不开中国的底层技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蝶精斗云 » “专利门”卡住中国LED 深圳企业抱团出击